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刘丽丽。刘丽丽听了,先是担心:“啊?会不会得罪人啊?以后会不会给你小鞋穿?”
魏元摇摇头:“得罪也得得罪,这种口子不能开,开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以后就说不清了,郑省长最讨厌的就是身边人打着他的旗号办事。”
刘丽丽想了想,点点头:“你说得对,咱们不图那些歪的邪的,就本本分分干好工作,过好日子就行,大不了就不升官了呗,现在这样也挺好。”
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让魏元倍感欣慰,他越发觉得,自己选择留下,守护这份平凡的幸福,是正确的。
然而,现实的考验并未结束,几天后,管委会内部流传起一个小道消息:省里有意从省直机关或各地市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交流任职,其中可能有到产业园任职的岗位,有人私下议论,说魏元主任可惜了,要是当初跟着郑省长去了省里,以郑省长现在的地位,未来给他解决个正处甚至副厅都有可能,现在留在园区,虽然解决了副处,但发展空间似乎一眼能看到头了,毕竟园区的天花板相对较低。
这些话,多多少少传到了魏元耳朵里,说心里毫无波澜是假的,毕竟他也是个有事业心的年轻人。
夜深人静时,他偶尔也会拿出和周启的合影看看,想想如果自己当初选择了另一条路,现在会是什么光景?但他看看身边熟睡的刘丽丽,看看这个充满两人心血的小家,又会迅速打消那些念头,人生没有如果,每一种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另一种可能,既然选择了家庭和安稳,就要接受随之而来的一切。
他把这些思绪压在心里,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将园区的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他的能力和工作态度,刘子明主任和管委会其他同事都看在眼里,对他这个“空降”下来的前秘书,也从最初的观望变成了真正的认可。
转机发生在一个傍晚,魏元加班到很晚,正准备离开办公室,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他铭记于心的号码——郑开叶省长的私人手机号。
魏元的心猛地一跳,赶紧接通:“省长!”
电话那头传来郑开叶沉稳而温和的声音:“魏元,下班了吗?”
“刚准备走。省长,您有什么指示?”魏元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
“没什么指示,刚开完会,想到你了,打个电话问问。”郑开叶的语气很随意,像是在拉家常,“怎么样?在管委会还适应吗?听说刘子明同志对你评价很高啊。”
听到老领导的关心,魏元心里一暖:“谢谢省长关心!我挺好的,刘主任和同事们都很照顾我,工作也慢慢上手了。”
“嗯,适应就好,园区工作专业性强,沉下心来能学到很多东西。”郑开叶顿了顿,声音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难处?或者……有没有人因为我的关系,去找你办一些不合规矩的事?”
魏元愣了一下,立刻明白郑省长虽然日理万机,但对下面的情况洞若观火,甚至可能听到了某些风声,他连忙回答:“省长您放心!我一切都好。确实有人想通过我打听些消息或者牵线,但我都按规矩拒绝了,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绝不会给您添麻烦!”
“好!做得对!”郑开叶的声音带着赞许,“魏元啊,你能这样想,这样做,我很高兴,记住,无论在哪里,干什么工作,腰杆挺直,守住底线,凭本事吃饭,这是最重要的,不要怕得罪人,也不要觉得留在园区就屈才了,那个全固态电池产业园,是国家的战略项目,是d省未来的经济增长极,在那里踏踏实实干,同样大有可为,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老领导的话语,如同定海神针,瞬间消除了魏元心中残存的那点迷茫和失落。
“是!省长,我记住了!我一定好好干,绝不辜负您的教诲!”
“嗯,好好干,对了,”郑开叶像是忽然想起,“下个月你婚礼,我可能抽不出时间亲自去了,提前祝你们新婚快乐,白头偕老,周启会代表我过去一趟。”
魏元顿时受宠若惊:“省长!您工作那么忙,还惦记着我的小事……这怎么敢当……”
“这怎么是小事?成家立业是人生大事。”郑开叶笑了笑,“好了,不耽误你下班了,以后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困难,或者有什么想法,还是可以给我打电话。”
郑开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位曾经的秘书,青大的学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就像自己年少进入青大被学哥学姐们照顾一样,也想好好栽培他,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强求不得,只能尊重。
“谢谢省长!谢谢您!”魏元的声音有些哽咽。
挂断电话,魏元站在办公室里,久久无法平静,郑省长的这个电话,看似平常,却在他内心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不仅仅是一次关心和问候,更是一种认可、一种鼓励、一种无形的支撑。领导没有忘记他,并且肯定了他的选择和坚持。
这一刻,所有的落差感、所有的犹豫彷徨,都烟消云散,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道路:留在产业园,扎根于此,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在这个国家战略项目平台上,真正做出一番事业来,这不仅仅是为了安稳的生活,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负郑省长的期望,也不负自己的初心。
他拿起手机,给刘丽丽发了条微信:“丽丽,下班了吗?等我,马上回来,突然很想你,很想我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