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越大越要注意收账,未收帐金额再大都不如一笔已收帐,银子还是要捏在自家手里才划算。
自家有了钱才有开酒楼的本钱,开了酒楼才能进一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还有今年要南下买田地庄子大量种植红薯和黄豆的计划,也需要本钱去实施。
自家的利润老搁在别人的帐面上,算怎么回事?
也就是顾子熙还没有回来,不然这天气下他早该带着人手去巡铺了。
但三家府城的成衣铺都准备结算年前帐目了,想来是收到了东家的飞鹰传信吧?不然这些大管事咋之前一点动静都没有?
想到这里,叶青萝嘀咕了一句:“也不知顾公子现在到哪儿了。”
叶青枫一边数银锭子一边道:“前些天的传信,说还在望京县,那边的书局、干货铺和成衣铺子都开起来了。”
“咱们年后南下的干货都直接运到望京县了,斗篷则是留在了南华州,毕竟这是薄棉款,等运到更南边早就用不上了,南边天气暖和着呢。”
“接下来这些薄棉款都往北边运,按你以前说的,把商机都抢完。”
“顾公子传回的消息也说,今年春天先把斗篷款和氅衣款在北边做透了。”
“今年冬天都不在咱们青阳州和德阳州、北庆州供货了,集中供到东边的东阳州和西边的德安州、新虞州。”
“今年就只做这些款不出新的成衣款了,你之前计划的那六个成衣款……在各州能大量供货之前,先别出了。”
“这也是林先生和杜先生知道北边年前出现仿货的事后,对咱们的建议,我认为可以。”
叶青枫说道。
叶青萝自然没有异议,却道:
“等顾子熙回来,对北边自己建作坊这件事情,虽然不能按咱们作坊出货来算钱,但做的是咱们的货,哪怕只要三成补偿,我也得提一提。”
叶青枫却道:“这事也是成衣铺为了应对当地卖仿品这件事,维护自家铺子的利益不得已而为之。”
“这事是别家铺子跟风抢生意的错,不是顾公子的成衣铺子的问题,不是咱们出货还要人家三成利,不太好。”
“虽然顾公子会给钱但会伤了你们的和气。”叶青枫又补了一句。
“再说通过这件事也让咱们吸引了教训,长了应对经验,起码现在知道将已出衣款在各地供货要做到极致。”
“频繁出新只会给别人机会抢生意,这也是你以前就担忧的问题,现在确实发生了,却受天气和运货的问题,咱们无法解决。”
“现在是成衣铺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当买个教训。”
叶青枫想的是北边的问题只是小利,接下来南边的生意盘才是他们的重心,这点人情面子应该给顾子熙。
叶青萝想了想,也就点头道:“那我不提,他自己若主动给我补偿我还是会半推半就地收着的。”
说完她笑了一下,又道:“我就要一成好了,咱们出货可是纯利二百文,一成也不多。”
叶青枫这才笑着不再阻止了。
成衣作坊的钱已经在路上了,约定的年后五百两干货订金要过两天才有,今天交上去的三册小故事的钱倒是都收到了。
四十五个银锭子,都装在先前装书稿的小篮子里,现在点完数就给叶青萝了。
叶青萝还是照例收进衣箱里,她在等。
空间里的桃花、梨花都开起来了,冬天看不出什么变化的地里也都陆续出苗了。
等那五百两和作坊利润到手,她要升级一票大的。
叶青枫去书局的事只与叶青萝说,就连叶青彦那边都没有告诉。
县试结束了,放榜当天就有消息传回来了,仙桂村那两个少年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一进村就先去了村塾,许老夫子一通安抚,让他们继续用功读书。
反正就算今年考上了童生也赶不上今年的院试,这一科大比连看热闹都赶不上,不如争三年后的大比。
也就是说他们还有三年时间可以勤学,当然眼下是再苦读一年,有了今年下考场的经验,明年考中的机会要大很多。
到时就像叶青彦那样,考上童生之后再去镇上私塾读书,晚一年考秀才,机会更大。
听了先生安抚,当晚两个少年又约好了来找叶青彦,叶青彦说的安慰话也差不多,让他们重拾信心。
叶青彦还借了几本考童生的策论大全给他们回去累积经验,因为他们的基本功都很扎实了,输在了策论见解上。
同村少年连县试都没中,对也将应考院试的叶青彦自然是有些压力的。
年后家里都不敢因琐事让他分心。
叶青枫也提过在镇上暂租个小院给他住下,让娘过去照顾他生活,可以每天节省不少时间用来读书。
但被叶青彦拒绝了,说他本就是农家出身,不必为读书太过矫情,当年正学哥也没去镇上租宅子还是一样考中了秀才。
小许先生也考中了秀才。
他若有本事就不差上下学在路上的那点时间,若他没考上那问题也不在那点时间。
考试本就是考厚积薄发的读书结果,尽人事、听天命便可。
叶青彦虽有压力但还是极力放平心态去面对,叶青枫却是不敢再让作坊的事去分他的心了。
叶青萝最近交稿就攒了三册给大堂哥去交,也不敢再让二堂哥走多余的路。
但这天傍晚叶青彦回家,却带来了表姑父的消息。
自正月十七那天叶青枫问过表姑父之后,过了几天就收到了表姑父的信。
说问过中人,手头没有合适开酒楼的大铺面。
镇西南二街上带一个小铺头的一进宅院带两个角院,要两百五十两银子,若实心要买能谈到两百二十两。
虽然不合适开酒楼,但却符合叶青枫当初说过的,也可以买小院做糕点和包子什么的,用驴车装了去街上叫卖。
但是带一个铺头做杂货米粮干货生意还行,做吃食生意就有些鸡肋了,就是他们用不上但又提高了院子价格。
纯宅院暂时也没有合适的。
于是一阵商量之后,叶青枫写信去问镇子附近的村子,可有建成衣作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