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产业战线:宁安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区一期开园迎客,预约爆满!良宜智慧生态农业园首批‘稻鸭鱼’生态米,以高于市场均价三倍的价格,登陆花国一线城市所有高端商超,供不应求!重明绿色食品精深加工集群产值增长98%!” 李卫国、陈丰收的名字和丰收的田野、游客的笑脸一同呈现。
“‘芯火工匠’计划引进海外顶尖芯片人才47名!全市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轮训覆盖率100%,平均薪资提升28%!” 周晓慧的声音带着欣慰。
“智慧城市二期全域覆盖!城市拥堵指数再降22.5%!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零!” 林卫东的话语掷地有声。
“花都国际物流集团整合完成,渡口港效率再提升25%!” 孙正刚的报告简短有力。
“花都的声音……”郑开叶的声音略微提高,屏幕上出现了星海湖畔灯火璀璨、人山人海的音乐节现场,许漾在舞台上纵情高歌《光启花都》,台下是数万观众挥舞的荧光棒汇成的海洋,“《光启花都》全球播放量破十亿!‘花都新生音乐节’永久会址主体结构,提前三天封顶!音乐,已成为花都链接世界的情感纽带!”
最后,所有令人热血沸腾的数据如同百川归海,汇聚成那根擎天巨柱般的总指标——107.3%!整个会场沸腾了!掌声、惊叹声、甚至激动的哽咽声交织在一起。
郑开叶站在如潮的掌声与闪光灯中,目光越过沸腾的人群,投向窗外。
那里,“芯火”的灯火在暮色中如同不灭的星辰,陆港的轨道延伸向不可知的远方。他知道,这百日辉煌,只是一个更宏大篇章的序幕。
风暴或许暂时平息,但暗礁仍在,前路漫长。
他手中无剑,唯有民心如铁,信念如钢。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万家灯火、这城市跳动的脉搏,都吸入胸中,化作继续前行的无尽力量。
花都市政府大楼顶层那场宣告“百日攻坚”辉煌胜利的掌声,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花都官场。
107.3%的惊人增长,不仅镌刻在史册上,更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将无数双眼睛牢牢吸附在了郑开叶身上。
风暴眼,从未真正平静。
郑开叶很清楚,“百日攻坚”是摧枯拉朽的破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果。
但花都这艘巨轮要真正行稳致远,靠的是遍布七区六县(两个自治县、一个代管市)的精密齿轮——那些主政一方的书记、县长们。
他们才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发展成果能否惠及千万百姓的关键节点。
繁华区、古城区、渡口区、西业区、东良区、程共区、津宁区,七个城区如同七颗明珠,承载着花都的核心引擎和现代风貌。
民富县、良宜县、重明县,两个自治县(苍云、白水)以及代管的宁安市,则构成了花都辽阔的腹地和特色资源宝库。
这些区县的一二把手位置,即将迎来一轮大范围的调整。
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郑开叶的办公室,从“百日攻坚”结束后的第二天起,就笼罩在一股无形的暗流之中。
秘书李阳的眉头越皱越紧,他的工作记录本上,密密麻麻排满了各种“汇报工作”、“请示问题”、“表达敬意”的预约名单,其中夹杂着大量陌生的名字和似曾相识的引荐关系。
第一个直接撞上枪口的,是民富县常务副县长李德发。
此人五十出头,在县里经营多年,人脉深厚,自认资历足够,觊觎县长之位已久。
他通过一个早年与郑安民有过生意往来的“老关系”,辗转递上了话,希望能“当面汇报工作”。
李阳按照郑开叶的要求,安排了一个非工作时间段的简短会面。
李德发提着一个小巧但异常沉重的黑色公文包,满面红光地走进了市长办公室。
“郑市长!恭喜您啊!百日攻坚,惊天动地!我们民富县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对您佩服得五体投地!”李德发姿态放得很低,谄媚之情溢于言表。
郑开叶面色平静,请他坐下:“李副县长,民富县百日攻坚期间,在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电商物流结合方面,成绩不错,说说看,下一步有什么想法?对县里发展,特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上,有什么具体思路?”
李德发一愣,没想到郑开叶开门见山就问工作,准备好的奉承话卡在喉咙里。
他连忙定了定神,开始照本宣科地背诵县里发展规划的一些段落,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显然并未深入思考。
郑开叶耐心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锐利如刀,看得李德发后背渐渐渗出冷汗。
“嗯,规划是有的,但关键在于落实。”
郑开叶淡淡点评了一句,便不再言语。
李德发心里打鼓,觉得时机已到。
他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郑市长,您日理万机,为民操劳,我们基层干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县里一些有心的企业家,托我给您带点家乡的‘土特产’,略表心意,请您务必收下,补补身子。”
说着,他就要去开那个沉甸甸的公文包。
“李德发同志!”郑开叶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同惊雷在办公室炸响,“你这是什么行为?!把我郑开叶当成什么人了?!”
李德发吓得手一抖,公文包差点掉在地上,脸色瞬间惨白。
郑开叶站起身,目光如炬,直刺李德发:“‘百日攻坚’的成果,是花都上下几百万干部群众拼出来的!不是靠什么‘土特产’换来的!你身为常务副县长,不想着如何扎扎实实为百姓谋福利,反而琢磨这些歪门邪道!你的党性原则在哪里?你的为民初心在哪里?!”
“郑市长,我…我…”李德发语无伦次,浑身筛糠般颤抖。
“出去!”郑开叶指向门口,声音冰冷,“回去好好反省!再让我知道你搞这一套,就不是坐在这里谈话了!”
李德发如蒙大赦,又羞又臊,抓起公文包,几乎是连滚爬爬地逃离了市长办公室。
他带来的“土特产”——几个明清时期的古董,成了他仕途上最沉重的耻辱柱。
消息不胫而走,给那些想用金钱开道的人当头浇了一盆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