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自由联盟总督府地下深处,“海蜘蛛”情报中心。这里没有窗户,空气依靠循环系统维持恒温恒湿,只有无数屏幕发出的冷光和仪器低沉的嗡鸣。与外界经济绞杀战带来的压抑氛围不同,这里的气氛是另一种极致的、冰冷的专注。
十三妹站在巨大的弧形主屏幕墙前,嘴里叼着的黄铜烟杆罕见地没有点燃。屏幕上分块显示着卫星地图、信号拦截数据、人员档案以及一张关键的蓝图——m国海军罗斯福路基地(Naval Station Roosevelt Roads) 的简化布局图,位于波多黎各塞巴。
“……经济上的小动作,只是癞皮狗的骚扰。真正的杀招,一定藏在这里。”十三妹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蓝图上一个标注着“西太平洋作战分析中心(临时)”的建筑上,“白头鹰针对我们的所有军事推演、应急预案、甚至可能的先发制人打击方案,核心都在这里。洛克菲勒那老狐狸敢来施压,必然是五角大楼已经准备好了相应的‘大棒’。”
她的目光扫过面前肃立的六名“玫瑰军团”最顶尖的特工。她们身着便装,但眼神锐利,气质沉静如水,仿佛六把收在鞘中的致命匕首。队长正是从古巴犯人中被十三妹一手提拔起来的玛利亚。
“任务目标:渗透进入该中心,找到代号‘海啸’的针对性作战计划,拷贝核心数据。任务等级:最高。风险等级:最高。一旦暴露,官方不会承认你们的存在。”十三妹的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有问题吗?”
“没有,元帅!”六人低声回应,目光坚定。
“好。”十三妹转身,操作控制台,屏幕上显示出详细的行动计划,“你们将伪装成一支来自欧洲的环境评估小组(波多黎各近年频发飓风,此类小组常见),利用我们伪造的、几乎无懈可击的身份文件和一家注册在比利时的皮包公司合同进入基地外围。内部接应会提供进一步帮助。”
“记住,你们不是去打仗的,是去拿东西的。快进快出,无声无息。‘海蜘蛛’会为你们提供全程的信息支持和电子掩护。但最终,要靠你们自己。”
四十八小时后,波多黎各,罗斯福路基地外围检查站。
一辆贴着“北欧联合环境咨询”标志的SUV接受了例行检查。车上的玛利亚和另一名队员操着略带口音但流利的英语,从容地回答着哨兵的问题,出示的文件完美无瑕。车后座放着各种环境监测仪器,其中一些经过特殊改装的箱子里,藏着他们的真实装备。
“海蜘蛛”提前一刻钟干扰了检查站的证件数据库查询通道,制造了短暂的“系统延迟”,哨兵在核对照片和基本信息无误后,挥手放行。
车辆缓缓驶入基地。凭借高超的化妆技术和提前获取的基地内部通行码(由一名被“海蜘蛛”策反的低级文职人员提供),她们成功抵达了目标建筑附近的一片临时停车场。
夜幕降临。特工小组利用环境监测的掩护,侦察了建筑周边的哨位、摄像头和巡逻规律。
“巡逻间隙7分30秒。东侧备用通风管道入口,守卫视线盲区,红外报警器频率已破解。”玛利亚通过加密骨传导耳机低声汇报。
“批准执行。‘海蜘蛛’已接管该区域摄像头循环播放前12分钟画面。你们有25分钟窗口期。”十三妹的声音从遥远的牙买加传来。
行动开始。两名队员留在车外伪装进行设备“调试”,实则望风。玛利亚带领另外三人如同灵猫般潜至东侧,利用特制工具无声地撬开通风管道的格栅,钻了进去。
管道内狭窄而布满灰尘。她们依靠记忆中的蓝图和微型探头,在复杂的管道网络中艰难爬行,避开内部传感器,最终从一个检修口悄无声息地落入目标楼层天花板上的夹层。
下方,就是“西太平洋作战分析中心”的核心机房和分析室。虽然已是夜晚,但仍有几名军官和技术人员在忙碌。
玛利亚打了个手势,一名精通电子战的队员立刻将一个巴掌大小的设备贴在夹层地板上。设备发出微弱的脉冲,下方机房内几个关键监控探头的信号瞬间被劫持,画面定格。
另一名队员则小心翼翼地将一个纤细的窥镜探下,快速扫描室内布局和人员位置。
“目标服务器群在第三排机柜。守卫两名,在门口。分析军官三名,在左侧工作站。”玛利亚迅速判断,“注射式麻醉剂,无声解决。”
两名队员如同阴影般从天花板落下,精准地将微型的强效麻醉剂注射入毫无防备的守卫和军官的颈侧。几人哼都没哼一声便软倒在地。
玛利亚和另一名队员迅速落地,直奔目标服务器。接入特制的读取设备,破解密码(部分由内应提供,部分由“海蜘蛛”远程暴力破解),开始飞速下载所有标注为“caribbean contingency - tSUNAmI”(加勒比应急-海啸)的加密数据。
进度条在缓慢爬升。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突然,外部走廊传来脚步声和谈话声!似乎是换班的巡逻队提前了!
“加快速度!”玛利亚低喝,同时示意队友将昏迷的人拖到角落隐蔽处。
门把手转动了!
千钧一发之际,数据下载完成的提示灯亮了!
玛利亚猛地拔下设备,四人如同受惊的雀鸟,以最快速度跃回天花板夹层,并轻轻合上检修板。
几乎同时,门被推开,新的巡逻队走了进来。他们疑惑地看着空无一人的工作站和倒在地上的同事(以为是睡着了),正要上前查看并拉响警报——
“海蜘蛛”操控的消防喷淋系统突然在走廊另一头误启动,刺耳的警报响彻整个区域!
新来的巡逻队注意力瞬间被吸引,骂骂咧咧地冲出去查看情况。
夹层内的玛利亚等人趁机原路返回,顺着通风管道迅速撤离。
回到车上,伪装成工程师的队员立刻“启动”设备,车辆缓缓驶向出口。
基地内部因为突如其来的消防警报陷入小小的混乱,出口检查站的盘查明显加强。一名警惕的美军士官要求再次核对所有人的身份。
就在气氛紧张到极点时,十三妹的声音再次在耳机中响起:“搞定他。”
车内一名负责技术的队员立刻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操作。几秒钟后,那名士官随身携带的军用pdA突然收到一条来自“上级”的紧急指令:“环境评估小组身份已核实无误,立即放行,其有重要数据需尽快送出分析。”
士官疑惑地看了看指令,又看了看车上神情自若的玛利亚等人,最终还是挥了挥手。
车辆平稳驶出基地,融入波多黎各夜晚的车流,很快消失不见。
数小时后,加密数据包被成功传回金斯敦。
十三妹看着屏幕上被破译的部分“海啸”计划内容,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计划详细罗列了在特定情况下(如联盟“进一步侵略”或“技术扩散”),美军对联盟发动大规模海空突击、精确斩首、以及支持内部反对派夺权的作战方案。
“哼,果然没安好心。”她将报告递给身旁的娜美。
娜美快速浏览,眼神越来越冷:“立刻备份,加密存档。这份东西,将来在联合国,或者必要的时候,会是最有力的武器。”
她看向十三妹,眼中充满了赞许和庆幸:“干得漂亮,十三姨。这次行动,等于挖掉了他们一只眼睛。”
十三妹终于点燃了烟杆,深吸一口,吐出的烟雾模糊了她锐利的眼神:“一只眼睛不够。得让他们知道疼,才知道有些地方,不该伸手。”
代号“海王”的行动,如同一把无声的尖刀,深深刺入了对手的心脏地带,不仅获取了至关重要的情报,更以一种极其羞辱的方式,向华盛顿展示了联盟情报机构的胆略和能力。经济绞索固然令人窒息,但联盟的反击,已然从最意想不到的方向,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