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人类的瞩目与沉重期盼下,“逐星者号”星舰如同一枚洁白的箭矢,喷吐着磅礴的聚变等离子体流,挣脱地球的引力,义无反顾地射向深空。
它的目标,是0.3光年外奥尔特云中那个发出审判信号的坐标——幽天文明遗迹所在。
第一阶段:加速与启程(第1-3个月)
飞船首先进入环地球轨道进行最终系统检查。随后,其强大的聚变冲压引擎和备用反物质助推器全功率启动,开始了长达数月的持续加速。
巨大的过载将船员们紧紧压在缓冲座椅上,视线中,地球迅速缩小成一个蓝色的宝石,而后融入群星,再也无从分辨。
当“逐星者号”的速度无限逼近0.3倍光速时,主引擎熄火。飞船凭借惯性,开始漫长的巡航。此刻,它已飞越火星轨道,正穿越小行星带,向着太阳系的边缘疾驰。
第二阶段:漫长巡航与休眠(第4-14个月)
以0.3倍光速巡航,前往0.3光年外的目标,仅单程就需要整整一年时间。为了节省资源并避免船员在极端孤寂中产生心理问题,除玄女(其核心程序全程监控飞船)和必要的轮值机器人外,包括司星墟、时寒锋在内的所有探险队员,在离开小行星带后,陆续进入了低温休眠舱。
他们的生命活动被降至最低,梦境被药物和神经调节技术抑制,以防休眠中的无意识恶念也被幽天审判系统利用。整个飞船内部归于沉寂,只有仪器指示灯在幽暗中闪烁,如同在星海间漂流的一座沉默的墓碑。
……
地球的挣扎
在地球上,时间同样过去了一年。为了延缓局势恶化,全球各国政府采取的极端措施——限制网络言论、进行大规模心理筛查与干预、甚至对高风险个体进行隔离监控——确实大大延缓了秩序彻底崩溃的速度。
社会像被强行打了镇静剂,表面上的混乱减少了,但一种更深的、无声的恐怖却在弥漫。
正如本杰明所指出的:“一个人的恶念,不会因为人被关进监狱就不会产生。只要生命仍在延续,思维的波动就永不停息,恶念是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的潜流。”
物理的禁锢无法解决意识的难题。
然而,本杰明的另一番话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呼吁人们不要仅仅恐惧恶,更要主动拥抱和滋养内心的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灵修、冥想和社区互助,试图用积极的善念来构筑内心的堤坝,对抗那无处不在的诱惑与恐惧。
这股微弱但坚韧的向善之力,成为了人类社会在至暗时刻苦苦支撑的重要精神支柱。
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只是权宜之计。只要幽天的审判系统仍在运行,恶念被唤醒并实体化就只是时间问题。
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在疲惫、愤怒或无意的一刹那,在潜意识里滑过一丝黑暗的念头。
为了量化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Gcmc联合全球顶尖科学家和超级计算机,建立了 “人类文明恶念沦陷模型” 。
该模型综合了《人类恶行排行榜》数据、全球异常事件发生率、社会情绪指数、网络负面信息流量等上百个参数,最终汇集成一个残酷的百分比指数:沦陷指数。
这个指数预示着全球集体意识被幽天系统“捕获”并趋向不可逆恶化的程度。
Gcmc定期将这个指数及其背后的分析数据,通过强大的深空通信阵列,以定向激光束的形式发送给“逐星者号”。
这是地球传递给远征队最沉重的信息,也是他们使命紧迫性的最直接体现。
玄女在巡航途中忠实地接收着这些信号。当飞船航行至一半路程(约0.15光年处)时,她接收到的最新数据包显示:沦陷指数:40%。
意味着全球已有近半数的潜意识阵地被“感染”或处于高风险状态。玄女无声地将数据归档,飞船继续在永恒的寂静中滑行。
第三阶段:减速、唤醒与最终冲刺(第15-18个月)
经过近一年的休眠,当“逐星者号”终于逼近目标星域——太阳系最外围的奥尔特云地带时,飞船的智能系统启动了自动唤醒程序。
聚变引擎再次轰鸣,但这次是调转方向,进行长达数月的持续减速。轻微的过载和注入体内的复苏药剂让船员们从漫长的沉睡中逐渐醒来。
司星墟第一个睁开眼,适应着飞船内的人工光线。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玄女调阅航行日志和地球传来的所有数据。
当看到那个最终的数字时,所有刚刚苏醒的队员都瞬间被冰冷的现实彻底惊醒,残存的睡意荡然无存。
沦陷指数:80%。
在过去半年里,指数翻了一番。人类社会已如同站在悬崖边缘,仅凭着最后20%的善良火种与理性在勉力支撑。崩溃似乎随时都会发生。
“我们睡了多久,世界就煎熬了多久……”时寒锋看着屏幕上的数字,声音沙哑。
“没时间感慨了。”司星墟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震动,“玄女,启动高精度信号搜索阵列,过滤所有背景噪音,全力扫描目标区域。我们必须立刻找到幽天遗迹。我们每耽搁一秒,地球就可能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逐星者号”如同一个从长梦中惊醒的猎人,在幽暗寒冷的奥尔特云深处,睁开了它锐利的“眼睛”,开始搜寻那个决定人类文明生死存亡的“猎物”。
最终的任务,开始了。倒计时,已经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