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数月时间倏忽而过。锦瑟院内的海棠几度花开花落,萧清璃在镇北侯府的日子,已从最初的风波诡谲,步入了一种表面平静、内里却坚实有序的新阶段。
此时的锦瑟院,早已非吴下阿蒙。院内仆役各司其职,规矩森严,令行禁止。青黛将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账目清晰,开源节流,原本有些拮据的用度变得宽裕起来。宋嬷嬷凭借老道经验,将人际关系梳理得顺顺畅畅,不仅弹压了下人中的不安分者,更与侯夫人柳氏院中的几位得力嬷嬷建立了不错的交情,信息灵通。夏竹则将院子守得铁桶一般,暗中的情报网络也运转得愈发顺畅。
而萧清璃的势力,早已悄然渗透出锦瑟院的高墙。
她名下的陪嫁产业,经过一番雷霆整顿与巧妙革新,已焕发新生。借鉴了醉仙楼部分理念的绸缎庄、笔墨铺子生意红火,扭亏为盈;那处小铁矿产量提升,囤积的原料在边疆局势隐隐紧张的背景下,价值倍增;暗中收购的漕运船队虽规模不大,却已能承担部分物资转运,为未来的军需贸易铺平了道路。这些产业如同细小的溪流,正源源不断地为她汇聚着财富与资源。
更隐秘的是,通过宋嬷嬷的侄子赵文远,一笔笔不显山露水的资助,正悄然输送到几位被她看好的寒门学子手中。这些种子深埋土中,静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在侯府内部,萧清璃的地位也发生了微妙而坚实的变化。镇北侯谢擎虽依旧不苟言笑,但偶尔在饭桌上,会就一些朝中琐事询问她的看法,眼神中少了最初的审视,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认可。侯夫人柳氏待她愈发亲近,时常唤她过去说话,言语间多了真心的关怀,而非最初的客套与担忧。下人们更是敬畏有加,再无人敢因其“错嫁”身份而心存轻视。
这一日,宫中德妃再次遣人送来时新宫花,这次附上的帖子里,语气比以往更添了几分亲厚,甚至隐约提及了四皇子对某些朝政的见解。萧清璃从容回礼,言辞得体,既不显得急切依附,也表达了适度的善意。她知道,这是她自身价值提升后,赢得的应有尊重。
就连那位看似最不着调的夫君谢云止,近来的“骚扰”也似乎变了味道。他依旧会送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但不再是最初那种意图不明的试探,有时是一本内容刁钻的孤本杂书,有时是一盒口味独特的异域点心,甚至有一次,送来的是一套打造精良、可用于防身的袖箭。东西依旧古怪,却隐隐贴合了她的需求与喜好。他依旧会说些玩笑话,但那懒散的笑容背后,探究与审视的目光似乎更深了。
萧清璃站在书房的窗前,看着庭院中枝繁叶茂的海棠树。短短数月,她从重生初醒时的决绝孤愤,到如今内宅稳固、外务初展、甚至引起了各方势力的重新评估,一条属于她的路,已然清晰可见地铺展开来。
势力雏形已现,羽翼渐丰。但这仅仅是开始。京城的权力格局盘根错节,皇后的敌意未曾消减,谢云止的谜团依旧未解,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加艰巨。
然而,萧清璃心中毫无畏惧,只有一种掌控命运的笃定与从容。她轻轻抚过窗棂,目光越过侯府的院墙,投向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皇城方向。
根基已固,接下来,便是乘风而起,凤鸣九天之时了。
(第四十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