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成蝶的瞬间
洪炉真人的决断,如同战鼓擂响,拉开了戊土三号壁垒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序幕。然而,理念的认同与实际的执行之间,横亘着巨大的鸿沟。对于那几位浸淫星陨阁传统阵法体系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元婴阵法师而言,林霄提出的“周天星元网络”,不啻于一场认知上的颠覆与风暴。
分布式能量节点?动态路由重组?自我学习演化?阴阳净魔枢?
这些词汇每一个都冲击着他们固有的阵法观念。他们习惯了中央调控、稳定传输、结构严谨的传统模式,如今却要让他们理解一个去中心化、动态变化、甚至能“自我成长”的“活”的系统,其难度可想而知。
最初的几天,调度室内充满了困惑、争执与显而易见的挫败感。
“林小友,此处能量回路为何要如此迂回?直接连接岂不效率更高?”李姓元婴法师指着蓝图上一处看似冗余的设计,眉头紧锁。
“李前辈,直接连接固然效率高,但若此节点被毁,与其相连的七个次级节点将同时瘫痪。迂回设计虽增加了微乎其微的损耗,却确保了单一节点失效不会引起大面积崩溃,此乃‘韧性’考量。”林霄耐心解释,并在空中以灵力模拟出两种结构在遭受攻击时的不同表现。
另一位张姓法师则对“阴阳净魔枢”的原理百思不得其解:“生死之力乃修士根本,用于攻伐尚可理解,用于净化稳定能量……闻所未闻!如何保证其不反噬自身,不污染能量网络?”
顾危默然上前,再次演化那微型的生死太极,这一次,他刻意放慢了过程,让那缕魔气如何在生死轮转中被剥离、分解、最终化为一丝微弱但稳定的暗色能量的过程,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虽未言语,却比任何解释都更有力。
林霄更是将《星轨演天术》简化后的部分推演逻辑,以最直观的灵力图谱方式展现出来,讲解着能量流在复杂网络中的最优路径选择、负载均衡原理以及应对突发干扰的动态调整策略。
这个过程,对于这些早已成名、习惯了他人在阵法上请教他们的元婴法师而言,无疑是痛苦且充满挫败的。他们如同被强行拉出了舒适区的学子,需要不断否定自己过去的某些认知,强迫大脑接受一套全新的、截然不同的逻辑体系。有人焦躁地揪着头发,有人反复验算着林霄提供的数据直至脸色发白,更有人因无法理解某个关键概念而颓然长叹。
然而,没有人选择退出。
洪炉真人那句“受够了憋屈等死”的话语,如同烙印般刻在每个人心头。对生存的渴望,对袍泽的责任,以及内心深处那丝不愿就此沉沦的骄傲,支撑着他们。他们放下身为元婴前辈的矜持,如同最谦逊的学徒,追着林霄询问每一个细节,反复讨论、验证、甚至提出自己的质疑与改进想法。
林霄看着这些往日里或威严、或孤傲的前辈,此刻为了一个共同的、渺茫的希望,如此挣扎却又如此执着地学习、适应,心中涌起的,不再是之前那种因能力被认可而产生的成就感,而是一种更深沉的、难以言喻的动容。
他看到了那位李姓法师,为了理解“动态路由”,不惜将自己关在静室三日,用最笨拙的方法手动模拟了数千次节点失效场景,出来时双眼布满血丝,却兴奋地抓着林霄分享他的发现。
他看到了那位最初驳斥他最激烈的张姓法师,在亲眼见证顾危成功将一缕稍强的魔气稳定转化后,沉默良久,然后主动找到林霄,将自己对传统净化阵法的理解倾囊相授,希望能对“阴阳净魔枢”的优化有所帮助。
他看到了所有阵法师,在初步理解了网络架构后,自发地组成小组,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根据蓝图细化局部结构,有的负责测试新型能量通道材料的性能,有的则开始尝试编写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的简易监测符程序……
他们不是在简单地执行他的命令,而是在真正地理解、消化,并试图贡献自己的智慧,共同完善这个新生的体系。
这一刻,林霄深深意识到,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技术或阵法,更是一颗火种。而这些看似固执、挣扎的前辈们,正在用他们的经验、智慧乃至尊严作为燃料,努力让这颗火种燃烧起来,照亮这片绝望的战场。
“诸位前辈……”在一次关键的节点连接测试成功后,林霄看着周围那些虽疲惫却眼神发亮的元婴法师们,声音有些哽咽,他郑重地躬身行了一礼,“辛苦了……多谢!”
这一礼,发自肺腑。
众法师皆是一怔,随即,李法师上前扶起他,粗糙的大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复杂却带着暖意:“小子,是我们该谢你。是你……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在这必死之局里,又看到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是啊,虽然你这套东西折腾得我们老头子够呛,”张法师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但……有点意思!真有点意思!”
破茧固然痛苦,但成蝶的瞬间,光芒足以照亮曾经的挣扎。
在众人的通力协作下,“周天星元网络”的构建以超乎预期的速度推进着。虽然只是雏形,但戊土三号壁垒,这个曾经固守旧制的战争堡垒,正在悄然发生着本质的改变。一种新的希望,开始在众人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