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蔚蓝的海洋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沿着蜿蜒的海岸线缓缓南下。阳光照耀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舰队的旗帜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彰显着汉军的威严与力量。
他们的目标明确,首先抵达的将是林邑国,这个位于今天越南中南部的古老国度,曾经的占婆王国。
林邑王范熊得知汉军大举南下,他的心中充满了惊恐。
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国家虽然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但与汉军相比,实力悬殊,根本无法正面抗衡。
然而,范熊并不愿意就这样轻易放弃,他心怀不甘,不愿束手就擒。
于是,范熊采取了一种策略,表面上他派遣使者,带着谦卑的言辞前往汉军营地求和。
他的目的是拖延时间,以便为接下来的战斗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使者们在汉军面前表现得极为恭敬,言辞恳切,使得汉军将领们对林邑国的意图产生了怀疑。
然而,在表面的和平假象之下,范熊正在秘密地进行着紧张的军事部署。
他召集了全国的兵力,大约五万人,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他道知,要想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对抗中取得一线生机,就必须依靠出其不意的战术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范熊的杀手锏是数百头经过特殊训练的战象。
这些战象身披藤甲,它们不仅是林邑国军队中的精锐,更是范熊手中的一张王牌。
他将这些战象部署在岘港附近的丛林密布的山谷中,那里地形复杂,非常适合伏击。
范熊的计划是利用这些战象在汉军登陆时发起突袭,利用象兵的冲击力和恐怖的气势,打乱汉军的阵脚,一举击溃对方。
他也知道这是一场命运的赌博,胜败在此一举。
范熊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场精心策划的伏击上,希望能够扭转乾坤,为林邑国赢得一线生机。
而汉军方面,虽然对范熊的求和表示怀疑,但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却充满了信心。
他们相信,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丰富的战斗经验,任何阴谋诡计都将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两军的对峙,即将在岘港附近的山谷中展开一场决定命运的较量。
孙权得报林邑“请降”,非常高兴。
但鲁肃却认为有些异常,他对孙权说道:“大王,林邑这个国家历来反复无常,其国王范熊更是狡猾奸诈。”
“他的所谓投降和求和,应该是一种缓兵之计,背后必然隐藏着更大的阴谋。我们不能被表面的和平所迷惑,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在选择登陆地点时,我们需慎之又慎,不能落入他们的陷阱。”
“比如,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个看似易攻难守的海滩,但实际上那里可能布满了暗礁和伏兵。”
“或者,他们可能会在我们登陆后切断我们的退路,让我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此,我们必须派遣精干的斥候先行探查,了解地形地貌,掌握敌人的动向,确保我们的行动万无一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出最合适的登陆计划,一举击破敌人的阴谋,确保我们的行动能够成功。”
甘晟率领着前锋舰队深入敌境进行侦察。在仔细勘察了岘港及其周边的地形之后,他带着忧虑和警觉回到了大王的营帐。
甘晟向孙权报告说:“大王,岘港的地形极为复杂,滩涂之后紧接着就是茂密的森林和险峻的山谷。这样的地理环境,极有可能隐藏着敌人的伏兵!”
“滩涂的边缘地带布满了难以察觉的暗礁,而那些看似平静的水域下,可能潜伏着致命的危险。”
“森林和山谷之中,树木遮天蔽日,地形错综复杂,一旦我们深入其中,极有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甘晟又提出了自己的战略建议:“末将认为,我们不应直接正面攻击岘港。相反,我们应该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
“主力舰队可以大张旗鼓地逼近岘港,制造出一副即将发起大规模登陆作战的假象。”
“通过鼓噪呐喊,我们能够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让他们以为我们的主攻方向是岘港。”
“与此同时,我们应秘密派遣一支精锐部队,由我亲自率领,利用水师战船的掩护,从岘港的侧翼,顺化附近的开阔滩头进行登陆。”
“在那里建立一个坚固的桥头堡,作为我们进一步进攻的跳板。一旦桥头堡稳固,我们便可以以此为基地,向岘港发起真正的攻击。”
孙权听取了甘晟的建议,觉得与鲁肃所说的,很有道理,他决定采纳这一策略。
于是,南汉主力舰队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声势浩大的佯攻行动。
舰队的战船排列得井井有条,宛如海上的一道钢铁长城。
战鼓声震天动地,士兵们士气高昂,呐喊声此起彼伏,仿佛随时准备冲上岘港的滩涂,与敌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
舰队的行动不仅壮观,而且充满了力量感,成功地吸引了范熊的注意力。
范熊果然中了孙权的计谋,他将主力象兵和步卒都集中到了岘港方向,准备迎战,完全落入了孙权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
与此同时,在夜色的掩护下,甘晟率领的精锐部队悄无声息地接近了顺化附近的滩头。
他们利用夜色的掩护,如同幽灵般在海面上穿行,没有发出任何引起敌人警觉的声响。
在水师战船的掩护下,他们成功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登陆,迅速建立了桥头堡。
这个桥头堡成为了孙权军队进一步行动的坚实基础,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关键的一步。
与此同时,凌统、徐盛所部的两万精锐,在顺化海岸强行登陆!
登陆过程中虽然遭遇了小股林邑军的抵抗,但汉军凭借着强大的弓弩和精锐步卒的冲击,迅速将抵抗力量击溃。
汉军的这一登陆行动如同雷霆万钧,势不可挡。他们迅速建立起了滩头阵地,并向内陆推进,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的要害。
范熊闻讯大惊,急令岘港守军分兵救援顺化。他深知顺化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一旦失守,整个战局将陷入被动。
鲁肃见时机成熟,建言孙权:“大王,敌已分兵,阵脚已乱!可命程普老将军率中军精锐,于岘港正面强攻!”
丁奉将军率敢死之士,携带火油、长矛,专克象兵!”
程普虽年龄已大,但宝刀未老,他率领重甲步卒结阵稳步推进,强弓劲弩压制岸防。
丁奉则率领数千悍卒,手持浸油火把、长柄钩镰枪和特制拒马(带尖刺),直面冲锋而来的林邑象兵。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决绝和勇气,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放火箭!射象奴!钩象腿!”丁奉怒吼。
瞬间汉军火箭如雨,专射驾驭战象的象奴和象眼!钩镰枪手则冒着被踩踏的危险,钩割象腿!更有勇士将点燃的火油罐奋力掷向象群!
战象受惊、负痛,顿时狂性大发,不再听指挥,反而掉头冲撞践踏起林邑自己的军阵!林邑军大乱!
正面程普趁势猛攻,侧翼凌统、徐盛也击溃援军,向岘港包抄而来。三面夹击之下,林邑军全线崩溃!
范熊仅率少数亲随乘小船逃入内陆丛林。林邑国都“因陀罗补罗”(今越南岘港附近)不战而降。
孙权以雷霆之势,首战告捷,奠定了南征基础。这一战,不仅展现了孙权的军事才能,也彰显了汉军的勇猛和智慧。
从此,南越地区逐渐纳入南汉的版图,为日后的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