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年轻、低调、却深得郑开叶信任的“花都市第一大秘”,瞬间成了某些人眼中新的“突破口”。
在他们看来,李阳虽然职位不高(正科级),但位置关键,是离郑开叶最近的人,掌握着市长的日程、喜好、甚至情绪。
如果能“拿下”李阳,哪怕只是让他递句话、提个醒,或者在某个关键节点“美言几句”,都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是,一场针对李阳的、更为隐秘也更为用心的“围猎”,悄然拉开了序幕。
其手段之多样、用心之良苦,远超李阳的想象。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繁华区那位副区长钱跃进。
他深谙“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他没有直接找李阳谈职务,而是通过一位与李阳同乡(钱跃进费尽心思打听到的)的市府办老科长,以“老乡聚聚”的名义,组了个小饭局。
饭局上,钱跃进表现得热情而自然,绝口不提工作,只谈乡情,回忆花都老城区的变迁,关心李阳的个人生活(得知李阳孤身一人后,更是唏嘘不已,连声说“不容易”),临别时,他“不经意”地塞给李阳一张某高端私人会所的健身卡。
“小李啊,你们当秘书的,天天坐着,颈椎腰椎都容易出问题,这个会所环境好,器械专业,离市府也不远,有空去活动活动,就当是老乡的一点心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钱跃进笑容可掬,语气真诚,仿佛真是出于对晚辈健康的关心。
李阳看着那张制作精美、显然价值不菲的健身卡,心中警铃大作,他微笑着,却坚定地将卡推了回去。
“钱区长,谢谢您关心!心意我领了,不过市长要求严格,我们工作人员不能收受任何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和会员卡,我自己在单位健身房跑跑步就挺好。”
钱跃进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
“哎呀,你看我,考虑不周了!对对对,纪律要紧!那下次有空,咱们纯老乡聚聚,不带这些虚的!”
他打着哈哈收回了卡,但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古城区文化旅游局局长孙丽娜则走了“才情路线”。
她打听到李阳喜欢看书(这是事实,李阳闲暇时确实爱泡图书馆),便精心挑选了一套限量版、装帧极其考究的《花都地方志丛书》,并附上了一张自己手写的便签。
“李阳秘书惠存:知君雅好文史,此套丛书乃我区整理多年之精华,史料详实,图文并茂,或可助君了解花都文脉,亦为工作之余添一闲趣。区区心意,万勿推辞,丽娜敬上。”
书送到李阳桌上时,他确实眼前一亮,这套书的价值和用心,他一眼就看得出来,翻看那娟秀的便签,孙丽娜的“才情”也跃然纸上,这比直接的金钱和购物卡,高明太多了,几乎让人难以拒绝。
李阳摩挲着精美的书封,内心挣扎了片刻。最终,他还是拿起内线电话,打给了市纪委负责廉政工作的同志。
“您好,我是李阳,这里有别人送的一套《花都地方志丛书》,价值较高,我个人不便收受,请问是按规定登记上交,还是退还给本人?”
纪委同志了解情况后,建议退还并做好记录,李阳亲自给孙丽娜打了个电话,语气礼貌而疏离。
“孙局长,您好,您送的书我收到了,非常感谢您的心意,不过这套书太贵重了,而且涉及工作相关领域,我实在不便收下,我已经安排人给您送回去,再次感谢您的雅意。”
他巧妙地强调了“工作相关领域”,堵死了孙丽娜后续的说辞。
电话那头,孙丽娜精心准备的笑容僵在脸上,半晌才挤出一句。
“李秘书……真是……太讲原则了。”
放下电话,她气恼地将手中的茶杯重重顿在桌上。
最让李阳感到棘手甚至有些心酸的,是来自宁安市代市长高启明的“暖心路线”。
高启明的妻子刘梅,是个极其善于交际的女人,她不知从哪里得知了李阳孤苦的身世(父母早亡,奶奶抚养长大,如今孑然一身),竟直接带着一个厚厚的、鼓鼓囊囊的牛皮纸信封,找到了李阳在市府宿舍楼下!
“小李秘书!”刘梅笑容满面,带着一种长辈般的亲热,“早就听老高提起你,年轻有为,郑市长最信任的左膀右臂!今天阿姨路过,顺道来看看你。”
李阳猝不及防,只能礼貌地将她请进自己那间极其简陋的单身宿舍,刘梅环顾四周,看到房间里除了书就是文件,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立刻眼圈泛红,声音哽咽。
“唉,好孩子,真是苦了你了!一个人在外打拼,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听阿姨一句劝,该成个家了!这一个人,日子怎么过啊!”
说着,她不由分说地将那个厚厚的信封塞进李阳手里,紧紧握住。
“拿着!这是阿姨和你高叔叔的一点心意!就当是长辈给晚辈的见面礼,买点营养品,添几件像样的衣服!你父母走得早,以后就把阿姨当亲人!在花都,有什么难处,尽管跟阿姨说!你高叔叔在宁安,大小也是个领导,总能帮衬点……”
信封的厚度和分量,让李阳的心猛地一沉,这绝不是普通的“见面礼”!刘梅的话语,更是精准地戳中了他内心最柔软也最孤独的角落,那份刻意营造的“家庭温暖”,像一张温柔的网,几乎要将他裹挟,有那么一瞬间,看着刘梅泛红的眼圈和紧握的手,李阳感到一阵恍惚和脆弱。
然而就在这一刹那间,奶奶那历经岁月沧桑、布满皱纹的面容却如同电影画面一般,在他的脑海中迅速闪现。奶奶的每一道皱纹似乎都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但她那始终坚定而慈祥的目光,却一直传递着对他的关爱和期望。
奶奶常常教导他:“人穷志不能短”,这句话如同晨钟暮鼓一般,在他耳边回荡,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不能失去自己的骨气和尊严。
还有那句“要堂堂正正做人”,更是奶奶对他的殷切嘱托,让他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光明磊落。
这些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润泽着他的心田,使他在迷茫中突然找到了方向。
他猛地清醒过来,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从混沌中拽出。
这股力量源自他内心深处对奶奶的敬爱和对奶奶教诲的铭记,它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让他重新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