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萧景珩边疆大捷的凯旋之音尚在殿堂回响,封赏的旨意便已明发天下。然而,在这份喧嚣与荣光之下,深宫御书房内的皇帝萧琰,指间捻着的,却是另一份更为厚重的密奏。上面详细记录了此次军需调配中,那几个“运气极佳”的商人背后若隐若现的关联,最终所有的线索,都似有若无地指向了那座看似平静的镇北侯府,指向了他那位重生归来后便屡屡带来“惊喜”的长女,以及那个总是一副惫懒模样、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歪打正着”的驸马。
萧琰放下密奏,指尖在冰冷的龙纹扶手上轻轻敲击,深邃的眼眸中情绪复杂难辨。
“好运?”他低声自语,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质疑,反而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玩味,“一次是运气,两次是巧合,三次、四次……清璃,朕的这个女儿,怕是早已将‘运气’握在了自己手中。”
他回想起萧清璃嫁入侯府后的种种:雷霆手段肃清内宅,借力打力化解弹劾危机,不动声色地剪除皇后羽翼,如今更是将手伸向了军国大事,并且精准地押对了宝!这份心机,这份魄力,这份对时局的洞察与掌控力,早已远超寻常皇子公主,甚至让许多在朝堂沉浮多年的老臣都望尘莫及。
还有那个谢云止……萧琰的目光变得愈发幽深。此人看似荒唐,醉仙楼的生意却做得风生水起,弄出的那些新奇玩意儿连他都略有耳闻。上次宫中刺杀,他“凑巧”摔那一跤,救下了萧清璃的心腹侍女,事后更是装傻充愣,演技精湛。此番军需之事,若说背后没有他这个“纨绔”世子的财力支持与那些刁钻主意的影子,萧琰是绝不信的。
这对夫妻,一个在明处翻云覆雨,一个在暗处推波助澜,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们所展现出的能力与能量,已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公主和闲散世子的范畴。
“镇北侯府……谢云止……萧清璃……”皇帝缓缓念着这几个名字,眼中精光闪烁。他非但没有因臣子(尤其是皇室成员)拥有如此能量而忌惮,反而生出一种“璞玉终现光华”的欣慰与一种“利器在手”的权衡。
如今朝堂,皇后一党势力盘根错节,太子虽立却稍显仁弱,其他皇子亦各有心思。他需要一股新的、足够锋利且暂时未被完全腐蚀的力量,来打破这潭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死水,替他去做一些他不便亲自出手的事情。
萧清璃与谢云止,无疑是最佳的人选。他们有能力,有动机(对抗皇后),更重要的是,他们目前展现出的野心,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且与他的利益有诸多重合之处。
“传朕口谕,”皇帝沉吟片刻,对侍立一旁的高无庸道,“赏镇北侯世子谢云止御酒十坛,贡缎二十匹,望其……嗯,收敛心性,闲暇时多读些圣贤书。另,赐长公主萧清璃东海明珠一斛,紫貂皮十件,赞其……贤良淑德,持家有方。”
这份赏赐,看似寻常,实则意味深长。赏谢云止,是告诫也是提醒,更是某种意义上的“认可”——朕知道你不简单。赏萧清璃,则是对她此番“功劳”的默许与褒奖,那“持家有方”四字,更是耐人寻味,仿佛在说:你做的,朕知道了,做得不错。
没有明面的提拔,没有额外的权柄,但这来自帝王的、心照不宣的“看重”,本身就是一道最强的护身符和催化剂。
当赏赐送达镇北侯府时,萧清璃与谢云止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皇帝的态度,已然明朗。
萧清璃抚摸着那光滑冰凉的紫貂皮,知道父皇这是在默许她继续磨砺自己的锋刃,甚至……期待着她能成为他手中一把更快的刀。
而谢云止,看着那十坛御酒,桃花眼中笑意慵懒,低声对萧清璃道:“夫人,看来咱们这‘好运’,是入了父皇的眼了。”
帝心已动,默许砺刃。这对各怀秘密的夫妻,在这皇权的默许与期待下,必将在这风云际会的朝堂之上,掀起更大的波澜。
(第七十九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