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销会结束后的第一缕晨光,是被菜田里的黄瓜架托起来的。乐乐刚推开基地大门,就看见帮工们蹲在垄沟边,手里拿着小刷子给黄瓜花授粉,柳村长举着个小本子,在旁边记着什么,远远看见她就喊:“乐乐,快来看看!这批黄瓜结得密,按你说的‘人工授粉保口感’,肯定比上次的还甜!”
乐乐快步走过去,指尖碰了碰刚冒头的小黄瓜,嫩得能掐出水来。“超市的张经理说今天来拉第一批合作的蔬菜,咱们挑最嫩的生菜和小番茄,再装两箱刚授粉的黄瓜样品,让他们尝尝鲜。”她刚说完,老陈就推着小推车过来了,车斗里码着整齐的竹篮:“都准备好了,生菜选的是芯儿最嫩的,小番茄也挑了带露水的,保证送到超市还是新鲜的。”
正忙着装菜,小远背着书包跑来了,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气喘吁吁地说:“姐姐,昨天去菜田的小姑娘来了,就在门口,说要跟我一起写‘黄瓜生长日记’!”乐乐抬头一看,果然看见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牵着妈妈的手,站在基地门口探头探脑,手里还拿着个崭新的笔记本。
“欢迎呀,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菜田看看?”乐乐笑着招手,小姑娘立刻跑过来,拉着小远的手往菜田跑。两人蹲在黄瓜架旁,一个拿笔记录,一个指着小黄瓜讲解,时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妈妈站在旁边拍照,笑着说:“自从上次展销会听了小远讲草莓日记,孩子天天盼着来菜田,说要做‘小农夫’呢。”
刚把超市的菜送走,王医生就打来了电话,语气里带着欣喜:“乐乐,跟你说个好消息!之前订套餐的李叔,复查时指标都正常了,医生说跟吃你家新鲜蔬菜、胃口变好有很大关系,他特意让我谢谢你,还说要续半年的套餐!”乐乐心里瞬间暖暖的,连忙说:“谢谢王医生告诉我,我等下就给李叔准备新的食谱,再送箱刚摘的小番茄过去,让他尝尝鲜。”
挂了电话,就看见孙先生推着轮椅过来了,身后跟着两位病友,手里提着自家做的咸菜:“乐乐,我们来看看你,顺便跟你说,我们病友群里又有五个人想订套餐,都让我把名单带来了。”乐乐接过名单,上面详细写着每个人的饮食需求,她一边记一边说:“孙哥,你们太客气了,还带咸菜过来。等下我装些新鲜蔬菜,你们带回去配着吃。”孙先生笑着摆手:“你给我们送了这么久健康菜,我们这点心意不算啥!”
中午吃饭的时候,柳村长拿来一张设计图,铺在桌子上:“乐乐,你看,这是我找镇上木匠画的‘采摘体验区’图纸,咱们在菜田边上搭个小亭子,再弄几排矮架子种草莓,周末让城里的人来体验采摘,既能让大家知道菜是怎么长的,还能多份收入。”乐乐凑过去看,图纸上画着小亭子、采摘指示牌,还有孩子们玩耍的小角落,她眼睛瞬间亮了:“太好啦!这样大家就能亲自来菜田感受田园味,我再准备点小篮子,让他们摘完能直接带走。”
下午,乐乐和老陈、柳村长一起去菜田规划采摘区,帮工们也主动过来帮忙,有人清理杂草,有人测量尺寸,连小远和小姑娘都拿着小铲子,在旁边帮忙挖坑。夕阳西下的时候,采摘区的雏形已经出来了,小亭子的木架立了起来,旁边的草莓苗也种上了,柳村长拍了拍手:“再过半个月,就能让大家来采摘了!”
回到基地,乐乐坐在办公室里,整理着新的订单和采摘区的准备计划,桌上放着李叔托王医生带来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真诚:“吃了你种的菜,胃口好了,睡眠也香了,这‘能救命的菜’,救的是我们老人的精气神啊!”她看着信,嘴角忍不住上扬——原来,她守着的这片菜田,不仅长出了新鲜的蔬菜,还长出了治愈人心的力量。
晚上,乐乐在合作社群里发了采摘区的照片,配文:“菜田采摘区正在筹备,半个月后开放,欢迎大家来体验种植、采摘的快乐,一起感受田园味!”群里立刻热闹起来,帮工们发来了自家种的蔬菜照片,说要拿来给采摘的人尝鲜;柳村长还发了个小视频,说要准备些农家饭,让大家来了能吃口热乎的。
乐乐看着屏幕,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菜田的故事还在继续——会有更多人来采摘新鲜的蔬菜,会有更多孩子写下生长日记,会有更多病友因为新鲜的蔬菜恢复得更好。而她,会一直守着这片菜田,带着初心,把健康与温暖,把田园的味道,传递给更多人。
窗外的月光又洒在了菜田里,黄瓜架上的小黄瓜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是在诉说着田园的心事。乐乐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突然觉得,自己做的事虽然平凡,却格外有意义——因为她种的不是菜,是希望,是温暖,是能让人心安的田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