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农寺的工匠房里,锯木声 “吱呀吱呀”,刨木声 “沙沙沙”,此起彼伏,像一首热闹非凡的交响曲,在院子里回荡。阳光透过高大的木窗,洒下斑驳的光影,照在堆积如山的木料和木屑上,闪烁着细碎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枣木清香,混杂着汗水的味道,让人感到一种踏实而忙碌的气息。
李杰站在一张宽大的紫檀木桌前,这张木桌是用整块紫檀木打造而成,桌面光滑如镜,能清晰地映出人影。桌上铺着一张厚厚的宣纸,宣纸洁白细腻,是上好的徽宣。纸上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梅花,枝干遒劲,花瓣饱满,笔尖的墨痕还未完全干透,散发着淡淡的松烟墨香。这是他为贵族阶层设计的梅花形香皂模具图样,光是构思这朵梅花的形态,就花了他整整三天时间。
“大家过来看看。” 李杰扬声喊道,声音洪亮,盖过了工匠房里的嘈杂声。他手里拿着一支狼毫笔,笔杆是用湘妃竹做的,上面布满了美丽的紫褐色斑点,笔锋饱满圆润。他用笔尖在图样上的花瓣边缘轻轻勾勒着,动作从容而优雅。
工匠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围了过来。他们中有头发花白的老工匠,也有二十出头的年轻工匠,脸上都带着好奇的神色。一个年轻的工匠手里还拿着一把刨子,刨子上沾着细碎的木屑,他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珠,眼神里满是期待。他们之前做的方形、圆形模具已经够精致了,边角圆润,纹路清晰,没想到李大人还要设计新的样式,心里不禁暗暗佩服李大人的心思巧妙。
“李大人,这梅花形看着真好看,花瓣层层叠叠的,跟真的一样。” 那个年轻的工匠忍不住赞叹道,“就是这花瓣边缘怎么弯弯绕绕的?要是刻成直的,不是更省功夫吗?”
李杰指着图样上的花瓣边缘,耐心解释道:“这花瓣边缘要呈波浪状,不能太规整。你们看这院子里的梅花,哪有花瓣边缘是直直的?要是边缘都直直的,就像剪纸剪出来的一样,太死板了,没有一点生气。”
他顿了顿,拿起旁边一枝刚折来的梅花,放在图样旁:“带点弧度才像自然绽放的梅花,有的地方微微翘起,像小姑娘害羞地噘起的嘴角;有的地方稍稍凹陷,像被春风轻轻吹过留下的痕迹,这样才灵动,才有生气,仿佛下一秒就会随风摇曳。”
工匠们凑近了仔细看着那枝梅花,又看了看图样,果然如李杰所说,自然的梅花花瓣边缘确实是带着弧度的,显得生动无比。
李杰又指着花心的位置:“花心的‘御’字要用篆体,笔画要圆润流畅,不能有棱角。你们想啊,香皂是拿在手里用的,尤其是贵族家里的女眷和孩子,她们的皮肤像上好的丝绸一样娇嫩,要是字有棱角,万一划伤了手怎么办?咱们做东西,不仅要好看,更要实用安全。”
旁边的老工匠赵师傅戴着一副水晶老花镜,镜片厚厚的,把他的眼睛放大了一圈。他凑近了仔细看那篆体的 “御” 字,手指轻轻在桌面上比划着,点了点头说:“大人考虑得真是周到,这篆体字圆润起来,确实看着更柔和,不像楷书那么锋利,用着也放心。”
“还有这模具的厚度,必须是八分。” 李杰伸出手指在图样旁比划着,他的手指修长,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太厚了,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像拿着一块小砖头,不方便;太薄了,又显得轻飘飘的,没质感,像是小孩子玩的玩意儿。八分厚,握在手里不轻不重,正好贴合掌心,用着舒服,也显得有分量。”
工匠们听了,有的点头称是,觉得李大人说得很有道理;有的却露出不解的神色,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工匠挠了挠头,他的手上布满了老茧,指甲缝里还嵌着木屑,小声嘀咕道:“不就是块香皂嘛,能洗干净就行了,用得着这么讲究?又是花瓣弧度,又是字体圆润,还要精确到分的厚度,这也太费功夫了,咱们一天也做不了几个啊。”
这话虽然小声,但在相对安静的工匠房里,还是传到了李杰耳朵里。他没有生气,反而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拿起一块刚试做出来的梅花皂。这香皂是用之前的简易模具做的雏形,颜色是淡淡的黄色,虽然还没经过精细打磨,边缘有些粗糙,但已经能看出梅花的形状。
他把梅花皂举起来,在阳光下慢慢转动。阳光透过皂体,折射出柔和的光芒,花瓣的轮廓在地上投下了美丽的影子。“你们看。” 李杰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阳光照在花瓣上,花瓣的阴影会随着光线的移动而变化,就像真的梅花在轻轻晃动一样,多生动。贵族们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他们不缺能用的香皂,缺的是这种带着精致和心意的东西。他们要的,就是这份‘看得见的精致’,这份别人没有的讲究。”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咱们把这些细节做好了,这香皂才能配得上他们的身份,他们才会愿意花高价来买。到时候,不仅咱们司农寺能有更多的收入,大家的工钱也能涨一涨,不是吗?”
工匠们顺着李杰的手看去,果然,随着香皂的转动,花瓣的阴影在桌面上缓缓移动,真的像一朵在风中摇曳的梅花,美极了。刚才嘀咕的中年工匠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小声说道:“大人说得是,是我目光短浅了。”
“大人说得对,是我们眼界窄了。” 赵师傅拱手说道,语气诚恳,“我们一定按照大人的要求,把这梅花形模具做精做细,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接下来的几天,工匠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来制作梅花形模具。他们先将精选的枣木切成一尺见方的木块,然后用刨子仔细打磨。年轻的工匠力气大,负责粗刨,把木块的边角刨掉,使其大致平整;赵师傅则负责细刨,他手里的刨子小巧精致,像一把温顺的小刀,在他的手中灵活地游走,将木块的表面刨得光滑平整,确保厚度正好是八分。他时不时地用尺子量一量,生怕有一丝偏差。
接着,他们按照李杰画的图样,用铅笔在木头上画出梅花的形状。铅笔是从西域传来的稀罕物,颜色漆黑,画出来的线条清晰流畅。画好后,工匠们拿出各种细小的刻刀,有平刀、圆刀、斜刀,最小的刻刀只有手指那么长,刀头细如针尖。
他们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木头,手腕轻轻用力,让刻刀在木头上一点点雕琢花瓣的波浪边缘。年轻的工匠手劲大,刻得快,但偶尔会因为用力过猛而刻深了,这时赵师傅就会接过刻刀,用细小的平刀小心翼翼地将多余的部分刮掉,边刮边说:“别急,这活儿得慢工出细活,像绣花一样,急不得。”
雕刻花心的 “御” 字时,更是考验功夫。工匠们几乎是趴在木头上,眼睛离木头只有几寸远,手里的刻刀像有了生命一样,在木头上缓缓游走。每一笔都要圆润流畅,不能有丝毫棱角,有时候,一个字要刻上大半天,稍微有点不满意,就用砂纸擦掉重来。有个年轻的工匠因为连续刻了三个时辰,眼睛都看花了,不小心把 “御” 字的一撇刻出了个小棱角,懊恼地捶了捶自己的腿,然后默默地拿起砂纸,一点点打磨掉,重新开始刻。
等模具的形状和文字都刻好后,他们又用细砂纸反复打磨,从粗砂纸到细砂纸,一遍遍不厌其烦。砂纸磨过木头的声音 “沙沙” 作响,像春蚕在啃食桑叶。直到模具的表面光滑得像镜子一样,能映出人的影子,摸上去没有一点毛刺,滑溜溜的,才停下来。
看着精致的梅花形模具,工匠们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这哪里是模具,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放在阳光下,枣木的纹理清晰可见,花瓣的波浪边缘流畅自然,花心的 “御” 字圆润柔和,让人爱不释手。
李杰来检查的时候,拿起模具仔细看了看,又握在手里试了试,重量刚刚好,贴合掌心。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做得不错,就该是这个样子。” 他知道,有了这样的模具,做出的梅花皂一定能让那些挑剔的贵族们眼前一亮,惊叹不已。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