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不去管王韧和刘备,来看一看,其他各地的情况。
坐镇许都的荀彧,现在是忙得焦头烂额。因为在曹操阵营四处开战的情况下,目前得到的回馈,没有一处是好消息。
首先在合肥战场,徐晃、李典、乐进三人守城,却被孙权压着打,三人只能龟缩在合肥城里,不敢乱动。
尽管战争开始,他们用计斩杀了孙权的大将太史慈和宋谦,怎奈吴军势大,合肥城周边的县城,几乎全都落入了孙权的手中。
就连李典,也被太史慈临死反扑,射中了一箭,重伤休养。徐晃,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写信向许都求救。这只是一处。
由于张辽失踪,历史上讨伐梅城和陈兰的事情,就落在了于禁和朱灵的头上,原来是以张辽为主,现在成了于禁为主。
只是于禁绞尽脑汁,却拿那几个山贼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陈兰和梅成又联合在了一起,好似都提前知道于禁的行动一样。基本上是压着于禁打。
还好有稳重的朱灵相助,损失还不是很惨重。
这山贼为什么突然厉害起来了呢?这里面有着王韧的影子。
因为对于禁追杀老父王威的事,王韧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他老早便派出了两名特种兵,去了天柱山梅成的山寨。
这两人是王任第一次举行全军大比武的时候,前100名的士兵,后来作为特种兵训练。
其中有一个是王盖,他原本没有姓,名叫狗蛋。王韧比较看重她,所以让他姓了王,并给他取名为盖。另一位是江东人氏,姓朱名元。
在两人的蛊惑下,梅成已暗中投靠了王韧。开始二人来到天柱山大寨,投靠梅成的时候。梅成同两人交过手。在步下,他几个回合都撑不过。
梅成吃惊过后,便询问两人的来历。王盖并没有隐瞒,直接告诉梅成,他们是镇南将军王韧王成刚派来的。
镇南将军预见到于禁会来攻打他们,所以派他二人来帮忙对付于禁的。因为镇南将军同于禁有仇。
王盖跟梅城说了一些于禁将使用的计谋和攻打山寨的办法。
梅成开始并不怎么相信,但在两人的诱惑下,他同两人打赌,如果于禁,真如他们所说,进攻山寨。那么他就投靠镇南将军。否则两人就为他效力。
果然,没过几天,于禁便率领部队到达了天柱山,同行的还有臧霸、朱灵等人。而于禁到了之后,立即围住了天柱山。断绝了梅城的粮食和食盐来源。
梅成震惊之下,便采用王盖的计策,假意投降了于禁。于禁便带兵去攻打陈兰,并让梅成随行。
梅城事先通知了陈兰,两人里应外合,把于禁打得大败而逃。还好朱灵在后边接应,否则的话,于禁会全军覆没。两人看到朱灵的部队早有准备,便撤回了山中。
梅成和陈兰此时已对王韧非常佩服,便答应王盖归顺镇南将军,将军队交给了王盖指挥。王盖便坚壁清野,迫使于禁强攻天柱山。
他却暗中派出人马,偷袭于禁运送粮草的队伍。于禁无奈,便派出朱灵去押运粮草。他自己同臧霸一起继续强攻山寨。
王盖又设计,用长弓射伤了臧霸。而朱元则带人袭击了朱灵,焚毁了于禁的粮草。致使于禁军中断粮,士兵差点哗变。
缺少了臧霸在中间调和,于禁同朱灵之间逐渐产生了分歧,于禁看看攻不下山寨,便写信到曹操那里告状,把责任全部推到了朱灵身上。
曹操对朱灵很是不满,便写信申斥了他,让他所有的事情必须听于禁吩咐。于禁得到曹操的命令以后便开始有意针对朱灵,毕竟需要有人背锅不是?
他有意让朱灵去送死,结果导致朱灵落到了梅成的手里。而于禁也本人也被王盖他们,杀得大败而逃。他带来的1万多人马,只剩下了1000多人。
他只得又写信回许都,向荀彧求援。许都无兵可派,他没有办法,便综合了一下当前各处的消息,写信汇报给了曹操。
曹操当下正在同马超对峙。此前,马腾同韩遂联合进犯长安。曹操到达之后用计使韩遂跟马腾分兵,他又假意招安马腾,让马腾去许都面见皇上。
他在长安城外,伏击了马腾,杀了马腾和他的儿子马铁马休,却让其侄子马岱逃跑了。
马腾死后,曹操从长安撤军。不料,他率军刚过了潼关,便收到一个坏消息。马腾的儿子马超,得到父亲被杀的消息后,连夜起兵,又联合韩遂杀奔长安。
二十万西凉兵攻打长安城,仅一天长安就被马超用计攻破。曹操便命曹洪同张合一起去潼关驻守。因为钟繇失了长安以后,已经退守潼关。
只是一天后,潼关又被马超攻下。曹操这才着急了,立马回转,去攻打潼关。
曹操有些大意了,他认为马超只是一介武夫,没有多少本事,既然他老子都被我消灭掉了,那么收拾一个马超不在话下。
潼关城下,曹操被马超打得不知道东西南北。在马超的追杀之下,割袍断须,扯旗包颈,才得以逃得性命。
冷静下来的曹操,听取了荀攸的建议,再次用离间计,使得马超跟韩遂两人不和,孤立了马超。
而荀彧送来的书信,却使他又头疼起来,特别是孙权的强大,让他觉得非常棘手。
程昱在一旁提议道:“荆南的王韧,是不是该动一下?”刚好曹操看到陈群关于王韧婚事的书信,他随手递给了荀攸。
此时在扬州的吴郡,吴国太已经派人调查了王韧的一切,她对王韧这个小辈,还是比较满意的。孙尚香看过了王韧的画像,也没有异议。
因此老夫人便派人去合肥面见孙权,就王韧提亲一事,询问孙权的意见。
吴郡城里,还有一个人,他正坐立不安,这个人就是陆逊。因为他最近听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
他的叔父陆绩之死是因为孙权的原因。当年孙策是要招揽陆绩的,毕竟陆绩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而且陆家在江东的威望也挺高的,是四大世家之一。
只是陆绩当年不该向步陟提亲,那时孙权也看上了步练师。因此,孙权便设计,逼死了陆绩。
尽管陆逊并不相信这是真的,但哪有空穴来风,肯定也是事出有因的。他便着手调查此事。如果真是孙权所为,他还是要想办法报仇的。
陆逊父亲早逝,他是祖父陆康养大的,他同小叔陆绩一起长大,就如亲兄弟般,有着深厚的感情。
真的是小叔被人暗害,那就让他血债血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