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城的初冬,寒风凛冽,如刀割般刺骨,但城门口却人声鼎沸,仿佛盛夏的集市。楚宴身披玄色披风,伫立在城楼之下,威风凛凛。身后,霍奔、叶红鸾等一众将领整齐排列,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远方的官道。三日前,飞鸽传书,带来北狄新汗拓跋烈派遣议和使团即将到来的消息,而今日,便是使团抵达的日子。
“将军,您看这拓跋烈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前不久还在边境虎视眈眈,如今却突然主动求和,实在让人难以捉摸。” 霍奔摩挲着腰间的大刀,独眼中满是警惕。自火药成功试爆以来,北疆军威大振,然而北狄毕竟是草原上的雄狮,此番主动求和,总让人心生不安。
楚宴尚未作答,身旁的苏晚已轻声笑道:“霍将军莫要急躁,待使团到来,一切自会水落石出。不过,依我看,拓跋烈此次求和,多半是因为看到了我们的实力 —— 军屯大获丰收,粮草充足,加之火药的强大威力,他若再敢来犯,定然讨不到半点便宜。”
苏晚话音刚落,远处的官道便扬起一阵滚滚尘土。不多时,一支身着皮甲的北狄队伍缓缓走近,为首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手持一根镶嵌着宝石的权杖,想必便是北狄的议和使臣。队伍之后,还跟着数十辆马车,黑布覆盖得严严实实,不知装载何物。
“北疆楚将军何在?” 老者在城门口勒住马缰,声如洪钟,带着草原人特有的粗犷豪迈,“北狄使臣木伦,奉我汗拓跋烈之命,特来议和。”
楚宴上前一步,语气平静而威严:“本将便是楚宴。使臣远道而来,一路辛劳。只是不知,贵使口中的‘议和’,是真心实意,还是别有用心?”
木伦哈哈一笑,翻身下马,对楚宴拱手行礼道:“楚将军说笑了!我北狄与北疆相邻,本应和睦相处。先前诸多摩擦,皆是误会。我汗拓跋烈说了,愿与北疆永结盟好,互不侵犯。今日特来,一为呈上议和书,二为送上薄礼,以表诚意。”
说罢,木伦从怀中取出一封用狼皮包裹的议和书,恭敬地递了过去。楚宴接过,缓缓打开,只见上面用汉、狄两种文字赫然写着盟约:北狄与北疆永结兄弟之邦,互不侵犯边境;开放边境互市,互通有无;若有外敌来犯,两国互相支援。
楚宴心中微微一动,这盟约条件优厚无比,似乎不似有假。然而,他并未立刻应允,而是将目光投向木伦身后的马车:“贵使带来的薄礼,不知是何物?”
木伦笑容满面地挥手示意:“打开!请楚将军一观我北狄的诚意。”
随行的北狄士兵迅速上前,掀开车上的黑布。只见第一辆马车上满载着皮毛、鹿茸等草原特产;第二辆马车上则是数十匹矫健非凡的战马;第三辆马车上,竟然堆满了金灿灿的黄金!
城楼上的北疆士兵见状,纷纷发出惊叹之声。霍奔也瞪大了独眼,低声对楚宴道:“将军,这拓跋烈可真是下了血本啊!”
楚宴却依旧神色淡然,目光紧紧锁定在木伦身上:“贵使的诚意,本将已然目睹。然而,盟约之事非同小可,容本将与麾下将领商议后再给予贵使答复。来人,先将贵使和使团成员请入城中,安置在驿馆休息。”
“多谢楚将军!” 木伦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连忙道谢。
使团入城后,楚宴立即召集霍奔、叶红鸾、魏小六、苏晚等人在议事厅商议。
“将军,依我看,这盟约可以签!” 霍奔率先开口道,“北狄求和,对我们而言是件好事。如此一来,我们便能集中精力发展自身实力,无需再担忧边境的威胁。而且,开放互市,对我们北疆的经济也有诸多益处。”
叶红鸾也点头附和:“霍将军言之有理。拓跋烈刚掌控北狄王庭,内部尚未稳固,此时求和,想必是真心实意。我们若答应结盟,既能巩固边境,又能获得北狄的支援,实乃百利而无一害。”
魏小六却略显担忧:“可北狄人向来反复无常,若他们日后反悔,我们该如何应对?”
苏晚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魏统领放心。这盟约上写得明明白白,若有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出兵讨伐。再者,我们如今有火药这等大杀器,即便北狄反悔,也占不到任何便宜。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趁此机会,与北狄建立互信,为北疆的发展争取更多时间。”
楚宴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苏晚所言极是。这盟约,我们签!但是在签约之前,我要亲自见见木伦,探探他的口风,看看拓跋烈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当日下午,楚宴在驿馆接见了木伦。二人屏退左右,单独交谈。
“木伦使臣,实不相瞒,本将对此次议和仍有些疑虑。” 楚宴开门见山,“拓跋烈汗刚掌控北狄,正是需要立威之时,为何突然选择与我北疆议和?”
木伦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楚将军既然问起,老夫也就实话实说。我北狄内部,有不少旧部不服拓跋烈汗的统治,蠢蠢欲动。若是再与北疆开战,恐怕会腹背受敌。而且,老夫也亲眼目睹了北疆的军粮储备,那可真是堆积如山啊!再加上贵军拥有火药这种神奇的武器,我们若是开战,胜算实在太小。拓跋烈汗是个明事理的人,自然知道孰轻孰重。”
楚宴心中了然,看来木伦所言非虚。他点了点头:“好!本将相信贵使的话。三日之后,本将将在议事厅举行签约仪式,正式与北狄结盟。”
木伦大喜,对着楚宴连连拱手:“多谢楚将军!拓跋烈汗得知这个消息,一定会非常高兴。”
三日后,议事厅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楚宴和木伦分别代表北疆和北狄,在议和书上郑重签字画押。双方交换盟约后,共同举杯,庆祝两国结盟,场面热闹非凡。
议事厅外,阳光明媚,似乎预示着北疆与北狄的关系将迎来一个新的篇章。然而,楚宴心中清楚,边境安宁并非一纸盟约所能完全保障,未来依然充满诸多挑战。但至少,此刻的北疆,因这份盟约而获得了暂时的喘息之机,可以更加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壮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北疆与北狄的边境互市逐渐繁荣起来,两国之间的贸易交流日益频繁。北疆的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源源不断地运往北狄,而北狄的皮毛、牲畜等也大量涌入北疆,双方的经济都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同时,北疆军也在不断加强训练,提升自身战斗力。火药的生产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以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威慑力。
时光荏苒,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北疆在楚宴的带领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安定。而北狄方面,在拓跋烈的统治下,内部逐渐稳定下来,与北疆的关系也保持着相对和平的状态。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依然潜藏着一些暗流。北狄内部的一些旧部势力仍然对拓跋烈的统治心存不满,暗中策划着各种阴谋。而北疆也时刻保持着警惕,以防北狄突然反悔,再次对边境构成威胁。
楚宴深知,边境的安宁来之不易,需要时刻保持警觉。他继续带领着北疆的军民,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为北疆的长久和平与繁荣而不断奋斗着。
与此同时,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各方势力的角逐也在悄然进行着。中原的大楚王朝、西域的神秘国度、以及南方的蛮族部落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彼此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整个天下,正处于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每一个角落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
北疆,作为这片大地上的一方重要势力,将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而楚宴,这位年轻的北疆将军,也将继续肩负起守护家园的重任,带领北疆军民,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