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敌占区县城,街道上随处可见穿着黄军装的日军和伪军,关卡比往常多了一倍,每个关卡前都有日军拿着刺刀检查过往行人,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周青穿着一身商人的绸缎衣服,戴着瓜皮帽,手里提着一个装满“药材”的木箱——箱子里其实装的是作坊急需的小口径钻头和扳手,他这次的任务是从地下商人手里接货,再悄悄运回根据地。
按照约定,周青在一家茶馆的二楼包间等地下商人。他一边假装喝茶,一边警惕地观察着楼下的动静,手指悄悄摸向腰间——那里藏着一把防身的手枪。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十分钟,地下商人还没来,周青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就在这时,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夹杂着日军的呵斥和枪声。周青赶紧走到窗边,撩起窗帘一角往下看——只见几个日军正押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往茶馆走来,正是他要等的地下商人!商人的脸上满是血迹,手里的箱子已经不见了,显然是被日军抓了。
“不好,暴露了!”周青心里一沉,立刻收起茶杯,从包间后面的窗户爬了出去——这是他们事先约定的逃生路线,窗户下面有一条窄巷,能通往城外。
他刚跳进窄巷,就听到身后传来日军的叫喊声:“站住!别跑!”回头一看,三个日军已经追了过来,手里端着步枪,枪口对准了他。周青不敢回头,拼命往巷子里跑,巷子狭窄又曲折,堆满了杂物,他只能绕着障碍物跑,好几次差点被绊倒。
“砰!”日军开了一枪,子弹擦着他的肩膀飞过,打在旁边的墙上,溅起一片尘土。周青顾不上疼痛,从腰间拔出手枪,回头开了两枪,虽然没打中日军,却暂时挡住了他们的追击。
跑出窄巷,城外的田野就在眼前。周青不敢停留,沿着田埂往根据地的方向跑,鞋子陷进泥里也顾不上拔,只知道一个劲地往前跑——他知道,只要跑进根据地的范围,就安全了。
跑了大约一个小时,身后的追兵终于不见了。周青停下来,靠在一棵大树上大口喘气,肩膀上的伤口还在流血,渗红了绸缎衣服。他打开手里的木箱,发现里面的钻头和扳手都还在,心里稍微松了口气——虽然没接到更多物资,但至少没让这些工具落入日军手里。
可就在这时,远处又传来了狗叫声和日军的马蹄声。周青心里一紧,赶紧把木箱藏在一堆干草里,用泥土盖好,然后继续往根据地跑——他必须尽快把消息带回根据地,让大家知道敌占区的情况变了,采购渠道可能要断了。
又跑了三个小时,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周青终于看到了根据地外围的岗哨。守卫的战士认出了他,赶紧扶着他往茅草屋走,还找来卫生员处理伤口。卫生员清理伤口时,发现子弹虽然没打中,但肩膀被弹片划伤了,需要缝合。
“周青同志,你没事吧?怎么伤成这样?”李铮接到消息,连夜赶到茅草屋,看到周青苍白的脸和包扎的肩膀,心里满是担忧。
周青躺在床上,虚弱地笑了笑:“没事,皮外伤。李师傅,情况不好,敌占区的日军加强了对物资的管控,还抓了不少地下商人,我要等的商人也被抓了,咱们订的工具和零件都被日军没收了,以后从敌占区采购,恐怕很难了。”
李铮的心里一沉,之前虽然知道日军封锁严,但没想到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地下商人被抓,采购渠道中断,意味着以后很难再从敌占区弄到精密工具和稀缺零件,作坊的生产又要面临新的困难。
“还有更糟的,”周青接着说,“我听日军的对话,他们好像知道了咱们根据地有军工生产,正在到处搜捕和咱们有联系的人,以后咱们的人再去敌占区,风险会更大。”
李铮沉默了片刻,握住周青的手,语气坚定地说:“辛苦你了,周青同志。你先好好养伤,采购的事不用急,咱们已经找到了铁矿和煤矿,还能自己炼粗钢,就算从敌占区弄不到物资,咱们也能靠自己解决。”
第二天,李铮就召集作坊的核心成员,把周青的情况和敌占区的封锁情况告诉了大家。“日军想通过封锁困死咱们,但他们打错了主意!”李铮站在众人面前,声音洪亮,“咱们现在有铁矿、有煤矿,能自己炼粗钢;有铜材,能做子弹弹头和机床配件;还有机床,能加工零件。只要咱们再扩大铁矿开采,改进冶炼工艺,就能生产出更多的钢材,完全不用依赖敌占区的采购!”
“李师傅说得对!咱们不能被小鬼子难住!”王铁锤第一个响应,“我明天就带人去扩大铁矿开采的规模,多雇几个老乡帮忙,保证每天能采出更多的铁矿砂!”
孙小虎也站起来说:“我可以跟着王师傅去采矿,还能帮忙记录开采量,另外,我还想试试改进冶炼炉,之前李师傅说过增加鼓风装置能提高炉温,咱们可以多做几个风箱,让炉温再升一点,炼出的钢质量更好!”
李铮点点头,立刻制定了应对计划:第一,扩大铁矿开采规模,从根据地老乡中招募工人,增加采矿设备,确保每天的铁矿砂产量翻倍;第二,改进冶炼炉,增加鼓风装置,用两个风箱同时鼓风,提高炉温,减少钢材杂质;第三,研发替代品,比如用陶瓷做机床的非承重零件,用草木灰和油脂做润滑剂,进一步减少对外部物资的依赖。
计划制定好后,大家立刻行动起来。王铁锤带着孙小虎和十几个老乡,拿着锄头、镐头去了铁矿开采点,在原来的矿坑旁边又开挖了一个新矿坑,还搭建了简易的运输轨道,用木板车运输铁矿砂,比之前用扁担挑快了不少。
周青在茅草屋里养伤,听说大家都在为应对封锁努力,心里很是感动。他让战士帮忙带话给李铮,说等他伤好后,还会想办法联系其他地下商人,就算风险再大,也要为作坊争取更多的物资支持。
李铮收到消息后,让战士转告周青:“先安心养伤,物资的事咱们能自己解决,等抗战胜利了,再一起庆祝。”
这天晚上,作坊里的灯又亮到了深夜。李铮和孙小虎在画冶炼炉改进的图纸,王铁锤在打磨新的采矿工具,工人们在加工陶瓷零件。虽然日军的封锁给作坊带来了新的困难,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丝毫退缩——他们知道,只要齐心协力,自力更生,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就能在这场艰苦的抗战中,为前线的战友们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物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