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的秋阳刚越过宫墙,赵烈已在枢密院的沙盘前站了半个时辰。沙盘上用青泥堆出的岭南地形格外醒目,韶州的险峻、广州的开阔,还有标注着“南汉驻军”的红点密密麻麻,潘美握着木杆,指着韶州的位置,语气凝重:“刘鋹在韶州布了三万守军,还把百姓赶到城墙上当盾牌,城外挖了三重壕沟,埋满尖木,硬攻怕是要吃亏。”
赵烈俯身看着沙盘,指尖拂过韶州周边的浈江——这是岭南的重要水道,也是南汉粮草运输的关键。他从怀里掏出《武经总要》残卷,翻到“水战攻防篇”,上面用朱砂标注着“以水断粮,诱敌出城”的战术:“潘将军,韶州守军的粮草靠浈江运书,我们可派水军截断粮道,再佯装攻打东门,引诱守军出城,然后设伏歼灭。”
潘美眼睛一亮,拍了拍沙盘:“好主意!我派五千水军去截粮,你率背嵬军旧部设伏,咱们前后夹击,定能拿下韶州!”
三日后,伐南汉大军从汴梁出发,十万将士分为水陆两路——潘美率陆军主攻韶州,赵烈与将领尹崇珂率水军沿浈江而上,截断粮道。行至岭南边界时,沿途的流民渐渐多了起来,老弱妇孺背着破行囊,脸上满是惊恐。陈三拦住一个受伤的青年,才知是从韶州逃出来的百姓:“刘鋹的宦官把俺们的粮食都抢了,说要‘坚壁清野’,谁要是敢反抗,就扔去喂老虎!俺爹就是因为藏了半袋粟米,被他们用炮烙活活烫死……”
青年的话让士兵们群情激愤,赵烈握紧“护唐”剑,指节泛白——他见过后晋的“打草谷”,见过契丹的残暴,却没想到南汉的暴政竟如此骇人。他让陈三给流民分发干粮,又让人记录下青年所说的暴行,郑重道:“这些账,我们会替岭南百姓讨回来。”
水军行至浈江中游时,果然遇到南汉的运粮船队。二十艘粮船首尾相连,船上的南汉士兵大多是强征的百姓,手里的武器只是锈迹斑斑的短刀。尹崇珂想下令强攻,赵烈却拦住他:“船上大多是百姓,我们先喊话劝降,若宦官抵抗,再动手。”
“南汉的弟兄们!”赵烈站在旗舰船头,声音透过号角传遍江面,“刘鋹重用宦官,残害百姓,你们若投降,大宋免你们三年赋税,还你们土地!若继续为刘鋹卖命,只会白白送死!”
粮船上的百姓士兵面面相觑,一个领头的老兵突然扔下短刀,对着赵烈躬身:“将军,俺们早就不想替刘鋹卖命了!这些宦官抢了俺们的粮,还杀了俺们的家人,俺们愿降!”
没等宦官们反应,百姓士兵们已纷纷倒戈,将船上的十几个宦官捆了起来。赵烈让人接管粮船,看着满船的粟米和盐巴,心里松了口气——截断粮道的同时,还得了一批粮草,更瓦解了南汉的军心,这比强攻更有效。
与此同时,潘美的陆军已抵达韶州城外。南汉守将李承渥果然按捺不住,见粮道被断,又听闻宋军攻打东门,立刻率两万大军出城迎战。可刚走到城外的山谷,就听到两侧传来喊杀声——赵烈率背嵬军旧部从山谷两侧冲出,长枪如林,短刀泛寒,南汉军队瞬间乱作一团。
“李承渥!你残害百姓,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赵烈一马当先,“护唐”剑劈向李承渥的马腿。李承渥翻身落马,刚要拔刀反抗,就被陈三的长枪刺穿肩膀,生擒活捉。南汉士兵见主帅被俘,纷纷扔下武器投降,只有少数宦官带领的亲兵负隅顽抗,最终被宋军斩杀。
赵烈率军进入韶州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城墙上还绑着十几个百姓,有的被铁链锁住手脚,有的身上带着鞭伤,城楼下的空地上,放着几具被炮烙折磨得面目全非的尸体,旁边还拴着两只斑斓猛虎,是刘鋹用来恐吓百姓的“御兽”。
“快!解开百姓!”赵烈大喊。士兵们冲上前,解开百姓身上的铁链,一个老妇人抱着死去的孙子,哭得撕心裂肺:“将军,刘鋹的宦官说俺孙子偷吃了粮,就把他扔给老虎……俺们活着,还不如死了好啊!”
赵烈扶起老妇人,声音哽咽:“大娘,对不起,我们来晚了。从今日起,没人再敢欺负你们,大宋会为你们报仇,会让你们过上安稳日子。”他下令将老虎射杀,将宦官的尸体示众,又让人收殓百姓的遗体,按汉俗安葬,还在坟前立了木牌,上面写着“岭南百姓之墓,大宋永记其苦”。
韶州收复的消息传到广州,刘鋹慌了神。这位南汉皇帝既不整顿军备,也不安抚百姓,反而让宦官龚澄枢将皇宫里的金银珠宝装车,准备逃往海上。同时,他还下令将广州城外的百姓全部赶进城里,烧毁城外的房屋,说要“与宋军决一死战”。
赵烈和潘美在韶州休整三日,期间不断有南汉将领前来投降,有的带来了广州的布防图,有的则揭露了刘鋹更多的暴行——比如在皇宫里设“水狱”,将反对他的大臣扔进满是毒蛇的水池;比如强迫官员自宫才能任职,朝中宦官多达数千人;比如把搜刮来的百姓钱财,都用来修建奢华的宫殿和供养嫔妃。
“刘鋹这畜生,比契丹还狠!”潘美看着投降将领送来的“水狱”图纸,气得砸碎了茶杯,“咱们必须尽快拿下广州,不然百姓们还要遭更多罪!”
赵烈却摇了摇头,指着广州的布防图:“广州城高池深,刘鋹又把百姓当盾牌,硬攻会伤了百姓。我们不如先派使者劝降,同时让投降的南汉将领喊话,揭露刘鋹的暴行,让广州城内的百姓和士兵认清他的真面目。”
潘美采纳了赵烈的建议,派投降的南汉将领陈延福前往广州劝降。可陈延福刚到广州城门,就被龚澄枢下令斩杀,头颅还被挂在城楼上,对着宋军大喊:“谁敢再劝降,这就是下场!刘皇帝说了,要与广州共存亡!”
“看来,只能强攻了。”赵烈看着城楼上的头颅,眼里满是怒火。他再次翻开《武经总要》残卷,找到“攻城器械篇”里的“折叠云梯”和“配重撞车”图纸,让工匠连夜赶制:“我们在西门架设床弩,压制城上的守军,同时用折叠云梯攻城,配重撞车撞开城门,一定要保护好百姓!”
三日后,宋军对广州发起总攻。西门的床弩同时发射,弩箭穿透南汉守军的铠甲,将城楼上的宦官射倒一片。赵烈率背嵬军推着配重撞车,朝着城门猛撞,“轰隆”一声巨响,城门上的铁锁瞬间断裂。就在宋军准备冲进城里时,城墙上突然传来百姓的呐喊:“别进来!刘鋹在城里埋了火药!”
赵烈心里一沉,立刻下令停止进攻。他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百姓冒着箭雨,对着城下大喊:“将军!龚澄枢让我们搬运火药,说要把广州炸了,让宋军和百姓一起死!俺们不想死,俺们愿降!”
“好!你们里应外合,打开东门,我们从东门进城!”赵烈对着城上大喊。年轻百姓点点头,转身就往东门跑,很快,东门的城门缓缓打开,百姓们推着小车,拿着锄头,对着宦官的亲兵猛砸。
宋军趁机从东门进城,与百姓一起,很快控制了广州城。赵烈率军冲进皇宫时,看到刘鋹正带着龚澄枢和几个嫔妃,往一艘海船上跑,船上装满了金银珠宝。“刘鋹!哪里跑!”赵烈策马追去,“护唐”剑劈断船缆,将刘鋹从船上挑了下来。
刘鋹吓得瘫在地上,抱着赵烈的腿哭喊道:“将军饶命!俺愿意归降,俺把金银都给你们,只求你们别杀俺!”
赵烈一脚将他踹开,指着皇宫里的“水狱”和炮烙刑具,声音冰冷:“你残害百姓,奴役官员,把岭南变成人间地狱,现在才想投降,晚了!”他下令将刘鋹和龚澄枢押起来,等候赵匡胤发落。
随后,赵烈率军在广州城内巡查,看到的景象比韶州更惨——皇宫里的“水狱”里,还泡着几具大臣的尸体,毒蛇在水里游弋;后宫的花园里,放着十几具被虐待致死的嫔妃尸体;城外的房屋被烧毁殆尽,百姓们只能住在破庙里,靠树皮和草根充饥。
“将军,俺们找到刘鋹的账本了!”陈三拿着一本厚厚的账本跑过来,上面详细记录了刘鋹搜刮百姓的钱财:“广州百姓每户缴粮三石、银五两,不交的就抓去当奴隶;韶州的盐巴都被官府垄断,一斤盐卖一贯钱,百姓们根本吃不起……”
赵烈翻开账本,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心里满是愤怒。他让人将账本抄录下来,准备带回汴梁,让赵匡胤看看南汉百姓的苦难。同时,他下令打开广州的粮仓,将刘鋹搜刮的粮食分给百姓,又派军医为受伤的百姓治疗,还贴出告示:“岭南百姓免五年赋税,凡被刘鋹奴役的奴隶,一律恢复自由,官府提供种子和土地。”
百姓们看到告示,纷纷跪在地上,对着宋军磕头:“谢谢将军!谢谢大宋!俺们终于不用再受刘鋹的苦了!”
潘美走到赵烈身边,看着百姓们感激的模样,感叹道:“赵兄,若不是你坚持护着百姓,这岭南怕是要血流成河。你这攻心之术,比俺的刀枪管用多了。”
赵烈摇摇头,望着远处的南海:“不是我厉害,是百姓们盼和平盼得太久了。只是……刘鋹虽然被俘,南汉的旧臣还有不少心怀不满,尤其是那些宦官的余党,怕是还会作乱。”
果然,当天夜里,广州城西就传来骚动——十几个宦官余党煽动流民,说“宋军要把岭南百姓都迁到汴梁当奴隶”,还放火烧了几家商铺。赵烈率人赶到时,流民们正围着商铺打砸,宦官余党拿着短刀,对着百姓大喊:“跟宋军拼了!不然你们迟早会被奴役!”
“大家住手!”赵烈站在高台上,举起刘鋹的账本,“刘鋹的账本在这里,上面记着他搜刮你们的钱财,害你们的性命!大宋不仅不会奴役你们,还会免你们五年赋税,给你们土地!这些宦官余党是想让你们继续受苦,大家别上当!”
流民们看着账本,又看了看身边的宦官余党,渐渐清醒过来。一个老农突然拿起锄头,对着宦官余党砸去:“俺们再也不上当了!这些宦官害死了俺儿子,俺要为儿子报仇!”
流民们纷纷响应,很快就将宦官余党制服。赵烈让人将余党押下去,又安抚流民:“大家放心,大宋会保护你们,谁再敢作乱,定严惩不贷!”
夜色渐深,广州城内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百姓们的鼾声。赵烈站在城楼上,望着南海的波涛,手里握着那本刘鋹的账本。陈三走过来,递上一杯热粥:“将军,您辛苦了。陛下派人送来消息,说要您把刘鋹押回汴梁,岭南的事务交给潘将军处理。”
赵烈接过热粥,心里却没轻松——他知道,岭南虽然收复,可百姓们的创伤需要很久才能愈合,南汉的旧弊也需要慢慢改革。他想起在韶州遇到的老妇人,想起广州城楼上的年轻百姓,心里暗暗发誓:“岭南的百姓,我会让陛下兑现承诺,让你们过上安稳日子,不会再让乱世的苦难降临在你们身上。”
可他不知道,押解刘鋹回汴梁的路途并不平静——龚澄枢的余党已暗中联络了南唐的使者,想在途中劫持刘鋹,嫁祸给宋军,挑起南唐与大宋的矛盾;而李煜在得知南汉灭亡后,虽表面派使者祝贺,却暗中加固金陵的城防,还派亲信去契丹求援,一场新的风暴,已在江南的烟雨和岭南的驿道上悄然酝酿。
赵烈将账本收好,又摸了摸怀里的《武经总要》残卷,心里满是坚定。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南唐的抵抗、契丹的威胁,都是他要面对的挑战。可只要能护着百姓,能推动中原的统一,就算再难,他也会走下去。
第二日清晨,赵烈亲自押解刘鋹和龚澄枢,踏上回汴梁的路途。岭南的百姓们自发地站在驿道两旁,有的捧着新收的荔枝,有的献上织好的粤绣,眼里满是感激。赵烈看着他们,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这乱世里的和平,这百姓的信任,就是他毕生追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