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死寂无声,郑开叶掷地有声的发言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即将喷发的暗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县委书记林广富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副书记杨浏生胸膛剧烈起伏,怨毒地盯着郑开叶,但碍于其中办背景,暂时压下了更激烈的言辞。
林广富缓缓抬起头,他的目光没有看郑开叶,也没有看杨浏生,而是投向了坐在他右手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县长丁烨。
丁烨正慢条斯理地喝着茶,仿佛眼前激烈的争论与他无关,但嘴角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却透着一股掌控一切的笃定。
“丁县长”林广富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关于开叶同志提出的,关于白马镇王利民同志的问题和处理建议,你怎么看?”
他直接把皮球踢给了丁烨,既是尊重程序,也是试探深浅,而一旁的丁烨则是从容不迫的放下茶杯,目光锐利的环视了一圈在座的常委,最后将目光落在郑开叶身上。
“开叶同志啊,真的是非常优秀!他年纪轻轻却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有着勇往直前的冲劲,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这可是非常难得的品质啊!”
“他才刚来没几天呢,就能够如此迅速地深入到基层去,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问题。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的能力,而开叶同志显然具备这些素质,他能够在短时间内洞察到问题的本质,这实在是令人钦佩不已。”
“他这种积极主动、敢于深入基层的工作态度,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他先扬后抑,铺垫得滴水不漏。
“白马镇王彪团伙的问题,性质确实恶劣,必须依法严惩,绝不姑息!这点,我完全赞同开叶同志和公安局的处理意见。”
话锋一转,丁烨的语气变得语重心长。
“但是呢,关于利民同志的问题,我认为开叶同志的看法,有些过于急躁,也有些偏颇了。”
“利民同志在白马镇工作十几年,从一个普通干部一步步干到镇长,是经过组织长期考验的。他对白马镇的情况熟悉,对基层工作有经验。说他纵容亲属、甚至当保护伞,这帽子扣得太重了!亲属犯罪,不能等同于干部本人犯罪,这是基本的原则问题。王利民同志或许存在对亲属管教不严、失察的责任,但上升到要立即停职、立案调查、甚至撤换的地步?我认为,这不符合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也不利于干部队伍的稳定。”
丁烨的目光转向林广富,喝了一口水后又说道。
“林书记,白马镇是我县的经济重镇,情况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临阵换将,尤其是在没有铁证证明王利民同志个人存在严重违纪违法的情况下就贸然换将,风险太大!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动荡,影响正在推进的几个重点项目,甚至可能打击一大批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我的意见是,王彪的案子,公安部门依法依规,从严从快办理!该抓的抓,该判的判!但王利民同志的问题,应该由纪委介入,进行初步核实。如果核实下来,确实存在失职失察,再进行诫勉谈话、批评教育,责令其作出深刻检查。至于是否调整职务,那需要根据纪委的深入调查结论和干部的综合表现,由组织部门按程序慎重研究决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凭一些初步线索和关联关系,就在常委会上搞一票否决!这太草率,也太不尊重组织程序了!”
丁烨的话绵里藏针,看似公允,实则处处在保王利民,将王利民的问题定性为“管教不严、失察”,又强调“稳定”、“重点项目”、“干部积极性”,利用发展大局施压。
主张只让纪委“初步核实”,而非郑开叶要求的“立案调查”和“停职”,试图大事化小。
强调“组织程序”,指责郑开叶“草率”、“不尊重程序”,占据道德制高点。
他这番话,立刻得到了几个明显是丁系一派的附和。
“丁县长说得对,要慎重啊!”
“利民同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能一棍子打死。”
“程序很重要,不能坏了规矩。”
杨浏生见丁烨亲自下场,底气顿时足了,立刻帮腔。
“丁县长考虑周全!这才是对组织、对干部、对白马镇发展负责任的态度!某些同志只图一时痛快,根本不顾及后果!”
压力瞬间来到了林广富和郑开叶这边。丁烨在黄县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其潜在影响力甚至超过刚来不久的林广富,他这番看似“稳健”的表态,实则是对林广富权威的挑战,也是对郑开叶的全面压制。
郑开叶知道,此刻他必须再次站出来,否则之前的努力将功亏一篑!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反驳,林广富却先开口了。
林广富没有直接回应丁烨,而是看向郑开叶,目光锐利:“开叶同志,丁县长的话,你听到了?你有什么要补充的?或者说,你坚持认为必须立即暂停王利民职务、启动调查和调整程序吗?理由?”
这既是给郑开叶机会,也是逼他亮出更硬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