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树的宁静并未持续多久。第二天一早,郑开叶就接到了省委书记周启明的电话。
“开叶,c县的事情我听说了,你处理得及时,也很稳妥。”周启明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不过,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石不牢,地动山摇啊,你上次暗访回来提交的内参,我看得很仔细,里面提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我考虑,开年之后,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为期半年的‘强基固本’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这件事,你来牵头抓总,怎么样?”
郑开叶心中一凛,知道这是省委书记对他的高度信任,也是将一副千钧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这项工作涉及面广,触动利益深,难度极大,但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表态:“是,书记!我坚决服从省委决定!一定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力求实效,切实解决一些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
“好!我就知道你不会退缩。”周启明满意道,“具体方案,你牵头研究,尽快提交省委常委会审议,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解决问题,又不能搞‘一刀切’,要保护好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明白,书记,我会把握好分寸。”
挂了电话,郑开叶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c县的事件,成了一个导火索,引爆了省委主要领导对基层治理问题的深层忧虑,也让他站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前沿。
他立刻叫来周启,开始布置任务:“立刻收集整理近年来关于基层治理的所有调研报告、问题反馈、先进经验,通知政研室、发改委、政法委、组织部、纪委监委等相关单位,准备成立‘强基固本’行动方案起草专班,明天就开第一次筹备会!”
“是,省长!”周启迅速记录,立刻出去安排。
郑开叶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省城的景象,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繁华。但这繁华之下,像c县这样的角落,那些未被阳光充分照耀的地方,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如何让发展的阳光雨露惠及每一个角落,如何让公平正义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这是他,作为一个省级领导干部,必须直面和回答的时代考题。
省委书记周启明的电话如同一道明确的指令,将“强基固本”这项沉甸甸的任务正式交到了郑开叶手中。挂断电话,郑开叶站在办公室窗前,眺望着沐浴在冬日阳光下的城市轮廓,目光深邃而坚定。他深知,这项任务远非一次简单的专项行动,而是触及d省发展根基、关乎长治久安的系统工程,其复杂性和挑战性,甚至超过推动一个百亿级的产业项目。
c县的恶性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是基层治理痼疾的一次剧烈爆发,真正的难题在于水面之下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僵化滞后的思维模式、以及在某些领域可能存在的“软抵抗”, 优化营商环境,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发文件、开大会的层面,必须直击痛点,刀刃向内,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周启,”郑开叶转身,语气果断,“立刻通知省政府办公厅、政研室、发改委、政法委、组织部、纪委监委、宣传部、营商环境专班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小时后,第一会议室召开‘强基固本’专项行动紧急筹备会,要求各部门携带近年来所有关于基层治理、营商环境、作风建设相关的调研报告、问题清单、典型案例和建议方案。”
“是,省长!”周启感受到郑开叶语气中的凝重和决心,立刻转身去落实。
一小时后,省政府第一会议室气氛严肃,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已到位,他们或多或少都听说了c县的事情,也预感到了省委必将有所动作,但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而且是由刚刚履新常务副省长不久的郑开叶亲自挂帅。
郑开叶步入会议室,没有寒暄,直接落座主位,开门见山:“同志们,时间紧迫,客套话就不说了,c县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但这绝不是孤立的个案!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一些地方基层治理的薄弱、市场秩序的混乱、以及部分干部的不作为、乱作为甚至胡作为!”
他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敲打在与会者的心上。“省委周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决定在全省开展‘强基固本’专项行动,并要求由我们牵头拿出方案。今天这个会,就是行动的起点。我们要做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来一次全省范围的‘深度体检’和‘刮骨疗毒’!”
他环视全场,目光锐利:“目标很明确: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原则是:问题导向、靶向施策、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现在,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谈问题、谈思路、谈建议,要干货,不要穿靴戴帽。”
郑开叶的开场白定下了基调,会议迅速进入实质阶段。
省政法委的同志首先发言,结合近期治安案件和信访数据,指出了基层执法司法中存在的不规范、不透明、选择性执法以及“软暴力”等问题,特别强调了一些地方“砂霸”、“石霸”、“市霸”等形形色色的“地方势力”对市场秩序的干扰。
省纪委监委的同志则重点剖析了作风建设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以及“中梗阻”、“微腐败”问题,提供了部分涉及利用行政审批、市场监管职权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典型案例,直言一些基层单位的“潜规则”积弊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