夕阳把菜田染成暖金色时,乐乐抱着装草木灰的布袋子跑在田埂上,布袋子边角沾着的草屑随着脚步轻轻晃。昨天李奶奶说要带草木灰来防虫子,她记了一整夜,早上天没亮就拉着奶奶去灶房刮,连灶膛里没烧透的小木炭粒都仔细挑了出去——李奶奶说过,带火星的炭粒会烫着玉米苗的根。
刚拐过田埂口,就看见王爷爷的轮椅停在玉米田边,老周正蹲在地里,手里拿着根细竹片,小心翼翼地拨弄玉米苗根部的土。乐乐加快脚步跑过去,布袋子蹭到田埂上的狗尾草,掉了几根毛茸茸的草籽在衣襟上。“王爷爷,周爷爷,我来送草木灰啦!”她的声音像颗蹦跳的石子,落在傍晚安静的菜田里。
王爷爷回头看见她,眼角的皱纹笑成了花,指了指地里:“你来得正好,老周正给苗儿‘松筋骨’呢。”乐乐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老周手里的竹片在土面上轻轻划着,划出细细的沟痕,原本板结的土块被挑成细碎的小颗粒,露出下面湿润的土层。“这土经过昨天的日晒,表面有点硬了,”老周抬起头,指尖沾着的泥土在夕阳下泛着润光,“得把土松一松,不然新冒的根须钻不进去,还容易存不住水。”
乐乐蹲下来,学着老周的样子,用手指轻轻碰了碰根部的土,果然比昨天硬了些。她想起昨天老周说过,新根是白色的“小胡须”,现在再扒开土看,那些“小胡须”又长了些,有的已经扎进更深的土里,变成了浅浅的褐色。“周爷爷,你看!这根须好像变粗了!”她兴奋地指着一棵玉米苗的根部,声音里满是惊喜。
老周凑过去看了看,点了点头:“这是扎稳根的样子,再过两天,这些须子就能连成网,把土牢牢抓住,到时候就算刮点小风,苗儿也不会晃了。”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昨天记录的那页,上面画着玉米苗根部的示意图,今天的新根须被他用红笔细细描了出来,还标上了“长约0.5厘米”的小字。乐乐凑过去看,发现本子上除了根须,还记着今天的温度、风向,甚至连傍晚吹过菜田的风有多大,都用“叶尖轻晃”四个字标了出来。
“该撒草木灰啦!”李奶奶挎着竹篮走过来,篮子里放着个搪瓷小碗,碗沿上还沾着早上熬玉米糊糊的痕迹。她接过乐乐手里的布袋子,把草木灰倒进小碗里,又从篮子里拿出一把竹制的小勺子:“撒的时候要离根须一指远,不然碱性太重,会烧根。”她边说边示范,勺子里的草木灰像细雪一样,轻轻落在玉米苗根部周围的土上,形成一圈浅浅的灰白色。
乐乐学着李奶奶的样子,拿起小勺子,先在玉米苗旁边量了量手指的距离,才小心翼翼地撒下草木灰。刚开始撒得不均匀,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李奶奶就在旁边耐心教她:“手腕轻点转,像给苗儿围小围巾一样,要围得匀匀的。”练了几次,乐乐撒的草木灰终于成了整齐的小圆圈,她高兴地举起勺子:“李奶奶,你看!我也会围‘小围巾’啦!”
正撒着,赵大哥扛着锄头从西边田埂走过来,锄头把上挂着个竹编的小笼子,里面装着几只深绿色的虫子。“刚在西边田里捉的,是吃玉米叶的粘虫,”他把笼子放在田埂上,蹲下来看了看撒好的草木灰,点了点头,“这草木灰撒得好,既能防虫子,还能当肥料,一举两得。”他说着,用锄头在玉米田旁边的空地上挖了个小坑,把装虫子的笼子埋了进去:“这些虫子要是放生,明天还会爬回来,埋在土里能当肥料,给玉米苗加营养。”
乐乐好奇地看着他埋笼子,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纸折的小袋子,里面装着几颗红色的小颗粒。“赵大哥,这是我昨天在院子里摘的辣椒籽,”她把纸袋子递过去,眼睛亮晶晶的,“李奶奶说辣椒能驱虫,咱们要是在玉米田旁边种上辣椒,是不是就能少生虫子啦?”
赵大哥接过纸袋子,打开看了看,辣椒籽饱满圆润,还带着淡淡的辛辣味。他笑着摸了摸乐乐的头:“你这主意好!辣椒的气味能赶跑不少虫子,等周末,咱们就在田埂边开几垄小沟,把这些籽种下去,到时候玉米苗和辣椒一起长,互相做伴。”乐乐听了,立刻拿出故事册,在“玉米苗成长日记”那页画了几棵小小的辣椒苗,旁边写着“辣椒朋友,快来帮忙防虫子!”,还画了个举着小旗子的辣椒图案。
孙先生推着轮椅慢慢过来,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是昨天和今天玉米苗的对比图。“你们看,”他把平板递给大家,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这棵苗的叶片宽度增加了0.3厘米,高度也长了1厘米,扎根之后长得真快。”他又点开一张根部的特写图,白色的根须在土里清晰可见,有的已经缠上了细小的土粒,“这些根须缠上土粒,就能更好地吸收养分,就像小朋友抓住妈妈的手,能更稳地长大。”
乐乐凑在平板前,盯着根须的特写图看了半天,忽然说:“孙爷爷,咱们能不能给每棵玉米苗起个名字呀?这样就能记住它们谁长得快,谁的根须最长了。”王爷爷听了,拍了拍手:“这主意好!咱们就按它们移栽的顺序来起名,第一棵叫‘壮壮’,第二棵叫‘绿绿’,你看怎么样?”乐乐立刻点头,从故事册里撕下一张小纸条,在上面写上“1号:壮壮”,用小石子压在第一棵玉米苗旁边的土上,又接着写第二张、第三张,直到每棵苗旁边都有了自己的名字。
天色渐渐暗下来,夕阳落到了远处的屋顶后面,菜田里的风也变凉了。李奶奶把竹篮收拾好,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每棵玉米苗旁边的草木灰,确认没有撒多的地方。“明天早上我再过来看看,要是没下雨,就再浇点水,”她对大家说,“草木灰要沾点水才管用,能更好地渗进土里。”
王爷爷被老周推着准备回家,路过玉米田时,特意停下来,用手轻轻碰了碰“壮壮”的叶片:“你们要好好长,别辜负了乐乐送的‘守护符’。”乐乐知道,他说的“守护符”就是那些草木灰,还有她画的小纸条。她也学着王爷爷的样子,碰了碰“绿绿”的叶片,小声说:“明天我还来给你们浇水,你们要长得比今天更高哦。”
赵大哥扛着锄头走在最后,他把田埂上的杂草又清理了一遍,还在玉米田周围挖了几条浅浅的小沟:“要是晚上下雨,这些沟能排水,免得苗儿泡在水里。”乐乐看着他挖沟的样子,想起昨天赵大哥说的“根要往深了扎”,忽然觉得,这些大人就像玉米苗的根,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它们,让它们能稳稳地长大。
走在回家的路上,乐乐回头看了眼菜田,暮色中的玉米苗轻轻晃着,像在跟她挥手。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故事册,里面新添了“给玉米苗起名”和“撒草木灰”的记录,还画了个小小的草木灰“守护符”。晚风里带着泥土的香味,乐乐忽然想起李奶奶说的“过半个月就能长到膝盖高”,她忍不住加快脚步,心里盼着明天能早点来菜田,看看她的“壮壮”和“绿绿”,是不是又长高了一点。
月亮慢慢升起来,洒在菜田里,玉米苗的影子在地上轻轻晃,像一群安静的小卫士,守护着田里的希望。乐乐走在月光下,手里攥着从田埂上摘的狗尾草,忽然觉得,这些玉米苗就像她的小伙伴,陪着她一起长大,而这片菜田,就是她们共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