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煜昌苦笑一下,何止是压力大,他将会议上刘建国那番毫不留情、限时定责的指示,以及随后宣布的发改委副主任孙连城增补为副组长的决定,详细地向父亲叙述了一遍,没有隐瞒自己的担忧和感受到的掣肘。
“……这位孙连城,人还没到,审计核查的电话就先到了,作风极其强硬,眼里只有程序和规则,油盐不进,他这一来,项目办公室怕是再无宁日了,以前和郑开叶再怎么争,好歹还在一个框架内,各有空间,现在多了这么一位手持尚方宝剑、专门‘找茬’的钦差大臣,很多事情的推进恐怕会难上加难。”朱煜昌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颓废感。
朱老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藤椅的扶手,直到儿子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充满阅历的智慧:“孙连城……这个人,我知道。”
朱煜昌立刻集中了精神,倾身聆听,父亲虽然退下多年,但其信息渠道和识人眼光,依旧精准得可怕。
“他是从基层计划口一步步干上来的,年轻时在地方计委,就以精明、严谨、甚至有些刻板着称,后来调到国家审计委,再到直辖市纪委书记、再到发改委,历经多个关键岗位,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一是对数字极其敏感,对流程有着近乎偏执的坚持;二是背景硬,行事大胆,得罪过不少人,但也确实干成过几件别人不敢干的事,所以才能在这个年纪坐到这个位置。”朱老评价道,语气客观,不带褒贬。
“他这次下来,明面上是加强监管协调,实则是最高层对项目投入巨大的一种风险控制,也是对你们前期工作的一种……不放心。”朱老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建国抓总提速,孙连城盯防风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是常见的驾驭之术,至于郑开叶和你……”朱老看了儿子一眼,“你们是冲在一线的将,既要能打胜仗,又要能互相牵制。”
朱煜昌默然,父亲的剖析让他对上面的意图有了更深的理解,但也感到更加无力,在这种格局下,个人能力的发挥空间似乎被压缩了。
“觉得束手束脚了?”朱老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
“有点。”朱煜昌坦诚道,“感觉做什么都有一双眼睛盯着,动不动就踩线,效率何从谈起?”
“煜昌啊,”朱老轻轻叹了口气,语重心长,“你从小到大,太顺了,想要的资源,总能想办法拿到;想做的事,总能找到路径推动,这是你的优势,但也可能成为你的盲点,你习惯了走快车道,习惯了借力打力,习惯了在规则边缘游走达成目标,这在你过去的岗位上,或许行得通,但现在,在这个举国瞩目的项目上,在这个‘三足鼎立’的新局里,你那一套,未必还是最有效的。”
朱煜昌怔住了,父亲很少如此直接地批评他的行事风格。
“孙连城这样的人,看似是你的绊脚石,但换个角度看,何尝不是你的磨刀石?”朱老目光深邃,“他的严格,他的挑剔,正是在逼着你把每一步都想得更周全,把每一个方案都做得更扎实,把每一分钱都花得更明白!这难道不是对项目负责?难道不是对国家的投入负责?”
“如果你能经得起他那种苛刻的检验,如果你的方案在那种吹毛求疵的审视下依然无懈可击,那才证明你是真正站得住脚的!那才是真正的本事!而不是总想着靠关系、靠资源去走捷径!”朱老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你要学会和这种人共事,甚至要学会利用他的严格来倒逼自己、倒逼团队提升!这才是大将之风!”
父亲的话如同重锤,敲在朱煜昌的心上,让他有瞬间的懵然,但旋即,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渐渐升起,他一直视孙连城为麻烦和障碍,却从未想过可以将其转化为一种压力和动力机制。
“至于郑开叶,”朱老继续道,“我上次就跟你说过,不要总想着压过他,他的长处在于稳,在于根基打得牢,孙连城的到来,或许对他也是一种制约,但同样也可能凸显出他那种做事风格的优势,你们之间的竞争,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和表面化了,会变得更复杂,更考验内功和智慧。”
“未来的局面,不再是双雄争霸,而是三足鼎立,刘要结果,孙要规矩,郑要根基,你要效率。”朱老精辟地总结道,“如何在这四种甚至更多的力量之间找到平衡点,找到最大公约数,推动项目实质性地向前走,这才是对你真正的考验,要学会借力,包括借孙连城的力,去规范流程、堵住漏洞;也要学会合力,在某些方面,或许你和郑开叶的利益是一致的,比如共同应对过于严苛的审查,或者共同争取更灵活的政策空间。”
朱煜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父亲的话为他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他不再将新格局仅仅视为束缚,而是开始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和挑战,他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和策略。
“我明白了,爸。”良久,朱煜昌抬起头,眼神中的焦躁和挫败感褪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沉静和深思熟虑的光芒,“我知道该怎么调整了。”
朱老满意地点点头:“能想明白就好,记住,位置越高,面对的约束就越多,真正的能力不是摆脱约束,而是在约束下依然能跳舞,甚至跳得更好。”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风风火火地闯进了暖房,带着年轻人的活力和一丝莽撞:“爷爷!您孙子来啦!”来者正是朱煜昌的儿子朱明轩,他放寒假在家,穿着一身运动服,额头上还带着细微的汗珠,像是刚运动完。
朱明轩看到父亲,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爸!您回来了!怎么也没提前说一声!”
朱煜昌看着儿子,脸上的严肃表情柔和了许多:“临时决定的,明天就走,你怎么样?假期没光顾着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