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如同轻纱般笼罩着太行山深处的这片根据地。山涧的溪流潺潺,林间的鸟鸣清脆,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祥和。李铮正带着十几个工人在第三备用点检查设备,这里是半个月前新开辟的一处隐蔽工坊,藏在一个天然洞穴里,洞口用茂密的藤蔓伪装,即便走近了也难以察觉。
\"这台冲床的传动轴需要上油了,\"李铮蹲在一台机床前,用手指抹了抹轴承处的灰尘,\"今天下午就安排人来做保养,不能耽误下一批枪械零件的生产。\"
话音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啸声——是防空警报!李铮心里\"咯噔\"一下,猛地站起身,朝着工人们大喊:\"快!敌机来了!所有人按预定路线撤退,进防空洞!\"
工人们顿时紧张起来,但没有人慌乱。经过多次防空演练,他们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大家迅速收拾好工具,跟着李铮往洞口跑去。这时,天空中的\"嗡嗡\"声越来越近,如同死神的低吟,震得人心头发麻。
李铮最后一个冲出洞穴,回头仔细拉好藤蔓伪装,确认没有破绽后才快步跟上队伍。他一边跑一边清点人数,突然发现少了两个人。
\"刘姐和孙师傅呢?\"他焦急地问道。
\"孙师傅腿脚不便,刘姐扶着他走在后面!\"一个年轻工人答道。
李铮立刻转身往回跑,果然看见刘姐正吃力地搀扶着年迈的孙师傅,两人步履蹒跚地走在山路上。孙师傅的左腿在早年间受过伤,每到阴雨天就疼痛难忍,更别说这样急促的赶路了。
\"孙师傅,我来背您!\"李铮二话不说,蹲下身将老人背起,转头对刘姐说:\"快跟上,敌机马上就要到了!\"
就在他们快要到达防空洞入口时,五架日军战机已经如同黑色的乌鸦,从东面的山坳中钻出,朝着根据地的核心区域直扑而来。飞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机翼上的太阳旗标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刺眼。
\"快进洞!\"守在洞口的民兵急忙掀开伪装网,李铮背着孙师傅一个箭步冲了进去,刘姐紧随其后。就在伪装网重新合上的瞬间,外面传来了第一声爆炸的巨响。
\"轰隆!\"
大地剧烈震颤,防空洞顶部的泥土簌簌落下,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的味道。紧接着,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如同雷鸣般响起,期间夹杂着战机俯冲时刺耳的尖啸。洞内的人们屏住呼吸,只能听见彼此急促的心跳声。
孙师傅紧紧攥着衣角,声音有些发颤:\"这鬼子的飞机,来得也太突然了!往常不都是晌午才来轰炸吗?\"
李铮拍了拍老人的手,安慰道:\"孙师傅放心,咱们的防空洞都是按照八路军工兵指导的标准挖掘的,洞身深入山体,顶部还用圆木做了加固,能抵御炸弹冲击。\"他挪到观察口前,小心地拨开伪装,向外望去。
只见原作坊所在的方向已经浓烟滚滚,火光冲天。那里是故意留下的诱饵,放置了几台报废的老旧设备和一堆废料,就是为了吸引日军轰炸。果然,日军战机把主要火力都集中在了那片区域。
一架九七式重爆击机俯冲下来,机腹打开,投下两枚炸弹。原作坊的屋顶瞬间被掀翻,土木结构的墙壁轰然倒塌,之前留下的几台老旧机床被炸得支离破碎,零件四处飞溅。附近的几间废弃民房也未能幸免,茅草屋顶燃起熊熊大火,黑烟如同恶龙的吐息,直冲云霄。
\"这些狗娘养的鬼子!\"防空洞里的一名年轻工人愤怒地骂道,拳头攥得咯咯直响,\"专挑老百姓的房子炸!\"
李铮脸色凝重,但眼神却很坚定:\"大家别冲动!这只是开始,等会儿战机低空飞行时,咱们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王小柱,把咱们准备的步枪都拿出来,检查好弹药!\"
\"是!\"王小柱立刻应声,和另外两个民兵从防空洞的角落里拖出几个木箱。打开箱盖,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十几支步枪,都是兵工厂修好的三八大盖。他熟练地检查着枪膛和弹匣,确保每支枪都能正常使用:\"李队长,都准备好了!子弹也充足,每人可以分到二十发!\"
轰炸持续了约莫一刻钟,原作坊所在的山谷已经被炸得面目全非。日军战机完成第一轮轰炸后,开始在上空盘旋,其中一架侦察机飞得特别低,几乎要擦过树梢,飞行员正探出头来,仔细观察着地面的情况,似乎在确认轰炸效果。
\"就是现在!\"李铮大喊一声,推开防空洞的隐蔽门,率先冲了出去,\"大家跟我来!分散隐蔽,瞄准战机的发动机和机翼!打!\"
战士们和工人们如同出笼的猛虎,迅速冲出防空洞,借助大树、岩石和土坎的掩护,举起步枪瞄准低空飞行的战机。李铮一个翻滚躲到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后面,深吸一口气,将枪托紧紧抵在肩窝,准星对准那架侦察机的发动机部位。
\"砰!\"李铮扣动了扳机。
随着他的枪声响起,其他人也纷纷开火。十几支步枪同时射击,子弹像密集的雨点般射向战机。虽然步枪口径小,威力有限,很难直接击落战机,但子弹擦过机身的\"叮叮当当\"声却让日军飞行员大吃一惊。
\"八嘎!地面有防空火力!\"侦察机飞行员吓得立刻拉动操纵杆,战机猛地向上爬升,机翼几乎是擦着树梢掠过。一颗子弹正好击中左侧机翼,留下了一道明显的划痕。
其他几架战机见状,也纷纷提升飞行高度,再也不敢低空盘旋。它们在高空又投下了几枚炸弹,但因为高度太高,炸弹大多落在了空旷的田野里,只炸出一个个焦黑的大坑,对隐藏在密林中的备用点和隐蔽仓库完全没有造成威胁。
\"太好了!鬼子的飞机升高了!\"一名战士兴奋地大喊,忍不住挥了挥拳头。
李铮站起身,拍掉身上的尘土,看着渐渐远去的战机,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没击落,但咱们的目的达到了!他们飞得越高,轰炸精度就越低,咱们的核心物资就越安全。\"
他带领大家回到防空洞,再次透过观察口往外看。日军战机在天空中绕了几圈,似乎是因为找不到其他有价值的目标,最终悻悻地向东飞去。轰炸声停止了,只剩下几处火场还在噼啪作响,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焦糊的气味。
\"李队长,您这招太妙了!\"孙师傅笑着说,之前的紧张感消失了不少,\"先是故意暴露旧作坊吸引火力,又在他们低飞时开枪威慑。要是咱们有高射炮,肯定能把这些鬼子的飞机打下来!\"
李铮点点头,目光坚定:\"以后咱们肯定会有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检查一下其他备用点的情况。吴博文,你带两个人去西边的备用点看看,确认那边的伪装网和防空洞有没有问题;王小柱,你去东边的隐蔽仓库,看看物资有没有受损。我留在这儿,检查这个备用点的设备。\"
\"明白!\"吴博文和王小柱立刻带领人手出发。
李铮则走进备用点的洞穴。这里存放着兵工厂最核心的设备——两台精密机床、一台发电机,以及一批珍贵的铜材和工具钢。他仔细检查着每台机床的零件,用手抚摸着冰冷的金属表面,确认没有因为轰炸震动而受损。接着又检查了发电机和堆放在角落里的原材料,一切都完好无损。
洞穴顶部的伪装网完好无损,外面的杂草和树枝没有被炸弹冲击波破坏,从空中根本看不出这里有一个隐蔽的兵工车间。李铮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约莫半个时辰后,吴博文和王小柱都回来了,带来了好消息——所有备用点和隐蔽仓库都安然无恙,核心物资和设备全都完好无损。
\"西边备用点的伪装网被冲击波震得有些松动,我们已经加固过了。\"吴博文报告道,\"东边仓库附近的树林被炸了一片,但仓库本身很安全。\"
李铮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他看着身边这些面带尘土却目光坚定的同志们,语气铿锵地说:\"同志们,鬼子的轰炸虽然猛烈,但咱们提前做好了准备,守住了咱们的根基!只要这些核心设备还在,咱们就能继续为前线将士生产武器!\"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继续说道:\"不过,鬼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咱们还要提高警惕,完善防空设施,做好应对下一轮轰炸的准备。我建议在每个备用点附近再挖一个备用防空洞,还要储备更多的饮用水和干粮。\"
\"对!咱们还可以在山上多设几个观察哨,提前发现敌机!\"王小柱补充道。
\"伪装也要加强,我建议砍些新鲜树枝,把所有的屋顶都重新伪装一遍。\"刘姐也提出了建议。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献计献策。虽然原作坊和附近的村落被炸毁,但只要核心物资和设备还在,只要大家的斗志不减,他们就有信心继续战斗下去。
李铮望着洞外渐渐散去的硝烟,目光坚定。他知道,这场轰炸只是开始,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但他相信,只要军民团结一心,就一定能粉碎日军的大扫荡,守护这片用鲜血浇灌的抗日根据地。
\"走,咱们去看看乡亲们怎么样了。\"李铮率先走出洞穴,\"能帮一把是一把。记住,咱们兵工厂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老百姓,打击日本侵略者!\"
众人齐声应和,跟着李铮向被炸的村落走去。阳光穿透硝烟,照在这些抗战儿女坚毅的脸上,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民族不屈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