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病房哥哥出院后,阳台的“治愈力”在街坊邻里间传开了。这天,小安正给刚移栽的生菜苗浇水,就见楼里的王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了过来,手里还捧着个豁了口的旧搪瓷杯。
“小安啊,”王奶奶把搪瓷杯往前递了递,杯里装着几颗干瘪的白菜籽,“你看我这老骨头,还能种点菜不?我那孙子在外地打工,总担心我一个人在家闷得慌,我想着种点菜,也有个盼头。”
小安赶紧扶王奶奶在小凳上坐下,接过搪瓷杯仔细看了看:“奶奶,这菜籽能种!您想种在哪?阳台还有空盆,我帮您弄。”王奶奶眼睛一下子亮了,指了指阳台角落:“就那儿,能晒着太阳就行。”
小安找来个新花盆,从菜盆里匀了些肥沃的土,又把白菜籽小心埋进去,浇上水。没一会儿,土面竟微微拱起,几颗菜籽冒出了细细的白芽,芽尖泛着柔和的光。王奶奶看得眼睛都直了:“这……这就冒芽了?跟变戏法似的!”
这一幕被来送新鲜豆浆的豆腐老伯瞧见了,他放下豆浆桶,笑着说:“小安这阳台,就是块宝地!前阵子病房那小伙子,不就是看着菜苗好起来的?”王奶奶一听,更来劲了,凑到花盆前,用枯瘦的手指轻轻碰了碰芽尖:“好苗儿,快长,等你长大了,奶奶给你讲故事听。”
消息很快传开,楼里好些老人都来找小安要菜苗、菜籽。张阿姨也特意蒸了粗粮窝窝头,让小安分发给老人们:“就着自己种的菜吃,心里更暖乎。”加班姑娘则画了好多彩色的种菜小贴士,贴在单元楼门口,教大家怎么浇水、施肥。
周末,小安组织了场“阳台菜园分享会”。王奶奶抱着刚长出两瓣嫩叶的白菜苗来了,脸上笑出了褶子:“你们看,这苗儿多精神!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感觉一天都有劲头了。”
住在三楼的李大爷也来了,他种的香菜已经能掐着吃了,特意带了一小把来:“小安,你闻闻,这味儿多正!我儿子说,用这香菜做鱼汤,比外面买的香多了。”
大家围在小安的阳台,交流着种菜心得,分享着各自的“小成果”。阳光透过叶片洒下来,落在每个人带着笑意的脸上。小安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感动。
这些菜苗,从最初只为给病房哥哥带去希望,到现在成了街坊邻里间传递温暖与生机的纽带,完成了一场“生命的接力”。它们不仅“救”了病房哥哥的身体,更“救”了老人们孤独的心灵,让都市里的“归田园”,不再是一个人的小天地,而成了一群人的精神乐园。
小安又看向那株挂满红果的西红柿苗,最大的那颗果子红得透亮,像一颗跳动的心脏。她知道,这都市里的小小菜苗,还会继续“救命”,用它们的生长,续写更多关于希望、关于连接、关于平凡生活里温暖奇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