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附议之声此起彼伏。
龙椅上,国君周天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群臣,将陈文都的惊慌、宁卫国的激昂、以及众臣各异的神色尽收眼底。
他依旧沉默着,无人能窥见那平静面容下,究竟在思量着什么。
兵部尚书宁卫国见周皇久未决断,心中那股为强军、为边关计的热血再次上涌。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出列,声音比之前更加洪亮,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陛下!《男儿当自强》歌声遍传中书,军民士气如虹,此乃天时!萧无病能凝聚此心,统兵有方,屡挫敌锋,此乃人和!如今北疆诸部蠢蠢欲动,正值用人之际,此乃地利!天时、地利、人和皆备,若不起用萧无病这等锐意进取之将,更待何时?”他声震屋瓦,目光灼灼,“臣,再次恳请陛下,顺应军心民意,擢升萧无病为中书省总督,总揽军政,扬我大乾国威,壮我三军士气!让那‘胆似铁打,骨如精钢’之精神,不仅响彻中书,更能威震四夷!”
宁卫国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在已倾斜的天平上又加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臣附议!”
“陛下,宁尚书所言,乃老臣谋国之见!”
“萧无病确为总督不二人选,请陛下明断!”
“中书省需一强有力之统帅,非萧无病不可!”
方才附议的众臣,此刻见宁卫国如此坚决,也纷纷再次出声,声浪比之前更为统一和响亮。
礼、刑、户、工四部尚书,以及众多中下层官员,都清晰地表达了支持的态度。
整个金銮殿内,支持萧无病升任总督的声音形成了压倒性的态势。
陈文都脸色灰败,嘴唇翕动了几下,却发现自己已完全被孤立。
他求助般地看向几个平日里与他交好、或与彭宵有旧的官员,却发现他们或低头盯着笏板,或眼观鼻鼻观心,竟无一人敢在此刻站出来与他一同反对。
大势已去!他心中一片冰凉,只能绝望地看着龙椅上的身影。
一直沉默的国君周天,缓缓抬起了头。他的目光依旧深邃平静,但其中已多了一丝决断。
他并未看向忐忑的陈文都,也未看向激昂的宁卫国,而是用一种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准奏。”
仅仅两个字,却如同定音之锤,敲定了未来中书省的格局,也敲定了萧无病的命运。
周天继续说道,语气带着一丝对老臣的抚慰,但更多的是一种帝王的乾纲独断:“中书省总督彭宵,年事已高,为国操劳多年,朕心甚慰。准其致仕荣休,加封太子太保衔,赐金帛田宅,荣归故里,以彰其功。”
定了彭宵的归宿,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金铁交鸣般的锐气:“着,原中书省行军指挥使,兼太子少保萧无病,擢升中书省总督,总揽中书省一切军政要务!望其不负朕望,整军经武,守土安民,扬我国威!”
“陛下圣明!”宁卫国率先跪拜下去,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欣慰。
“陛下圣明!”紧接着,满朝文武,包括面色惨白、不得不随众跪下的陈文都,齐声高呼。这声音在金銮殿内回荡,宣告着一代新贵的崛起,和一个旧有格局的被打破。
谁能想到,这一切的起点,竟是一首歌?
一首源自异世记忆,由萧无病带到此间的《男儿当自强》,先是在军营中点燃了数万男儿的热血,继而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民间,最终,其汇聚的磅礴气势与代表的强大力量,竟直接撼动了帝国的权力中枢。
……
萧府。
“圣——旨——到——!中书省行军指挥使萧无病接旨!”
宣旨太监那特有的、拖长了调子的尖细嗓音,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中书省总督府(暂称萧府)门前激起了千层浪。
府内仆役先是愕然,随即慌乱而有序地铺设香案,开启中门。
萧无病一身常服,快步走出,身后跟着一众心腹将领。他面色沉静,撩袍跪倒:“臣,萧无病,接旨。”
当太监清晰地念出“擢升萧无病为中书省总督,总揽中书省一切军政要务”时,身后传来几声压抑不住的抽气声,那是跟随他已久的将领们难以抑制的激动。萧无病本人也是心神一震,但他很快压下波澜,沉稳叩首:
“臣,萧无病,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双手接过那明黄卷轴,触手沉甸甸的,不仅是绸缎的分量,更是权柄的重量。
宣旨太监立刻换上了一副谄媚的笑脸,躬身道:“恭喜萧总督!贺喜萧总督!陛下对您可是寄予厚望啊!咱家在京城就听闻了那《男儿当自强》,当真是气壮山河,如今总督大人执掌中书,必能再创辉煌!”
萧无病微微一笑,不着痕迹地递过一个沉甸甸的锦囊:“有劳公公远来辛苦,一点茶钱,不成敬意。”
太监掂量了一下,笑容更加灿烂:“哎哟,总督大人太客气了!咱家这就回京复命,定将大人的忠心与才干禀明圣上!”
太监一走,压抑的狂喜瞬间爆发开来。
府邸之内,最先感受到变化的是崔莺莺。这位原本就依附于萧无病的女子,此刻更是容光焕发,眉眼间的喜色几乎要溢出来。
她亲自指挥着下人打扫庭院,布置装饰,忙得脚不沾地,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卖力。
看向萧无病的眼神,除了以往的敬畏,更多了几分炙热与庆幸。
她知道自己押对了宝,这位爷如今权势熏天,她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老爷,您看这红灯笼挂在这里可好?”崔莺莺声音柔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妾身已命人备下了上等的酒菜,府中上下定要好好为爷庆贺一番!”
萧无病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目光却已越过欢腾的府内,投向了更远处。
很快,道贺的人便如潮水般涌来。
首先是他麾下的将领们,个个喜气洋洋,与有荣焉。
他们簇拥着萧无病,声音洪亮地表达着忠心:“恭喜大帅!贺喜大帅!从此中书省上下,唯大帅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