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般的掌声在会议室响起,这掌声,是激动,是自豪,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郑开叶心潮澎湃,他知道,孙书记的肯定,是对黄县过去几年浴火重生、奋力拼搏的最高褒奖;而提出的要求,则是黄县未来攀登新高峰的明确指引,他代表县委县政府,郑重表态。
“请孙书记和省委放心!黄县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必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以归零心态再出发,奋力谱写全域共兴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孙明川满意地点点头,临行前,他再次环视会议室,目光扫过每一位干部的脸庞,最后落在郑开叶身上,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小郑,好好干!你的舞台,不止于此!”
车队驶离县委大院,郑开叶站在门口,目送车队远去,阳光洒在他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坚定的影子,黄县的“高光时刻”告一段落,但新的征程,已然在省委书记的殷切期望中,拉开了序幕。
孙明川的车队消失在道路尽头,卷起的微尘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金光,郑开叶伫立在原地,肩头仿佛还残留着省委书记那沉甸甸的拍击,那句“舞台,不止于此”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不息,阳光灼热,在他脚下拉出一道笔直而坚定的影子,深深烙在黄县这片滚烫的土地上。
县委大楼里,紧绷的空气并未因领导的离去而松懈,反而酝酿着一种更高昂的、属于战斗者的沸腾,郑开叶转身,步履沉稳地走回会议室。刚才还掌声雷动的空间,此刻异常安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有激动未褪的红晕,有自豪挺起的胸膛,更有等待指令的灼灼眼神——那是一种被最高肯定点燃后,渴望立刻投入下一场攻坚战的无声宣言。
“同志们!”
郑开叶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寂静,落在每个人心上。
“孙书记的肯定,是荣誉,更是军令状!”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试验田要成为示范田!”
郑开叶的拳头轻轻落在铺着县域地图的桌面上,发出笃实的回响。
“这不是一句口号,是省委压在我们肩头的泰山之重,‘归零心态’意味着过去再辉煌的成绩单,从此刻起,翻篇了!”
他走到巨大的电子屏前,屏幕亮起,显示的不再是汇报用的辉煌数据图,而是被特意标注出的痛点区域和待解难题:
产业新城二期周边,几个代表教育、医疗、商圈的图标闪烁着醒目的黄色预警人才安居的“最后一公里”硬骨头。
推广“一村一品”的几个乡镇地图上,几个重叠的菌菇、竹编符号旁打着问号特色化不足、同质化隐忧。
智慧治理平台的数据流上,几个代表“响应延迟”、“重复投诉”的红点虽少却刺眼治理颗粒度亟待精细化。
老城区边缘,一片待更新的棚户区被着重圈出发展成果普惠的深水区。
“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郑开叶手中的激光笔如同手术刀,精准点在这些“发展中的烦恼”上。
“这就是我们‘再出发’的起点!孙书记要求我们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长板,我们的智能家居、生态康养、智慧治理,要继续领跑,做到极致!短板,人才配套、乡村特色化、治理精度,必须拿出攻城拔寨的劲头,年底前要见到突破性进展!底板,民生福祉的普惠性、公平性,这是根基,一刻不能动摇!”
一道道指令,清晰、具体、时限明确,如同精准的坐标,将“全域共兴”的宏伟蓝图分解成一个个必须攻占的山头,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和破釜沉舟的决心。
“同志们,”郑开叶最后环视全场,声音里带着一种淬炼过的钢铁意志,“黄县的‘高光’,是大家一起拼出来的!未来的‘示范’,更需要我们豁出命去干!孙书记看着我们,省委看着我们,黄县十几万父老乡亲更看着我们!有没有信心,把这块‘示范田’种成全国样板?!”
“有!!!” 震耳欲聋的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每一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火焰,那是对领袖嘱托的回应,是对肩上责任的宣示,更是对脚下这片土地最深沉的挚爱。
郑开叶重重地点点头,大手一挥。
“散会!立刻行动!”
人群如同开闸的洪流,迅速而有序地涌出会议室,奔向各自的战场,脚步声、低语声、拨打电话的指令声,瞬间汇成一部激昂奋进的交响曲。
郑开叶独自留在渐渐空寂下来的会议室,他走到窗边,再次望向远方,夕阳正缓缓下沉,将天边染成壮丽的橙红,如同熔炉里沸腾的铁水。产业新城的方向,塔吊的剪影在暮色中伸展;更远处,黑林乡的群山轮廓在霞光中显得格外沉静。
一个月后,临近年末,省委书记调研的余波未平,黄县上下正按照郑开叶的部署,在“示范田”的新征程上奋力深耕,一个契机,如同命运精心安排的丝线,悄然将郑开叶的目光再次引向海市。
“‘黄县精工智能家居产品要打入欧洲高端市场,需要符合欧盟最严苛的环保和智能安全双重认证。”
在一次县委专题会上,张文峰汇报着产业新城面临的紧迫挑战。
“我们联系了海市一家顶尖的跨国认证咨询公司‘寰宇通标’,他们在欧盟法规解读、认证流程打通方面经验丰富,成功案例很多,但对方要求必须由我方最高决策层带队,进行深度对接,现场考察我们的生产线和管理体系,才能决定是否承接。”
会议室里沉默片刻,郑开叶作为县委书记,行程早已排满,亲自为一个具体项目跑海市,似乎有些“小题大做”。
但所有人都明白,欧盟认证是“黄县精工”品牌国际化的关键一步,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