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在猎户座旋臂的星云中穿梭,舱内的共振仪突然发出急促的蜂鸣。林夏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那是安第斯母星的求救信号,频率中夹杂着熟悉的绳结纹编码,与印加金板的震颤节奏完全一致。
“他们在说‘星锈已突破第三道防线’。”苏一迅速解码,指尖划过星图上标注的“安第斯母星”坐标,那里的光点正以惊人的速度变暗,“必须加快速度,他们快撑不住了。”
星槎冲出星云时,一颗被赤红色大气层包裹的行星出现在视野中。这颗星球的大陆上布满了与马丘比丘相似的石制建筑群,只是此刻多数建筑已被暗紫色的星锈覆盖,只有赤道附近的一座高山上,还亮着微弱的青金色光流——那是安第斯文明的最后一座星核祭坛。
“是‘山魂’的力量在抵抗。”林夏认出山顶祭坛的轮廓,与印加古城的太阳门如出一辙,“他们用山体作为天然结界,把星核藏在了地心。”
星槎突破大气层时,无数噬星虫的虚影从云层中冲出,它们的翅膀扇动着暗紫色的雾气,撞上星槎的能量护盾时发出刺耳的嘶鸣。苏一操控星槎灵活闪避,注意到这些噬星虫的形态与地球见过的略有不同——它们的触须上带着金属光泽,显然已适应了星际环境。
“是变异种。”林夏调出扫描数据,“星锈在不同星球会吸收当地的物质特性,变得更难对付。”
就在这时,一道青金色的光束从山顶祭坛射出,精准地扫过星槎周围的噬星虫群。那些虚影在光束中瞬间消融,露出一条通往山顶的安全通道。苏一驾着星槎顺势降落,刚走出舱门,就被一群穿着羽毛铠甲的战士围住——他们的面容与印加人极为相似,掌心的星图印记泛着与山岩同源的赭红色。
“是地球来的守护者!”为首的战士长举起手中的石矛,矛尖镶嵌的星核碎片与苏一掌心的晶石产生共鸣,“我们的大祭司一直在等你们,他说当双星(指地球与卓尔金星)的星图在旋臂亮起,就是反击的时刻。”
跟随战士们走进祭坛深处,苏一才发现这里的结构与马丘比丘的地下石室几乎一致,只是中央的石台上,没有金板,而是一个通往地心的深洞,洞底传来与两极星核相似的共振声。
“星核藏在岩浆层里。”大祭司是位白发老者,他指着洞壁上的壁画,上面画着安第斯人将星核推入地心的场景,“只有让地球、卓尔金星、安第斯三颗星核同时共振,才能激活‘星系结界’。”
林夏突然注意到壁画角落的符号——那是七窍阵的星图纹路,只是在安第斯文明的版本里,星图的外围多了一圈代表猎户座旋臂的弧线。“你们早就知道星图能扩展到星系尺度?”
“先祖迁徙前就留下预言。”大祭司将一块刻着螺旋纹的黑曜石递给苏一,“这是启动地心星核的钥匙,它需要两颗外来星核的能量才能唤醒。”
当苏一和林夏分别将地球、卓尔金星的星核晶体放在黑曜石两侧时,深洞底部的岩浆突然翻涌起来,一颗巨大的赤金色星核缓缓上浮,表面的纹路与另外两颗星核完美嵌合。三颗星核同时亮起的瞬间,整座山体开始震颤,洞壁的壁画上,无数新的星图坐标被点亮——那是银河系其他旋臂传来的共鸣信号。
“看!”林夏指向祭坛顶部的星空投影,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越来越多的光点加入共振,像一场跨越星系的集会,“其他星系的守护者也收到信号了!”
噬星虫的嘶吼突然从山脚传来,星锈的暗紫色雾气正顺着山体裂缝向上蔓延。苏一握紧手中的晶石,三颗星核的光流顺着他的手臂流淌,在祭坛周围织成一道巨大的光网。那些冲上山的噬星虫虚影撞上光网,化作金色的星尘,被风吹散在赤红色的大气层中。
大祭司望着星空投影中不断亮起的光点,突然露出笑容:“先祖说过,当宇宙的星图连成一片,就是黑暗退散的时候。”他将黑曜石交给苏一,“带着它去下一个坐标,那里有来自仙女座的伙伴在等你们。”
星槎驶离安第斯母星时,苏一回头望了一眼——那颗赤金色的星核已悬浮在大气层外,与另外两颗星核组成稳定的三角结界,将整颗星球包裹其中。林夏将黑曜石嵌在控制台,星图上通往仙女座的航线自动亮起,沿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补给点,每个补给点旁都画着不同文明的星图符号。
“像一场早就安排好的接力。”林夏轻声说,掌心的印记与星图投影产生共鸣,“每个文明都在自己的星系里埋下路标,等着有一天能连成跨越宇宙的守护之路。”
苏一点点头,启动了跃迁程序。星槎再次化作流光,冲向深邃的宇宙。控制台的屏幕上,新的坐标正在闪烁,像一封封来自远方的邀请函,邀请他们去见证更多文明的星火。
宇宙的风穿过星槎的舷窗,带着来自不同星系的光尘。苏一知道,这场跨越星海的守护,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