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带着栀子花的香气,吹进教室,落在堆满试卷的课桌上。黑板上的倒计时终于变成了个位数,“8”这个数字被红粉笔写得格外醒目,像是在提醒着所有人,高考已经近在咫尺。
王宁把刚整理好的语文古诗文默写手册递给赵鹏,手册的封面上,他用彩笔写了“鹏哥加油”四个字,旁边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这里面是高频考点,每天早上背一遍,肯定能拿满分。”
赵鹏接过手册,翻了几页,里面的每一首诗都标注了易错字,还附上了默写技巧,显然是王宁花了好几个晚上整理出来的。他抬头看向王宁,眼睛有点红:“你晚上又熬夜了吧?黑眼圈都出来了。”
王宁揉了揉眼睛,笑了笑:“没事,就熬了两个晚上,能帮你提分,值了。”他知道赵鹏的语文古诗文默写总是丢分,所以特意整理了这本手册,想帮他把这部分的分数拿满。
赵鹏没说话,只是把手册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递给王宁:“这是我妈托人从外地买的错题本,纸质特别好,你把数学错题都整理进去,看着也舒服。”
王宁接过笔记本,封面是他最喜欢的蓝色,上面印着“金榜题名”四个字。他翻开笔记本,第一页上是赵鹏的字迹:“王宁,高考加油,我们一起去北方看雪。”
王宁的心里一暖,眼眶有点湿润。他想起赵鹏之前说想考南方的师范大学,而他想考北方的理工大学,一南一北,距离很远。可赵鹏却记得他说过想在北方看雪的愿望,还把这句话写在了笔记本上。
“等高考结束,我们一起去北方看雪。”王宁说,声音带着点哽咽。
赵鹏点点头,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嗯!等我们考上大学,寒假就一起去。”
教室里的同学都在埋头复习,没人注意到他们之间的小插曲。可王宁知道,这份友谊,已经深深烙印在了他们的心里,不管以后距离多远,都不会改变。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每天早上五点半,他们就会准时出现在教室,开始背英语单词和语文古诗文;中午,他们会在教室里简单吃点午饭,然后继续复习;晚上,他们会复习到十一点多,才一起回宿舍。
有一次,王宁因为熬夜复习,早上起来发烧了。他不想耽误复习,想硬撑着去教室,却被赵鹏拦住了。“你必须去医务室,不然烧得更严重,反而更耽误时间。”赵鹏说着,不由分说地拉着他去了医务室。
医生给王宁开了药,让他好好休息。赵鹏把王宁送回宿舍,又跑回教室,把当天的复习资料整理好,送到宿舍给王宁。“你好好休息,我把今天的重点都标出来了,你躺着看看就行,别太累了。”赵鹏说着,又给王宁倒了杯热水,看着他把药吃了,才放心地回教室复习。
下午,王宁感觉好多了,想回教室复习,却发现赵鹏已经把他的座位收拾好了,桌子上放着一杯热牛奶和一个面包,还有一张便签:“先吃点东西,再复习,别着急。”
王宁看着便签,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赵鹏虽然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可心思却很细腻,总能在他需要的时候,给她最温暖的帮助。
高考前的最后一周,学校组织了一次考前动员大会。操场上,校长在主席台上讲话,声音激昂:“同学们,高考是你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希望你们能拿出最好的状态,考出最好的成绩,为自己的高中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台下的同学们都热烈地鼓掌,王宁和赵鹏也用力地鼓着掌,手掌都拍红了。他们看着彼此,眼里都充满了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这场战役,他们一定会赢。
动员大会结束后,班主任把王宁和赵鹏叫到了办公室。“你们两个这次模拟考成绩都很好,只要保持这个状态,考上理想的大学肯定没问题。”班主任笑着说,“王宁,你的数学和物理很有优势,高考的时候发挥稳定就行;赵鹏,你的英语和语文不错,把古诗文默写和作文抓好,肯定能提分。”
“谢谢老师。”两人异口同声地说。
班主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别太紧张,正常发挥就好。记住,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冷静,老师相信你们。”
走出办公室的时候,王宁和赵鹏的心里都充满了信心。他们知道,有老师的鼓励,有彼此的陪伴,他们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回到教室,王宁和赵鹏一起整理复习资料。他们把所有的错题本、笔记都堆在桌子上,厚厚的一摞,像是一座小山。这些资料,见证了他们三年的努力,也见证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等高考结束,我们就把这些资料卖了,换点钱,一起去吃顿好的。”赵鹏笑着说。
“好啊。”王宁也笑了,“到时候我们去吃火锅,要特辣的。”
“没问题!”赵鹏用力点点头。
夕阳透过窗户,落在他们的脸上,把他们的笑容照得暖暖的。他们知道,高考的钟声即将敲响,而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要一起并肩作战,迎接属于他们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