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意微醺,书房内的烛火似乎也变得更加温暖柔和。萧清璃放下酒杯,正准备继续处理手头的庶务,却见谢云止并未像往常那样自行寻个舒服地方歪着,反而站在原地,眼神有些游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空了的酒杯边缘。
这与他平日里那副万事不过心的惫懒模样颇有些不同。萧清璃心中微动,抬眼看他:“世子还有事?”
谢云止像是被惊了一下,清咳两声,眼神飘向窗外又强行拉回,落在萧清璃脸上,努力想摆出平日里那副玩世不恭的笑容,却显得有些僵硬:“那个……夫人近日操劳,又要应付宫里那些糟心事,为夫……嗯,心里甚是……钦佩。”
萧清璃挑眉,静静等着他的下文。她可不觉得他特意留下,只是为了说一句“钦佩”。
谢云止见她不言,只是用那双清凌凌的眸子望着自己,心头没来由地一紧。他暗自吸了口气,从袖中摸索出一个不甚起眼的锦囊,材质是普通的深蓝色绸缎,上面甚至连个花纹都没有。
他像是拿着个烫手山芋般,飞快地将锦囊塞到萧清璃面前的书案上,动作快得几乎带起一阵风。
“这个……给你。”他语速极快,目光盯着书案一角,仿佛那里有什么极其吸引人的东西,“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就是……就是看着还算别致。”
萧清璃垂眸,看着那个朴实无华的锦囊,又抬眼看看耳根似乎有些泛红的谢云止,心中讶异更甚。她伸出纤长的手指,轻轻解开锦囊的抽绳,将里面的东西倒在掌心。
那是一枚玉佩。玉质并非顶级的羊脂白玉,而是温润的青玉,色泽沉静。样式也简单,雕琢成一片梧桐叶的形状,叶脉清晰,线条流畅自然,透着一种古拙的韵味。玉身触手温凉,打磨得极为光滑,可见是常被人握在手中摩挲的。
这玉佩,与他平日里那些招摇夸张的配饰截然不同。
“这是……”萧清璃有些不解。这玉佩看起来,更像是一件旧物。
谢云止见她打量,更加不自在,摸了摸鼻子,眼神四处乱瞟,声音也低了几分:“是我……小时候戴过的。我娘说,梧桐引凤,寓意……还成。你如今在朝中行走,树大招风,戴着……嗯,或许能……挡挡小人之类的?就是个念想,你若不喜,扔了也行……”
他的话颠三倒四,毫无逻辑,全然不见平日里哪怕伪装出来的半分潇洒自如。那笨拙又努力想要表达什么的样子,与他高大俊朗的外形形成了奇特的对比。
萧清璃握着那枚还带着他指尖些许温度的梧桐叶玉佩,心头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她何等聪慧,岂会听不出他这拙劣言辞下隐藏的真意?这不是价值连城的珍宝,甚至可能不符合她长公主的身份,但这却是他随身多年的旧物,承载着“梧桐引凤”的期许,以及他那份想要保护她,却又不知如何恰当表达,只能寄托于一块旧玉的……心意。
她想起他一次次看似巧合的相助,想起他总在她需要时,以那种漫不经心的方式出现在她身边,想起他那隐藏在纨绔表象下的敏锐与不同。
原来,这块冥顽不灵的石头,也会有开窍的一天。只是这开窍的方式,着实……有些可爱。
萧清璃没有立刻说话,她指尖轻轻摩挲着玉佩上清晰的叶脉,感受着那温润的质感。书房内一时寂静,只听得见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谢云止见她久久不语,心中越发忐忑,几乎要以为她嫌弃这礼物寒酸或不喜他的唐突,正想找个话题岔开,却见萧清璃抬起眼,眸中不再是平日里的清冷审视,而是漾开了一丝极浅淡,却真实存在的笑意。
“梧桐引凤……”她轻声重复了一遍,将玉佩小心地放回锦囊,收拢在掌心,然后看向谢云止,唇角微弯,“世子的心意,本宫收到了。这玉佩,我很喜欢。”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谢云止耳中。
谢云止猛地抬头,对上她含笑的眼眸,一瞬间,只觉得心头那块一直悬着的大石“咚”地一声落了地,随之而来的是难以言喻的雀跃和一丝赧然。他咧开嘴,想笑,又觉得似乎不够稳重,强行忍住,结果表情变得有些古怪。
“喜、喜欢就好!”他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带着显而易见的如释重负,“那……那你忙着,我、我去看看秋砚那小子功课做得怎么样了!”
说完,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迅速转身离开了书房,背影都透着一股仓促和欢喜。
萧清璃看着他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再也忍不住,低低地笑出声来。她重新摊开掌心,看着那枚深蓝色的锦囊,摇了摇头。
“真是个……笨蛋。”
只是这声“笨蛋”里,含着的并非责备,而是一种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软与暖意。
这笨拙的真心,比起那些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讨好,似乎……更让人心动。
(第九十七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