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衔接过渡之际,郑开叶接到了师兄栗立峰的电话。
其时,郑开叶正在批阅一份关于全省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的报告,手机屏幕上显示出“栗立峰师兄”的备注,他微微一愣,师兄退居二线后,深居简出,很少主动联系,尤其是工作时间。
“师兄?”郑开叶接通电话,语气带着敬意和一丝询问。
“开叶啊,没打扰你吧?”电话那头传来栗立峰温和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带着长辈特有的关切,“听说你履新常务了?担子更重了,可喜可贺啊!”
“谢谢师兄关心,刚接手,千头万绪,正在努力学习适应。”郑开叶谦逊地回答,心中揣测着师兄来电的意图,绝不仅仅是祝贺那么简单。
“嗯,d省是经济大省,常务这副担子不好挑,但以你的能力,肯定没问题。”栗立峰先是肯定了一句,随即话锋自然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和请托,“开叶啊,给你打这个电话,一是道贺,二来呢,也是有点私事,或者说,是家事,想跟你念叨念叨。”
“师兄您请讲,跟我还客气什么。”郑开叶心中了然,静待下文。
“是栗阳的事。”栗立峰叹了口气,“这孩子,在部里机关待了这么多年,眼看着也快到槛了,一直没下去历练过,我心里总是不踏实,上次在学校碰到你们,回来就没少跟我念叨,说开叶叔在地方干得风生水起,那才是真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言语里啊,满是羡慕,也想下去实实在在干点事。”
郑开叶想起开学日那个沉稳干练的栗阳,确实是个好苗子,只是缺乏基层淬炼。
“栗阳正当年富力强,有想法是好事,部委经历是高度,基层经验是厚度,两者结合,才能走得更稳更远。”郑开叶附和道,心中已隐约猜到师兄的打算。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栗立峰接话,“所以呢,我这退了休的老头子,也就豁出这张老脸,在首都找了找过去的老领导、老同事,算是为孩子的前程铺铺路、说说话,那边呢,倒也给面子,原则上同意让栗阳下去锻炼锻炼,解决一下基层经历的问题。”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一些,显得更为推心置腹:“这去向呢,有几个选择,但我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去你刚离开的济州最合适,一来,济州现在是d省乃至全国的发展热点,平台好,机会多;二来,郭鹏同志刚接任书记,政府主官空缺,正好需要一位得力干将搭班子;这三来嘛……”
栗立峰的声音充满了恳切:“开叶,有你在一旁看着、指点着,我这心里最踏实,栗阳这孩子,理论水平、政策素养是有的,但缺乏地方工作的实际经验,尤其是处理复杂局面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需要有个信得过、又能镇得住的长辈带一带,你虽然比他年轻几岁,但你的能力和威望,他是真心佩服的,你去济州当市长,他去给你当副市长,这关系有点拧巴,现在你高升了,他去接郭鹏的班当市长,你在省里又能照应到,这是最理想的安排,你看……”
话说到这个份上,意图已经非常明确,栗立峰动用老关系,为儿子栗阳争取到了下放锻炼并担任重要职务的机会,目标直指济州市市长一职,并且希望得到郑开叶的支持和后续的关照。
郑开叶迅速在脑中权衡着,从私人感情上讲,栗立峰对他恩重如山,这个忙自己于情于理应该帮,栗阳本人素质不错,有部委工作的宏观视野,若能补上地方实操这一课,未来可期,但从工作角度,济州市市长位置极其关键,需要的是能够立刻上手、独当一面,尤其是能配合好郭鹏,保持济州发展势头的强将,栗阳缺乏基层经验,骤然主政如此重要的经济大市,能否胜任?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郭鹏会怎么想?济州的干部们会怎么看?这无疑是一个带有一定风险的安排。
然而,师兄话已出口,背后的运作恐怕也已到了相当程度,有自己在这里坐镇,想来也是问题不大。
“师兄,”郑开叶沉吟片刻,语气沉稳地回应,“您为栗阳考虑得深远,这是好事,栗阳的能力我是知道的,如果能到地方特别是像济州这样的重要城市锻炼,对他的成长确实大有裨益,济州目前市长空缺,也确实需要一位有视野、有闯劲的同志去和郭鹏同志搭班子。”
他先给予了积极的回应,肯定了这件事的积极意义,让电话那头的栗立峰稍稍松了口气。
但郑开叶话锋一转,显得非常客观和负责:“不过,师兄,您也知道,地方工作,尤其是政府工作,千头万绪,和发展改革委机关的工作节奏、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很多事情需要当场拍板,直接面对基层矛盾和群众诉求,济州现在正处于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关键期,容不得半点闪失,栗阳过去没有地方主政经验,一下子担任市长,挑战不小,压力会非常大,这一点,您和栗阳都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这个我明白,我也反复跟他强调了。”栗立峰连忙说,“就是要让他去吃苦、去碰硬、去增长真本事!不能总在机关里纸上谈兵。有压力是好事,年轻人就得压担子才能成长。开叶,你放心,栗阳绝不是去镀金的,他是真心想做事、能吃苦的,只要你能在省里多指导、多提醒,郭鹏同志能多帮助、多包容,我相信他能很快进入角色,不会给你和济州的工作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