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立峰语气认真起来,说:“开叶啊,d省这边的情况,跟花都不太一样。这边的官场关系网挺复杂的,盘根错节,水也深。你这次过去,虽然是猛龙过江,但也要讲究点方法。刚开始一定得沉住气,先把情况摸清楚,别急着烧那三把火。
郑开叶连连点头:“师兄你说得对,这些提醒太重要了,我记住了,前期肯定以调研熟悉为主,稳扎稳打,团结第一。”
“嗯,”栗立峰又补充道,“济州历史文化底蕴是厚,但这些年发展速度跟南方同类城市比,确实慢了点,下面的干部和群众里头,可能有些着急,或者有点失落,你去了,既要带去新风气、新思路,也得尊重当地的传统和大家的感情。破和立之间的平衡要把握好。”
师兄弟俩就这么聊了快半个钟头,栗立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都说了出来,郑开叶觉得收获颇大。
挂了电话,郑开叶静下心来,闭上眼,用他那AI大脑快速搜索起关于d省和济州的各类信息——从政府报告、统计数据到学术文章,连抖乐上d省官方账号和底下网友评论都没放过。信息哗哗地过,被迅速整理归类,他想在去之前,对那边有个更立体、更直观的了解。
下午,正式的任职通知就送到了郑开叶手里。
几乎同时,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了出来。
这下可算炸开锅了!虽然之前早有传言,但真确认了,还是引起了巨大轰动。
各种分析文章瞬间刷屏,期待、质疑、观望、祝福……什么声音都有。
郑开叶以前的政绩、年龄、背景,甚至连在花都万人送别的画面又被翻出来热传,他走的每一步,都注定被放在聚光灯下,甚至是被放大镜仔细盯着。
郑开叶自己倒没太多工夫理会外面的热闹。
他按组织程序,开始紧锣密鼓地做赴任前的准备:去相关部委报到、谈话,听取指示;跟即将离任的济州老书记沟通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密集地约见、拜访那些熟悉d省情况的老领导、专家学者,甚至一些有名的d省籍企业家,虚心请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他的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动能转换、海洋经济、齐鲁文化、济州都市圈、干部思想状态、民营企业活力、营商环境痛点……思路慢慢清楚起来,重点也越来越明确。
赴任前一晚,郑开叶推掉了所有送行饭局,安心在家陪老婆孩子吃了顿饭,桌上,既有即将分开的不舍,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郑安民也从莫斯科回来了,饭后,他看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开叶,这次去d省,跟花都不一样,花都是破局开路,可以放开手脚干;d省是攻坚深化,更需要智慧和韧性,主持一个地方的工作,尤其要把握好‘势’和‘度’。
“爸,我记住,把握势度,慎始敬终。”郑开叶认真地回答。
夜里,郑开叶又和林姿细细商量了家里的事。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郑开叶就告别了父母、妻子和孩子,行李很简单,就一个行李箱,外加一个塞满了书和文件的公文包,他没惊动什么人,直奔机场,那里,一架普通的民航客机正等着载着他飞向齐鲁大地,飞向新的战场。
飞机爬升,穿过云层,郑开叶透过窗户,看着下面越来越小的城市轮廓,目光坚定而平静。
花都已经成为过去,功过对错,留给别人去说吧。
济州就在前面,是成是败,都得靠现在去拼。
他知道,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征程,已经开始了,肩上担子重若千钧,而他,只能怀着敬畏之心去上任,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去解决问题,以赤子之心为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服务。
任命一公布,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大石头,在d省省,尤其是济州市的政坛,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济州市的常委们,还有各局委的一把手们,心里都各自琢磨开了,重新掂量着自己的位置和今后的路子。
消息传来那天下午,济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鹏,正听财政局汇报下半年预算调整的事儿,秘书轻手轻脚进来,把一份机要文件放在他桌上,郭鹏瞥了一眼,眼神顿了一下,脸上却没露什么,只是抬手让财政局长先停停。
他拿起文件快速扫了一遍,尽管早有准备,但“郑开叶”三个字和后面紧跟着的“市委书记”职务,还是让他心里咯噔一下,微微沉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