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夏,阳光透过军营那肃杀而略显斑驳的营帐间隙洒下,此时,一批被淘汰的旧甲胄宛如沉默的古老军团,被运送而来。其数量竟达千副之多,它们宛如一座散发着陈旧气息的小山,被安置在侯府后院。这些旧甲,大多为前朝遗留之物,每一副都似承载着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往事。有的甲片,宛如被时光侵蚀的残垣断壁,锈蚀严重,斑驳的锈迹似在诉说着往昔战场的残酷与沧桑;有的系带则如风中残烛,断裂不堪,仿佛轻轻一触便会化为齑粉,早已全然失去了作战时庇护士兵的功能。军营方面原本打算将这些如同废铁般的旧甲付之一炬,让其化作灰烬消散于世间。然而,楚宴却目光如炬,心生一计,他思索着这些旧甲或许尚能另作他用,于是便派遣士兵,将这些旧甲送往侯府,交由聪慧机敏的苏晚处置。
苏晚缓缓步入后院,凝视着那如小山般堆积如山的旧甲,心中不禁泛起层层嘀咕:这些旧甲,既无法再披挂于身,为战士提供防护,也不能被重新熔铸成农具(因其材质过于坚硬,犹如顽固的磐石,铁坊那些常规的熔炼工具在其面前皆显得无能为力,难以对其加以熔炼),究竟该如何加以利用呢?她轻轻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副旧甲仔细端详,只见那甲片上的锈迹斑斑,犹如古老的图腾,甚至蹭得她手上满是黑色尘埃,仿佛给她的手染上了一层岁月的印记,而那系带更是脆弱得如同一缕残丝,轻轻一扯便即断裂,发出轻微的“噼啪”声。站在一旁的魏小六,眉头紧锁,额头上的皱纹似能夹住一根细针,他满脸担忧地说道:“苏姑娘,若这些旧甲当真毫无用处,如此堆放在此,不仅占据这宝贵的空间,还容易加速锈蚀,进而弄脏整个院落,这可就让人头疼了。”
就在这时,永嘉宛如一只轻盈的蝴蝶,怀抱着一个刚完成的布偶,蹦蹦跳跳地来到后院。那布偶色彩鲜艳,如同盛开的花朵。看到这些旧甲,她那双清澈如水的大眼睛中充满了好奇,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询问:“苏晚姐姐,这些铁片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看起来好旧呀,仿佛是从古老的故事里走出来的东西。”苏晚微笑着,眼神温柔,解释道:“这是旧式的甲胄,以往士兵们在战场上作战时所穿,它们曾是战士们的守护神。如今它们已无法使用,我正琢磨着该如何处理呢,这可真是个难题呀。”永嘉像一只好奇的小猫,凑近仔细观察,她那灵动的眼眸忽然一亮,仿佛有一道智慧的光芒闪过,说道:“这些甲片虽然旧,但若将其清洗干净,是否可以用来制作一些小摆件?就像那些精美的工艺品一样。或者……用来交换一些有用的物品呢?也许能变废为宝呢。”
“交换物品?”苏晚闻言,眼前一亮,如同夜空中突然闪烁的繁星。她想起系统此前能够兑换诸如新锄、棉纱等物品,那系统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库,或许这些旧甲也能在其中兑换成实用的物资。她立即在心中默默召唤系统,刹那间,系统界面迅速弹出,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提示:“检测到大量废弃甲胄(前朝军甲),可兑换同等价值物资,当前可兑换选项:万束棉纱,是否确认兑换?”
万束棉纱!苏晚心中一阵狂喜,喜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当下天气愈发炎热,阳光炽热得如同火球,入秋在即,而流民们的冬衣却还毫无着落,如同在寒冷的黑暗中看不到一丝曙光,这万束棉纱恰可用来制作冬衣,为流民们解决御寒的燃眉之急,如同在寒冬中为他们点燃一堆温暖的篝火。她对魏小六和永嘉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希望:“我已联系了南方的商户,他们愿意用万束棉纱来交换这些旧甲,棉纱明日便可送达。届时我们将组织流民中的妇女们,共同为众人制作冬衣,让大家都能在冬天感受到温暖。”魏小六和永嘉听后,高兴地跳了起来,如同两只欢快的小鸟:“太好了!有了棉纱,流民们冬天便无需再忍受严寒了!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永嘉更是激动地拉着苏晚的袖子,小手微微颤抖,兴奋地说道:“苏晚姐姐,我也要学习制作冬衣!以前在王府时,我曾学过刺绣,那时候我绣的花可好看了,想必一定能帮上忙的,我要为流民们也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次日清晨,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下,南方商户的马车如约而至,那马车队伍浩浩荡荡,足足有十辆之多,宛如一条长龙。每辆马车上都堆满了捆扎整齐的棉纱,那棉纱如同洁白的云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柔和而温暖的光泽,如同梦幻般的仙境之物,令流民们的眼中都焕发出了明亮的光芒,那光芒中充满了希望与期待。苏晚指挥着人们将棉纱搬到流民营的空地上,她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如同指挥家指挥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随后将其分成小捆,分发给每一户流民,流民们双手接过棉纱,眼中满是感激之情。她又邀请了几位擅长针线活的流民妇女担任师傅,这些妇女如同技艺精湛的工匠,教导大家如何缝制棉衣,她们手中的针线如同灵动的画笔,在布料上描绘着温暖的画卷。
流民营里顿时变得热闹非凡,如同一座欢乐的城堡。妇女们围坐在一起,有的在弹松棉花,那棉花如同洁白的雪花在她们手中飞舞;有的在裁剪布料,剪刀在布料上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如同欢快的节奏;有的则在穿针引线,她们手中的针线如同灵动的精灵,飞快地穿梭于布料之间,仿佛在编织着美好的梦想。嘴里还不断地聊着家常,笑声此起彼伏,如同一首欢快的交响曲。永嘉也搬来一个小板凳,如同一个乖巧的小学生,坐在妇女们中间,认真地学习缝制棉衣。起初,她的针脚略显歪扭,如同蜿蜒的小路,但很快便熟练起来,那针脚越来越整齐,还别出心裁地在棉衣的袖口绣上了小小的麦穗图案——这象征着丰收和希望,每一颗麦穗都仿佛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阿苦带着拾荒卫的孩子们也宛如一群欢快的小鸟前来帮忙。他们虽然力气尚小,如同稚嫩的小树苗,无法搬运沉重的棉纱,但却积极地帮忙递送针线、剪断线头,他们的小脸蛋上洋溢着专注和热情。有的孩子还慷慨地把自己珍藏的糖果拿出来,那些糖果如同珍贵的宝石,分给正在辛勤做棉衣的妇女们:“阿姨们,你们辛苦了,吃颗糖再继续做吧!这颗糖可甜了,能让你们更有力气。”妇女们笑着接过糖果,心中暖意融融,如同被阳光温暖着,手中的针线也更加有力了,仿佛在编织着爱的温暖。
沈医女在巡诊途中路过此地,看到这热闹而温馨的场景,也不禁驻足坐下,拿起针线加入了缝制棉衣的行列,她如同一位优雅的仙子降临人间:“我小时候曾跟随母亲学习过针线活,那时候我常常坐在母亲身边,看着她熟练地穿针引线,没想到如今还能派上用场,这也是一种缘分呢。”苏晚也亲自参与其中,虽然她的针线活并不算特别熟练,但她缝制得极为认真,每一针每一线都力求密实,如同在打造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她深知,这件棉衣关乎着流民们在冬天能否温暖地度过,每一针都蕴含着她的关爱与责任。
楚宴从军营返回,看到流民营中这其乐融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那欣慰之情如同暖流在他心中流淌。他走到苏晚身边,望着她手中正在缝制的棉衣,微笑着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温柔与赞赏:“没想到千副废甲,竟然能换来万束棉纱,还能让众人齐心协力制作冬衣,真是‘废甲生花’啊,你这聪慧的头脑真是让人佩服。”苏晚抬起头,轻轻擦拭了一下额角的汗珠,那汗珠如同晶莹的珍珠,微笑着回应,笑容如同盛开的花朵:“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有了这些冬衣,流民们便能安心地在流民营中度过寒冬,待到来年春耕时,他们也将更有干劲,这是我们共同创造的温暖。”
经过半个月的辛勤劳作,如同经过了一场漫长的战斗,所有的棉衣终于制作完成。每件棉衣都缝制得厚实而密实,如同温暖的堡垒,袖口和领口还特意缝上了耐磨的布料,有的棉衣上还绣着麦穗、太阳等充满温馨与希望的图案,那些图案如同明亮的灯塔,照亮了流民们的希望。苏晚与楚宴、永嘉、魏小六一同将棉衣分发给流民们,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满足。拿到棉衣的流民们,有的当场便迫不及待地穿在了身上,感受着棉衣带来的温暖,那温暖如同春日的阳光,眼中满是感激之情,那感激之情如同滔滔江水。
一位老汉双手捧着棉衣,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泪水如同晶莹的宝石,顺着他满是皱纹的脸庞滑落:“谢谢苏姑娘,谢谢楚将军!我这辈子,还从未穿过如此暖和的棉衣!若是我那早已去世的父母尚在,看到我有如此温暖的棉衣穿,定会无比欣慰的!这是我这辈子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一位怀抱孩子的妇人,为孩子穿上小巧的棉衣,孩子咧开嘴开心地笑着,那笑容如同盛开的花朵,小手伸出去摸了摸袖口上的麦穗图案,奶声奶气地说道:“娘,这衣服真好看,我以后要天天穿着它,这是我最喜欢的衣服。”
几天后,流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如同一个团结的大家庭,用省下的粗布制作了一面锦旗。锦旗上用红线绣着“废甲生花暖流民,仁心济世助北伐”十二个大字,那大字醒目而庄重,如同闪耀的星辰。他们将这面锦旗送到了侯府,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那感激之情如同熊熊烈火。苏晚郑重地将锦旗挂在了流民营的门口,让每个路过的人都能看到——这面锦旗,不仅是流民们对他们的感谢,更是对他们为筹粮北伐所付出努力的坚定支持,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
楚宴凝视着锦旗,目光深邃,对苏晚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信念:“有如此百姓的支持,我们北伐之路必定能够成功。待到北伐大业完成后,我定要让北疆的每一个百姓,都能穿上暖和的棉衣,都能吃饱饭,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来耕种,让他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我心中的梦想。”苏晚坚定地点点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那目光如同璀璨的星光:“我们一定会实现这个目标的。现在秋收即将来临,我们那五千亩春麦长势喜人,金黄的麦浪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我们招手,再加上系统……以及商户们送来的粮食,十万石粮的目标指日可待,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近。”
夕阳的余晖下,锦旗在微风中轻轻飘扬,如同一面胜利的旗帜。流民营的孩子们穿着新做的小棉衣,在麦田边欢快地嬉戏玩耍,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回荡在整个流民营的上空,那笑声如同欢快的音符,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