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晨光刚漫过菜畦,乐乐就蹲在育苗棚里翻土。新育的“救命菜”种子刚冒芽,嫩白的芽尖顶着细碎的土粒,像撒了一地的小星星。她正用小耙子把土扒匀,院门外忽然传来车轮碾过石子路的声响——不是熟悉的快递车,而是辆刷着淡绿漆的小货车。
车门打开,走下来个穿卡其布外套的年轻人,手里攥着张折叠的纸条,见了乐乐就快步迎上来:“您是乐乐吧?我是邻县农业站的小周,前阵子听你们村快递站老板说,您这儿有种特好的‘救命菜’?”他把纸条递过来,上面是快递站老板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找乐乐要‘救命菜’种子,能帮农户解燃眉急”。
乐乐擦了擦手上的土,把人往院里让:“是要种来给家里吃,还是帮村里农户问的?”小周跟着蹲到育苗棚边,眼睛盯着那些冒芽的种子亮起来:“我们县有几个村,今年夏天雨水多,好多蔬菜烂了根,农户想种点耐活的菜过冬。我查了好久,才从快递站老板那儿问到您这儿。”
正说着,王奶奶挎着竹篮从菜园回来,篮子里装着刚摘的毛豆,见了小周就笑:“又是来要‘救命菜’种子的吧?这阵子啊,总有人往村里跑,都是听了消息来的。”乐乐起身从屋里抱出一摞育苗盘,里面是育好的幼苗,叶片已经展开,透着鲜灵的绿:“这些苗比种子好活,您带回去分给农户,按我给的法子种,半个月就能定植。”
小周捧着育苗盘,手指轻轻碰了碰叶片,又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我还想跟您学育苗技术,要是能教会我们县的农户自己育苗,以后就不用总来麻烦您了。”乐乐点头,把“救命菜笔记”翻开,里面记着从选种到育苗的细节,连浇水的次数都标得清清楚楚:“你先看这个,有不懂的随时问。等过阵子,我也能去你们村一趟,给农户们现场讲讲。”
送走小周,乐乐刚把育苗棚的门关上,手机就响了。是小林发来的照片——屏幕里,几个孩子正围着阳台的花盆,里面种的“救命菜”已经长到半尺高,叶片肥厚,绿油油的。小林的消息跟着跳出来:“孩子们每天都蹲在花盆前数叶子,说等长够十片叶,就摘下来做沙拉,还要拍视频给你看!”
乐乐笑着回复“记得多晒晒太阳”,转头就看见王奶奶站在棚门口,手里拿着个布袋子:“这是前几天张姐寄来的新茶,说让你泡着喝,解秋燥。你啊,总想着帮别人,也得顾着自己。”乐乐接过布袋子,茶香混着阳光的味道飘出来,她忽然想起小周说的话——那些等着“救命菜”过冬的农户,那些在阳台盼着菜长大的孩子,还有寄来茶和饼干的城里朋友,原来这株菜牵连的人,早已越走越远。
傍晚的时候,乐乐把小周要的育苗资料整理好,又装了几袋新收的种子,准备明天寄过去。她走到菜畦边,夕阳把“救命菜”的叶片染成金红色,风一吹,叶片沙沙响,像是在说还有新的故事要发生。刚要转身,院门外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是两个背着书包的孩子,手里举着个画着“救命菜”的画板,怯生生地问:“姐姐,我们是隔壁村的,能要几颗‘救命菜’种子吗?想种在学校的小菜园里。”
乐乐弯腰从兜里掏出两小袋种子,塞到孩子手里:“回去跟老师说,要是需要育苗的法子,随时来问我。”看着孩子们蹦蹦跳跳跑远的背影,她低头摸了摸口袋里的“救命菜笔记”,忽然想在空白页上添一句——原来善意从来不是单向的,你把种子送出去,它会长出更多的温暖,再把新的希望,带回每一个需要的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