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曼看着这个令人心悸的模型总结,沉重地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所有的推论,都像是盲人试图通过触摸一根象毛来推断大象的全貌。这个模型很可能错得离谱,但我们别无它法。”
他面对司星墟和整支探险队,郑重说道:“我们这次的任务,是找到脉冲波的源头,尽可能带回真实的信息。”
整个人类的科学智慧,最终凝结成了一份充满“可能”“或许”“大概”的行动指南——它如此脆弱,无法保证安全,甚至不能确保被理解,但它意味着人类终于鼓起勇气,向那片完全超出经验、冰冷而疯狂的数学深渊,第一次伸出了手指。
和以往探险不同,人海战术在这里毫无意义。最终决定,由司星墟——代号信使,独自一人,携带地球科技最高结晶,执行这次前所未有的任务。
…………
“龙门计划·维度潜航”正式启动。
科学的推演结果像冰冷警钟一样,进入四维空间已不是遥远的幻想,而是真实存在、危机四伏的现实。整个基地如同一台精密战争机器,全力围绕“维度潜航”高速运转。
根据理论,常规三维科技在四维空间中将大幅失效。装备团队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科学家推测,四维空间中逸散的量子脉冲,其量子态与外界并未完全隔绝。就像瀑布后面也可能存在能传声的洞穴——他们相信,从内部发射特定频段的量子信号,有很大机会被外部阵列捕捉。
以青铜神树为中心,一公里范围内,数百座高精度量子通信阵列拔地而起。它们不像雷达,更像造型奇特的大型射电望远镜,齐齐对准那片奇异的空间。
这些阵列不仅是“耳朵”,也是“锚点”。它们持续向“龙门”发射极微弱、经精密调制的量子束,试图在混乱的超维结构中维系一个脆弱的三维坐标参照,防止司星墟进入后彻底迷失。
科学家及工程师们日夜赶工,为司星墟打造了从内到外的极致防护。每一件装备都代表了人类科技的顶峰,却仍像是原始人披着藤甲挑战神明。
一、视觉系统:头盔面屏是一块动态现实投影屏,接收来自外部传感器和AI处理后的信息,将无法直视的四维视觉信息“降维”翻译成司星墟大脑可勉强处理的三维模拟图像。然而这既是保命的关键,也可能成为认知错误的来源。
二、“玄武”级维生服:贴身穿着,并非普通布料,而是由自适应非牛顿流体矩阵编织而成。常态柔软,遇到剧烈冲击瞬间变得比钻石还坚硬。内层循环着维持生理指标的纳米机器人。
绝热与维度屏蔽层:中间层采用绝对零度技术衍生出的高效绝热材料,并掺杂能微弱干扰低维空间结构的超导纤维,用以抵抗可能存在的“维度剥离”效应。
维生服外面覆盖着一层壁垒外骨骼装甲。装甲表面覆有主动式反应装甲片,可瞬间释放能量抵消物理冲击。它不仅提供力量增幅,关节和关键部位还嵌有微型惯性阻尼器,用以抵抗无法预测的空间扭曲带来的剪切力。
三、通讯系统:“伏羲”量子通讯器,这是核心任务装备,遍布装甲全身,其内部持续生成并维持大量与外部量子阵列同步的纠缠量子对。持续监测和收集引力微变、空间曲率、辐射、未知粒子流等所有可能的数据。
四、武器与工具: “惊蛰”能量脉冲手枪,佩于大腿侧。发射的不是粒子束,而是高度聚焦的时空微脉冲,旨在干扰目标区域的物理规则,而非造成物理破坏。是对未知威胁的“非致命”试探武器。
“芒种”多功能工具臂:安装在手臂上,集成了基于绝对零度的瞬间冷冻喷射器、高能激光切割、分子采样探针等,用于环境采样、应对障碍或精密操作。
五、玄女的升级整合: 其核心模块直接与司星墟的装甲、维生服系统相连,并安装了实时调用十一维算筹的机械模块,它将担任导航员、翻译官和生命维持主管。
…………
指挥部内,科学家与工程师们面色凝重,紧盯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克莱因瓶的投影再次出现,这一次,人们没有慌乱,反而生出了一丝期待。
司星墟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装甲的重量与体内奔涌的肾上腺素。他检查了腕部量子信号发射器的界面,又看了一眼稳定器中那节疯狂搏动的算筹残片。
他清楚,人类所有的准备,在这宇宙级的未知面前,都可能不堪一击。他不是战士,而是一个被推向深空的探针,一个投向无尽深渊的问号。
面罩之下,玄女的界面已准备就绪,数据流如瀑布般即将泻下。
他的呼吸平稳,但心脏沉重地跳动。所有训练与推演,在真正的四维空间面前,或许都只是孩童的臆想。
“潜航员司星墟,最终系统自检完成。玄女在线,算筹状态稳定。”AI冰冷的声音在他颅内响起。“外部阵列就绪,锚点信号清晰。”
“祝你好运,司博士。愿上帝与你同在。”本杰明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中传来。
“龙门计划最终阶段,准备执行。信使司星墟,请就位。”
指令冰冷地回响在舱内。司星墟最后望了一眼外部世界——那熟悉的三维空间,随后毅然转身,向前一步,任由那不断扭曲变幻、散发着致命吸力的克莱因瓶将其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