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风里已经没了凉意,吹得菜畦边的蒲公英都晃着白绒球。乐乐刚把“救命菜笔记”揣进兜里,就看见小虎扛着几根细竹竿跑过来,竹竿梢头还沾着晨露,在阳光下亮晶晶的。“王爷爷说今天能移栽豌豆苗!我特意找了去年的竹竿,都削得平平整整的!”
两人跑到育苗箱旁,王爷爷已经蹲在那里,手里捏着株两指高的豌豆苗——嫩白的芽已经抽成了绿茎,顶着两片圆叶子,根须上还带着湿润的泥土。“移栽得带点原土,不然根容易受伤,”他把苗放进菜畦边挖好的小坑里,“间隔五寸种一棵,等会儿搭架子的时候,刚好能系上绳。”
乐乐赶紧掏出笔记,蹲在田埂上画下移栽的场景,笔尖蹭了点泥也不在意:“四月初十,豌豆苗移栽,带原土,株距五寸。”小虎已经把竹竿插进土里,三根一组扎成三角架,还得意地拍了拍杆身:“你看!我扎的架子稳得很,以后藤蔓爬上去肯定不会倒!”
正忙着,张婶提着个竹篮走了过来,篮子里装着番茄苗,每株都套着个塑料杯。“李叔说番茄苗怕晒,套个杯子能挡挡太阳,”她蹲下身帮着脱杯子,“等会儿种在豌豆架旁边,正好能借着架子挡点风。”陈奶奶也端着个瓦罐过来,罐里是稀释的淘米水:“这水浇在根边,比清水养苗,去年种茄子就用的这个,长得可壮了。”
乐乐赶紧在笔记上添了“番茄苗套杯防晒”“淘米水浇根”两个小标注,刚画完,就听见小虎叫起来:“有蝴蝶!”只见一只黄黑相间的蝴蝶落在番茄苗叶子上,翅膀扇动着,连带着叶子都轻轻晃。王爷爷笑着说:“这是菜粉蝶,说明咱们的菜没打农药,招虫也招益虫,等夏天还能看见蜜蜂采蜜呢!”
山里奶奶这时端着个竹筛出来,里面晒着刚采的薄荷,清清凉凉的香气飘过来。“等会儿移栽完,泡点薄荷水喝,解解乏,”她把筛子放在石桌上,“昨天还摘了些艾草,等端午的时候,咱们用新收的糯米包粽子,再把薄荷混在艾草里挂门上,驱蚊还香。”
乐乐眼睛一亮,赶紧在笔记末尾画了个小粽子:“新约定:端午包艾草粽子,挂薄荷艾草束。”小虎凑过来看,在粽子旁边画了个举着蒲扇的小人:“到时候我帮奶奶烧火煮粽子!上次煮汤圆我就没帮上忙,这次一定行!”
太阳渐渐爬到头顶,菜畦里已经种满了豌豆苗和番茄苗,竹竿架排成一排,在风里轻轻晃。乐乐把笔记摊在石桌上,看着上面的移栽图、竹架、薄荷、粽子,忽然觉得,这些刚种下的苗就像一个个小承诺,只要好好照料,总会长出满架的绿、满畦的鲜。她拿起笔,在空白处画了片挂满豌豆荚的竹架,旁边写着:“暮春的日子,是栽进土里的苗,是立起来的架,是藏在风里的、等着兑现的每一个小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