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璟伏诛,太子党羽肃清,祭天宫变的余波在萧清璃雷厉风行的处置下迅速平息。朝堂内外,无人再敢小觑这位以铁血手腕廓清寰宇的长公主监国。然而,扫除积弊只是第一步,如何在一片废墟之上重建秩序,稳定人心,并注入新的生机,才是真正的考验。
紫宸殿侧殿,如今已成了萧清璃处理政务的主要场所。奏章堆积如山,她却处理得有条不紊。皇帝经此大变,精神虽尚可,但体力明显不济,更多时候是半倚在榻上,听着女儿条分缕析地汇报,眼中满是欣慰与倚重。
“父皇,逆案牵连官员所空出的缺额,尤其是吏部、户部、兵部等关键职位,需尽快遴选得力干才填补。”萧清璃将一份精心拟定的名单呈上,“此名单上之人,或为官清正,能力卓着;或于此次平乱中立有功勋,忠诚可嘉。请父皇过目。”
皇帝细细看去,名单上的人选并非全是高门显贵,反而多了不少寒门出身或因不善钻营而久居下位的实干之臣,甚至还有几位是宸王萧景珩麾下因军功获得提拔的将领转任文职。他心中明了,这是女儿在有意打破以往的门第之见,构建一个更注重能力与忠诚的新班底。
“准。”皇帝颔首,提笔批红,“璃儿考虑周详,这些人选,甚合朕意。今后四品以下官员迁擢,你可先行裁定,再报朕知。”这无疑是给予了萧清璃极大的人事任免权。
“谢父皇信任。”萧清璃从容谢恩,接着又道,“京畿各军刚经历换血,军心初定。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明确赏罚,抚恤伤亡,并重新核定各级军官职司,确保如臂使指。儿臣已与宸王兄商议,拟定了初步章程。”
她又递上一份奏章,里面详细罗列了对平乱有功将士的封赏方案,对战死、伤残者的抚恤标准,以及新的京畿防务轮换与协同机制,思虑极为周全。
皇帝看着奏章,又抬眼看了看眼前沉稳干练的女儿,心中感慨万千。曾几何时,他还觉得女儿家不宜过多干预朝政,如今看来,是自己狭隘了。璃儿的眼光、魄力与手腕,远超许多皇子。
“就依你所奏。”皇帝放下奏章,揉了揉眉心,“这些具体事务,你放手去做便是。若有那等倚老卖老、阳奉阴违的,不必顾忌,自有朕为你做主。”
“儿臣明白。”萧清璃应道,语气沉稳,并无骄矜之色。
退出紫宸殿,萧清璃并未回府,而是直接去了内阁值房。几位阁老见她到来,纷纷起身见礼,态度比以往更加恭敬谨慎。
“诸位阁老不必多礼。”萧清璃于主位坐下,开门见山,“今日请诸位来,是议一议宫变之后,稳定民心、恢复生产之事。”
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继续道:“其一,逆党虽除,然谣言未必能即刻平息。着礼部与翰林院,联合拟定安民告示,详述逆党罪状及朝廷肃清决心,明发天下各州县,以正视听。同时,命各地官府密切关注舆情,若有蓄意散播恐慌、诋毁朝廷者,严惩不贷。”
“其二,此前粮价风波虽平,但民间元气亦有损伤。传令户部,核查各地常平仓存粮,对在此次风波中受损严重的百姓,可视情况减免部分赋税,或给予粮种借贷,助其恢复生产。绝不可使逆党之祸,延及黎庶生计。”
“其三,”她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借此朝堂焕然一新之机,本宫欲推行‘考成法’。”
“考成法?”几位阁老面面相觑,这是个新鲜词。
“不错。”萧清璃解释道,“即明确各级官员职责,定立政务处理之期限与标准。由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共同负责,按月稽查六部、都察院等中枢衙门,按季稽查地方各省。办事妥帖、成效卓着者,记录在案,优先升迁;推诿拖延、碌碌无为者,轻则申饬罚俸,重则降职罢免。旨在涤荡暮气,提振效率,使政令畅通,吏治清明。”
几位阁老闻言,皆是心头一震。这“考成法”若严格执行起来,无异于一场官场风暴,许多混日子的庸官恐怕要寝食难安了。但见识过长公主的手段,无人敢出言反对,反而纷纷开始思量如何在此新法之下立足、甚至获利。
“殿下深谋远虑,此法若能推行,实乃澄清吏治之良策!”一位较为开明的阁老率先表态。
“臣等附议。”
萧清璃看着他们,深知这其中必有阳奉阴违者,但她并不在意。她有足够的耐心和手段,将这项制度推行下去。这不仅仅是管理手段,更是她未来推行更多新政的基石。
接下来的数日,萧清璃几乎以皇宫为家,召见臣工,批阅奏章,发布谕令。从官员任免到军队整饬,从安抚民心到吏治改革,她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精力和卓越的政治才能。每一项决策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既顾及眼前稳定,又着眼长远发展。
朝臣们从最初的震惊、观望,到后来的逐渐信服、听从指挥,萧清璃的权威,在处理这一系列繁复的善后事宜中,真正地树立起来,不再仅仅依赖于皇帝的授权和宫变的余威。
夜幕降临,镇国公府书房。
谢云止看着面带倦色却目光炯炯的萧清璃,将一碗温热的补汤推到她面前:“夫人这几日,怕是比那御书房的门槛还要忙碌。”
萧清璃接过汤碗,舒了口气:“百废待兴,不敢懈怠。”她抬眼看他,眼中带着一丝征询,“你觉得,‘考成法’如何?”
谢云止懒散地靠在椅背上,唇角微扬:“挺好。让该干活的人干活,让不干活的人滚蛋,简单直接。就是……”他故意顿了顿。
“就是什么?”
“就是夫人这般劳心劳力,为夫看着心疼。不若我再去讲几个冷笑话,给夫人解解乏?”
萧清璃闻言,忍不住轻笑出声,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也消散了几分。她看着眼前这个总能以最奇特方式让她放松下来的男人,心中一片宁定。
朝堂风云暂歇,而属于她萧清璃的时代,正随着这些一道道发出的政令,缓缓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