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步履生风,穿过空旷的走廊,李阳紧随其后,低声汇报着几个紧急事项的处理进展。
郑开叶目光沉静,大脑高速运转,对李阳的汇报只以最简短的“好”、“继续”、“盯紧”回应。
就在他即将踏入通往市长办公室的专属电梯时,口袋里的私人手机突兀地震动起来。
郑开叶脚步微顿,眉头下意识地蹙起,这个号码知道的人极少,若非急事,绝不会在他主持如此重要会议后立刻打来。
他示意李阳稍等,掏出手机,屏幕上跳动着三个字:李明泽。
李明泽,青大同窗四载的兄弟,某大企业的四公子,喜欢做慈善,大学没少蹭他的饭,后跟他一起成立枫旭慈善基金会,目前已经是国际上数一数二的慈善基金会,始终是他心底最信任、最放松的“铁磁”。
郑开叶深吸一口气,接通电话,将听筒贴近耳边,声音里那份指挥千军万马的冷硬瞬间融化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暖意:“喂,明泽?”
电话那头立刻传来李明泽标志性的大嗓门,带着点埋怨又带着热络:“哎哟我的郑大市长!总算接电话了!我还以为您日理万机,把兄弟我这号人从通讯录里彻底‘优化’掉了呢!”
郑开叶嘴角微扬:“少贫。刚开完会,什么事?火烧眉毛了?”
“火烧眉毛倒不至于,就是咱们青大经管学院的老伙计们,准备搞个小型聚会!就在下周末,沁元到时候你带着一起来,王胖子和粽子(张闻仲)我们现在就在一起,还有你的师哥师姐们,来不来就差你一句话了!”
李明泽的声音透着兴奋和不容拒绝。
“叶子,我知道你忙,忙得脚不沾地!但这么多年了!老同学没聚齐过了!这次说什么你也得给我挤两天时间出来!工作永远干不完,兄弟情分不能断!回来看看母校,看看兄弟们,也……喘口气!”
“聚会?下周末……”郑开叶下意识地计算着时间,“百日攻坚”的号角刚刚吹响,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绷紧的弓弦。他几乎要脱口而出拒绝。
电话那头的李明泽仿佛洞悉了他的犹豫,语气软了下来,带着恳切:“叶子,知道你肩上担子重,但人是铁饭是钢,弦绷得太紧会断的,就两天!来回路上算一天,就聚一天!兄弟们都想你了,尤其是粽子,念叨好几次了,说就数你郑开叶最出息,也数你……最让人心疼,闷头喝了不少,回来吧,就当给自己放个假,也给兄弟们一个沾沾‘市长大人’仙气的机会?”
郑开叶沉默了,毕业多年……那些在青大梧桐树下激辩、畅谈理想、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在宿舍里畅谈理想的青葱岁月,如同泛黄的老照片,带着温暖的毛边,猝不及防地撞进他此刻被政务填满的心房,是啊,快十年了。
一股强烈的思念和淡淡的愧疚涌上心头,他想到远在首都的父亲郑安民,母亲苏玉梅,还有……妻子林姿,以及那两个他几乎错过了所有重要成长时刻的小天使——夕林和林夕。龙凤胎出生在2018年8月20日,如今两岁多了。
两周岁生日,正值“息壤”捐国前夕的关键斡旋期,他只能在深夜通过视频,看着屏幕里孩子熟睡的脸庞,听着妻子温柔又带着一丝幽怨的细语。
那份对家庭的亏欠,深埋心底,此刻被老友的邀约轻轻触动,变得格外清晰。
“明泽……”郑开叶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让我想想,‘百日攻坚’刚启动,千头万绪……”
“哎呀我的市长大人!”李明泽在电话那头急得直跳脚,“就两天!天塌不下来!工作安排给得力的人嘛!你那个秘书,叫李阳是吧?看着就机灵能干!再不济,你就当微服私访,顺便回来看看郑叔苏姨,还有弟妹跟两个宝贝疙瘩!夕林和林夕都快不认识你这个爹了吧?我上个月去看叔叔阿姨,俩小家伙可机灵了,就是一提起你就闹着找爸爸……”
这话像根针,轻轻扎在郑开叶心上最柔软的地方,孩子闹着找自己……比任何繁重的政务都更让他感到沉重,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有了决断。
“好。”郑开叶吐出一个字,带着一种放下重担的释然,“下周末,我回去,沁元那我去说。”
“真的?!太好了!”李明泽的声音瞬间高了八度,兴奋之情几乎要冲破听筒,“我就知道!够兄弟!放心,保证给你安排得妥妥当当!绝对低调!不给你添麻烦!哈哈哈,首都见!郑叔苏姨知道你要回来,肯定乐坏了!”
挂断电话,郑开叶站在原地,握着手机,指尖仿佛还残留着老友话语带来的温度。
窗外,“芯火”工地的塔吊在暮色中勾勒出坚定的剪影。他转身,看向一直安静等候的李阳,眼神已恢复清明锐利,但那份属于“郑开叶”而非“郑市长”的温情尚未完全褪去。
“李阳,调整一下下周行程。”
“是,市长。”
“下周五下午到周日,空出来,我要回首都一趟,参加一个私人同学聚会,顺便回家看看。”
李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欣慰,立刻应道:“明白!我马上协调,重要会议和活动尽量避开这个时段,紧急文件我会整理好,路上或晚上您抽空处理,安保方面……”
“低调,一切从简。”郑开叶打断他,“家里那边,先别惊动太多人,另外,”他顿了顿,“帮我准备两份给孩子的礼物,夕林和林夕的,要……特别一点的,还有给老人和文老的伴手礼,花都本地的特色就好。”
“好的,市长,我亲自去办。”
工作安排妥当,郑开叶心中那份对家的思念如同破土的春芽,再也无法抑制。
他大步走向办公室,步伐似乎比刚才宣布“百日攻坚”时,更多了几分归心似箭的轻盈。
几天后,首都,郑家四合院内。
郑开叶的车悄无声息地停在门口,他推开车门,一眼就看到母亲苏玉梅正扶着门框张望,眼中是藏不住的期盼和喜悦,父亲郑安民虽坐在庭院藤椅上看报,但报纸明显许久没翻页了,眼神不时飘向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