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叩、叩。”
钱氏敲了许久不见女儿开门,“雪莲,雪莲,好一点了吗?娘一会得去你外婆家了。”
大年初二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昨日为了女儿女婿,她选择今日和相公还有两个儿子回去。
新女婿午餐后一般就会回家,可临走前女儿却称自己头晕的不行,实在坐不得车。
只会让女婿一个人先回去,他们今日顺带捎女儿回镇上。
汪雪莲开了房门,头发乱糟糟的,整个人失了魂一样。
“雪莲,头还晕吗?娘带你回镇上看大夫去。”
汪雪莲坐回炕上,眼睛直直地盯上她娘。
“娘,我是真的不想回余家去了。”
“说什么鬼话?你成亲刚一旬,跟女婿应该是蜜里调油的时候,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你婆婆待你不好?她怎么了你?”
钱氏眉头一皱,按理不应该呀,新媳妇刚进门,她一个秀才娘子就一点面子不要?
汪雪莲眼里汪起了泪:“娘,我就进门歇了三日,然后就是帮着一日三餐,洗衣服扫地,你之前说他们余家富,有铺子有良田,真的富只会买两个书童充门面吗?
书童有什么用?最多是在家扫扫院子跑跑腿,他家所有的事都是我跟他娘做,一个婆子丫头都没有,他妹妹就是绣绣花,什么事也不干。
娘,我实在是不愿意过这样的日子了,真的等他有朝一日考中了,我已经被折磨的不成样子了,呜呜呜,呜呜。”
钱氏叹气:“丫头,你在家十六年,你爹是秀才已经多年,家里可曾买过一个小厮婆子?所有的家务活都是你娘我做的。
你当姑娘时是爹娘惯着你,脏活累活都不让你做,你爹只是一个开私学的,一年纯收入不过二三十两,地里的收入仅仅是一家人糊口,镇上唯一的一个门面,一年租金不过十两银,你两个弟弟还要读书,你爹还要考试、买书。
余家条件比咱家好不少,但跟县城里的富户还是不能比,哪里有钱买什么丫头、婆子?乖,好好回婆家过日子,等你相公出头了,你的好日子也就到了。”
“娘,你跟爹还是害了我,这样急匆匆把我嫁了,一点机会不给我,我真的好恨。”
“住口,嫁进陈家就不用做活了?
死丫头,时刻记住你已经嫁了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讨你相公的欢喜,别的想都不要想,收拾好你的东西,我们一会就动身。
这些想法千万不要让你爹知道,否则你以后回不了娘家。”
汪雪莲双目紧闭,泪水长流,陈知礼,都怪你,如果你能原谅我一次的过错,就不会有如今这样难过的我……
……
陈知礼有些心不在焉,根本看不下去书,干脆躺在炕上闭眼歇着。
爹娘和春燕昨日去了外公家,说好住上一晚就回来,估计此时就在回来的路上。
也不知道盼儿这个年过的咋样,这两日他的思念达到了顶峰,恨不能一下子就飞到了江南。
他在炕上再次翻了一个身,揉了揉眼睛,今日他的眼睛跳个不停,不会是爹娘途中遇上什么麻烦了吧?
陈富强没遇上什么麻烦,却也遇上一些不想看见的人。
汪秀才的骡车已经陷入沟里小半个时辰了,他跟娘子、孩子实在抬不起来,总是少了一些力气,这期间过了两批人,都是老的老少的少,压根帮不上他的忙。
好不容易来了一辆骡车,他忙站到路边双手挥着。
“吁。”
陈富强已经认出拦车的人是隔壁村的汪秀才,旁边还有讨人嫌的秀才娘子,以及嫁了人的汪雪莲。
结果心里不舒服,他还是停下车。
陈富强下了车,朝车厢道:“娘子,汪秀才的车遇上一点麻烦,你到前面牵住自家的骡子。”
春燕已经看清前面的事,撇撇嘴:“娘,那家人真是烦的要死,你不准跟他们打招呼。”
吴氏下了车,走到自家的骡子边,眼都没抬。
汪秀才看清来人是陈村长,多少有些尴尬:“陈村长,能不能麻烦你一件事,我的车卡在沟里,妇人孩子实在使不上力,能不能”
陈富强没等他文皱皱说完,就起身朝车边走:“汪秀才,我帮你。”
汪雪莲的眼睛盯向陈家的车,不知道陈知礼可否在车里 ,明明知道她家骡车遇上了麻烦,为何就不能下来帮忙?
钱氏心里则郁闷了,怎么这家人走到哪都能遇上,烦不烦呀?
她有意无意地拦在女儿的面前,不想雪莲看见他们,也不想他们看见女儿。
陈富强用力帮汪秀才抬起车厢,“汪秀才,可以了,告辞。”
不等人回话,他就大步走向自己的车。
钱氏嘟囔着:“什么人呀,一家子不懂礼的。”
汪秀才心里憋了气,没好气道:“怎么,人家帮了咱,还得弯下腰跟你行礼?”
陈富强的骡车呼地从他身边而过,带起地上的灰尘。
汪秀才捂了捂鼻子,陈家人到底还是有了怨气。
可他也后悔的不行,尤其是得知陈知礼年考得了第一名时,这后悔就到了顶。
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往事不可追。
……
两日后。
盼儿顶着一头短发,烧焦的头发被方娘子剪去了,头上抹了生发水,不能包着头巾。
“师傅,这”
顾苏合把一个小木盒放在她面前:“小盼,这是钟家给你的补偿,孩子到底小,我们也不能拿人怎么样,但怎么也得要些补偿,不然你受的苦岂不是白吃了。”
他示意她打开看看。
顾四彦已经听儿子说了数,三千两银而已。
要不是盼儿没大碍,他非得给钟家一个厉害看看,如今冲着大儿媳妇的面子,他也得息事宁人。
盼儿打开木盒,睁大了眼睛,只见里面满满一叠银票:“师父,这是银票?”
顾四彦点头:“差一点要了你跟半枝的命,就赔了这点点银,不过三千两,吴家还真是不做人。”
盼儿的眼睛瞪圆了:“三,三千两?”
她这种情况,如果在村里,至多赔上二两银,遇上穷人家,给上十几二十个鸡蛋就不错了。
这也太多了吧?
顾苏合又递个荷包:“小盼,这里是三十两,钟家赔给半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