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窥探”已转变为“缄默对峙”。那块伪装成岩石的“黯影哨兵”(联盟内部对其的临时命名)依旧在异常区域边缘缓慢漂移,其内部维度的微弱“呼吸”规律而稳定,再无任何多余动作,完美地融入了深空的背景噪音之中。联盟所有观测单位维持着最高级别的静默,如同在雷区边缘屏息凝神的猎人,不敢有丝毫惊动。
对历史数据的回溯分析迅速展开。在紫晶信号提供的超强算力支持下,织网的海量数据库被重新梳理,搜寻目标设定为所有记录中存在类似“微小几何调整”、“内部维度异常折叠”或“能量签名完美伪装”的天体。
结果令人心惊。
超过十七个过去被标记为“普通陨石”或“自然奇观”的目标被重新标注!它们分布广泛,看似随机地散布在联盟已探索的星域外围,甚至有几个曾非常接近环网早期的巡逻路线。它们全都表现出与“黯影哨兵”高度相似的伪装特征和内部结构,如同一张早已悄然张开的、沉默的监视网络,而联盟直至今日才勉强窥见其冰山一角。
“检测到‘黯影哨兵’网络存在。节点数量未知,分布范围未知,意图未知。威胁等级评估上调。”环意识脉冲的播报透着前所未有的严峻。
压力在无声中积聚。与一个看得见的敌人作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与一个无处不在、却对你视若无睹、意图不明的沉默存在共处一片星空。
必须获取更多信息,否则联盟的任何行动都可能暴露在未知的注视之下。
直接接触风险过高。能量扫描可能触发反击。唯一的突破口,似乎只剩下那些被捕捉到的、极其微弱的异常迹象本身——那片区域内部的引力凝滞、背景辐射冷斑、以及被梳理过的无序低语。
一个极其大胆的方案被提出:不再试图窥探“黯影哨兵”或区域内部的实体,而是集中所有观测力量,全力监听和分析那些“异常迹象”本身!将这些迹象视为一种特殊的“深空低语”,尝试破译其可能蕴含的信息。
这无异于试图从风中分辨出特定一片落叶的旋转规律,从海浪声中听出某一滴水的成分。
共筑站内,多文明的智慧再次紧密协作。环网提供庞大的数据处理平台和模式识别算法,紫晶信号负责构建超精密的逻辑滤网和关联性模型,“归航者”文明则贡献其从创伤记忆中提取有效信息的独特心灵技术,能量微操与维度感知文明则负责将不同形式的异常数据转化为可被统一分析的“信息流”。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融合了科技与灵性、逻辑与直觉的超级分析项目,名为“深空低语解析”。
过程枯燥而漫长。海量的无效数据被滤除,无数种可能性被提出又被否决。那微弱的引力凝滞仿佛某种古老的钟摆,那特定的辐射冷斑如同凝固的音符,那被梳理过的低语波动蕴含着难以捉摸的节律……
时间在高度专注中流逝。
突然,来自维度感知文明的一位研究者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假设:这些异常并非独立现象,而是同一个“信号”在不同维度层面的投影!就像一首交响乐,其旋律、和声、节奏分别作用于听众的不同感官,共同构成完整的体验。
基于这个假设,分析模型被彻底重构。多种异常数据被叠加、转换到同一个虚构的“超维信息轴”上进行同步分析。
奇迹发生了。
当引力凝滞的周期、辐射冷斑的温度波动曲线、被梳理低语的熵值变化曲线以特定算法叠加对齐时,一段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辨的“信息模式”浮现了出来!
它并非语言,而更像是一种…状态广播?一种持续不断的、宣告自身存在和基本属性的信号。其核心内容可以被粗略解读为:
【存在声明:稳定态。低熵。非活性。守望模式。】 【警告:高维结构。勿近。勿扰。】 【…(无法解析的冗余代码)…】
这段“低语”似乎在不断重复广播着这些信息,其强度微弱到几乎被宇宙背景彻底淹没,唯有通过这种多维度信息叠加的特殊方式才能勉强捕捉。
它来自那个异常区域的内部!来自那个被推测的“宏观低熵实体”!
它不是在沉睡,而是处于一种高度节能的“守望模式”。它在宣告自己的存在,同时警告他者远离。那些“黯影哨兵”,或许是这种守望模式的组成部分,是自动化的巡逻单位。
而其广播信息中无法解析的“冗余代码”,经过“归航者”文明的心灵技术初步感应,反馈回一种极其古老、近乎永恒的、混合着疲惫与坚定的复杂情绪残留。
这个存在,似乎已经如此“守望”了难以想象的漫长岁月。
它不是敌人,至少目前没有表现出敌意。但它是什么?它在守望什么?又为何要发出警告?
获取的信息越多,疑问反而越多。但至少,联盟第一次听懂了这片深空角落发出的、微弱的“低语”。
凌九天镜像下令:“建立‘深空低语’专项监听频道。持续记录并尝试破译其信息更新。所有单位继续维持静默,避免进入其警告范围。”
对峙仍在继续,但纯粹的未知已开始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有敬畏的审慎。联盟窥探到的,或许是某个上古守护者的一角,其秘密可能远比一场战争更加深远。
永劫之环的光芒静静流转,仿佛也在聆听那来自深空彼岸、跨越亿万年的古老低语。织网的传感器调整着角度,不再仅仅是警惕的耳目,也带上了几分学者般的专注。深空的故事,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