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台风“维奥娜”正以摧枯拉朽之势肆虐着香港。维港海面巨浪滔天,平日里的舟船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混浊的海水在狂风的驱赶下,一次次狂暴地撞击着堤岸。城市街道上,积水横流,被连根拔起的树木、散落的招牌和杂物随处可见,一片狼藉。天地间仿佛只剩下风雨的怒吼和物体破碎的噼啪声,整个城市都在这自然的伟力下颤抖、蛰伏。
浅水湾的石家别墅,如同惊涛骇浪中一座坚固的堡垒,虽然也在风雨中微微震颤,但依旧灯火通明,维系着内部的一方秩序与温暖。恶劣的天气将所有人都困在了室内,却也意外地催生了一片与外界狂暴截然不同的光景。
巨大的起居室里,地毯被暂时卷起,取而代之的是铺满了地板的设计图纸、五花八门的电子零件、小巧的工具和几个形态各异的半成品木盒。这里,正是石志康和包陪庆的“康庆小创客”业务在风暴中的临时研发中心。
上次小批量收音机套件的质量危机,在父亲石松的指点和李运龙叔叔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家信誉良好的小型精密加工厂合作,解决了代工质量的核心痛点。虽然台风让他们的外售计划不得不暂停,但这股创业的热情却并未被浇熄。包陪庆提出了一个结合简单电路、机械发条与声光效果的新点子——音乐闪光盒。此刻,这个“产品研发2.0”项目正进行得热火朝天。
“阿健,手要稳,轻点!那个小齿轮要对准下面的齿槽,对,慢慢放下去!”十四岁的石志康俨然一副总工程师的派头,半跪在地毯上,全神贯注地指导着弟弟石志健组装发条和八音盒机芯部分。他的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可见其投入程度。
另一边,包陪庆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鼻梁上架着一副略显宽大的护目镜,小心翼翼地用烙铁焊接着一串彩色小灯泡的电路。她的动作虽还有些生涩,但眼神里的专注丝毫不输给石志康。罗阿秋蹲在一旁,充当她的助手,紧张地盯着她的手,及时递上电阻、电容或者剪好的导线。
“庆姐姐,给…这个。”罗阿秋小声说着,递过一个微小的电容。
“谢谢阿秋。”包陪庆头也不抬,接过零件,精准地放在预定位置,烙铁头点上焊锡,一股青烟伴着一丝松香味升起。
其他几个年纪更小的孩子也没闲着,有的帮着用细铜线绕制电感线圈,有的正用彩笔和亮片精心装饰着已经打磨光滑的木制外壳。整个空间里充满了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工具轻微的碰撞声,以及偶尔因成功或失误发出的惊呼。
当然,过程绝非一帆风顺。
“哎呀!”罗阿秋一个没拿稳,一小滴滚烫的焊锡滴落在了昂贵的地毯上,瞬间烫出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点。
正在一旁照看的阿英姨立刻发出一声心疼的低呼:“我的小祖宗哟,这地毯……”
包陪庆赶紧道歉:“对不起阿英姨,我们等下一定会清理干净的!”
石志康也抬头,拍着胸脯保证:“阿英姨,从我们‘公司’的利润里扣钱赔!”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保证和认错,让阿英姨哭笑不得,那点心疼也化作了无奈的笑意,只能连连摆手:“好了好了,你们这些小鬼头,小心点就好,注意安全最重要!”
周璇和叶英坐在不远处的沙发上,一边织着毛衣,一边含笑看着这群忙碌的小身影。窗外的风雨声是狂暴的背景音,而室内这幅充满生机与协作精神的画面,却像一道温暖的屏障,将压抑和不安都隔绝在外。
叶英倾身,低声对周璇说:“璇姐,你看,这外面的风雨倒像是把他们拧成一股绳了。阿康更有担当了,阿庆也更沉得住气了。”
周璇的目光柔和地掠过每一个孩子,最终落在儿子石志康那因专注而紧抿的嘴角上,眼中漾开满满的暖意和欣慰:“是啊,挫折和困难不见得是坏事。他们正在学着一起面对问题,一起想办法克服。这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深刻。”
然而,孩子们这片无忧无虑的“创客天地”,仅仅是石家别墅内的一隅。窗外的疾风骤雨,正如它所隐喻的那样,石氏电子厂正在经历着一场真正的、来自商业世界的风暴。
石松的书房里,气氛与起居室的轻松温暖截然不同,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电话刚刚断线,听筒里只剩下断断续续的忙音和滋滋的电流干扰声——试图与日本方面取得的联系,再次因恶劣天气导致的通讯故障而中断。石松缓缓放下听筒,手指用力揉了揉紧蹙的眉心,目光投向窗外那片被狂风暴雨彻底主宰的混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