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哥明年写完了手头这套话本还想继续写,我的细纲还是一样的价钱,一百两能出二十册那种。”
叶青萝目前还只出了一套两百两的大长篇细纲。
其余全是出二十册的细纲,她挑的也是百来万字的小说改一改,细纲上梳理好情节点就行了。
剩下的交给这世界里的写作者去发挥。
最后出来的话本和原来世界里的小说,肯定是有大出入的。
因为顾子熙说过,二十册长度的话本都不算多,那种二十册以上更长的话本很少,也很考较功底以及名气。
她想赚快话,自然要保稳,二十册的话本子已经是偏长了那就只用这个吧。
几天赚一百两,比写小故事还要爽。
听到不用翻倍价了,王悦也替田钰言高兴,当下就道:“肯定要的,到时来找表妹。”
说到这个,他又道:“琪儿刚绣完一幅梅花图,我也带过来了,放到方家一起?”
他是担心萝表妹今儿来看月母子,并没有带收绣品的钱,放到方家绣品一起交货也是可以的。
王悦还不知道方家已经改成衣作坊不绣花了。
叶青萝在腰间掏出一个荷包,摸出一个银锭子递过去,道:“我现在收了吧,等方家一起就耽搁时间了,你过来一趟也不容易。”
王悦见状也没拒绝,当下伸手接过那个小银锭,转身在旁边放书的杌子上拿出压在书下的一只小布包袱。
田玉钰原来家里是开绣庄的,她打小擅长绣梅花,绣工自然比村妇们更好。
叶青萝没让她绣自己提供的图样,而是让她绣自己最擅长的,且当初裁出的绣面也要大一些。
适合做炕屏。
完成绣品的时间也要长一点,这幅是第三幅。
叶青萝没说现在不收绣品的事情,只道:“让田家姐姐也要注意休息,绣花可比我写字更累眼睛。”
王悦忙道:“我和她说了,年内不绣了,如今她新家也不缺钱吃饭了,过年还能裁新衣,当歇也得歇的。”
“可她说,当初裁的绣面还有一幅,想要绣完等正月里我来走亲戚时再交货,还要裁新的绣面回去。”
叶青萝想到田家的情况,就道:“等过两天我去镇上时就再裁些绣面,等正月里带过来。”
“你让她不用急着交货,攒着交货也是可以的,你哪天方便过来了顺路带过来便是。”
王悦笑道:“是这个理儿,回去我和她说,让她也歇两天安心过年,年后我肯定还要来还书的。”
他也要参加四月的院试,在那之前当然也是勤奋读书了。
基础书从小读到大早就熟读熟背了,现在都是积累阅读量,博览群书增加见闻见解。
叶青萝将放绣品的小布包拿在手中,朝那堆书看了看就想还放回去,叶青彦见状便伸手接了过去,道:“我把书放回车厢去。”
来时一筐腊鱼腊肉、一只鸡篓、还有一筐红豆糕,这都是不能把筐再拿回来的,总不好叫人家腾出来。
装小衣裳和布料的包袱当然也是一样,都在张雪屋里了。
因此,叶青彦将那小布包还夹在一堆书里,再抱起那摞书就出去了。
堂屋里只剩下王悦和叶青萝,不过他们还没说话,外头就走进来几个妇人。
叶青萝扭头一看,连忙起身上前两步福了福,笑道:“表姑好。”
“萝丫头好呀。”表姑笑眯眯地上前拉着叶青萝,和初见时那般又是一番打量,眼中笑意更浓。
“刚才还和你娘说起你呢,上回是表姑冒失,表姑给你赔不是了呀。”
叶青萝表情有些茫然,上回冒失?
表姑见她似乎没想起来原由也不解释,转过话题拉着她往火盆那边走去。
“你悦表哥过了年要订亲,表姑邀请你来王家做客哟,你还没去过柳林镇吧?到表姑家住几天多逛逛?”
叶青萝这才恍然,原来是为当初想给她和悦表哥乱点鸳鸯谱的事赔礼呀。
不过悦表哥和田家姐姐终于能定亲了,叶青萝忙笑道:“到时我肯定会去做客的。”
随后又看向王悦笑道:“提前恭喜悦表哥了!”
王悦不好意思地笑着,朝叶青萝抱拳一礼,一切尽在不言中。
叶刘氏见这边寒暄差不多了连忙上前,介绍了张雪的娘:“这是你表嫂的娘,你要叫张伯娘。”
叶青萝连忙笑着喊人:“张伯娘好。”
“好、好,真是个懂事丫头!”张家娘连忙笑道。
张家娘过来的时候,叶青萝已经去厨房了,并没有见到,但叶青萝的大名早就传遍方家村了。
上回大舅爷爷寿宴时就有很多人打量她,只是见她年纪小一直跟着方明娟她们玩耍,并没有冒然上前说话,怕吓着孩子。
因而,很多人已经在那天见过她、知道她是谁了,但叶青萝却并不怎么认识方家村的人。
随后在方家村收绣品,善绣妇人集中在二舅爷爷家那边绣花,绣完就能拿钱这么好的事也让叶青萝在方家村又赚了一把名声。
上月赶在下雪前建成衣作坊,能招更多人进作坊干活儿,三十文一天的工钱,无疑是轰动了整个村子。
这么好的事也能落到各家头上,只要不是纯坏、不是得罪过方家的人都有希望进作坊,谁家不高兴?
张雪的两个嫂子也在名单中,带孩子和家里事儿都交给了张家娘,上头也还有个老太太能搭把手。
因而,张家娘也是知道叶青萝出去逛了一圈儿回来了,才跟着表姑和叶刘氏一起过来堂屋的。
这么有福的丫头,多亲近亲近总是好的。
寒暄过后,表姑招呼大家坐下烤火,王悦连忙起身让出位置,叶青萝也没有再坐回去。
表姑快人快语,三个妇人聊得很是热闹。
王悦朝叶青萝看了一眼,便悄悄出了堂屋。
叶青萝见二堂哥放书去了没回来,便出声道:“娘,我去外头找明娟玩儿去了。”
“去吧,别冻着了。”叶刘氏忙道。
闺女知道玩耍是好事儿,就是平日里过于沉稳,又是读过书的,和村里丫头也玩耍不到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