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村的晨雾裹着共生藤的淡香,在星核石巷的青石板上漫延,0.17Sv\/h的辐射让雾中悬浮的星核结晶泛着细碎的蓝光,落在巷口新立起的星核钢支架上,凝结成晶莹的露珠。巷子里聚着不少村民,王婶抱着刚熬好的星核粥,却没急着回家,眼睛直盯着祠堂方向新搭的金属架子;李伯扛着刚磨好的钢凿,凑在支架旁摸来摸去,指节蹭得钢面泛起亮痕;张三则带着几个年轻村民,围着陈静的探测仪,嘴里不停问着“这玩意儿真能挡机甲炮?”——自昨天林野说要搭“能罩住全村的铁网”,村民们就没心思干别的,连夜里守夜都要多往祠堂方向望几眼。
“林小哥,你说的‘钢铁穹顶’,就是用这些钢架子搭的?”王婶终于忍不住,抱着粥碗挤到林野身边,孩子的小手还抓着她的衣角,“俺昨儿听陈丫头说,这网能挡天上的炮弹,还能拦那些会爬墙的纤维兵,是真的不?俺家小子夜里总问,会不会有炮弹砸到屋顶。”
林野蹲下身,帮孩子理了理歪掉的布帽,青铜刀斜插在腰间,刀身泛着与钢支架同源的冷光:“是真的,王婶。”他的声音温和得像巷里的晨雾,目光扫过祠堂前铺开的图纸——那是陈静根据苏明笔记画的“电磁防御网结构图”,上面用红笔标着支架位置、电网覆盖范围,还有与共生核心的能量连接点,“这‘钢铁穹顶’不是普通的铁网,是‘星核电磁防御系统’,用星核钢做支架,拉上细如发丝的电磁线,再用共生核心的能量驱动,能挡住机甲的电磁炮,还能干扰纤维兵的能量反应,让他们靠近不了村子。”
“电磁线?咋俺没看见?”张三凑过来,眯着眼睛往支架间瞅,除了纵横交错的钢杆,啥也没见着,“莫不是藏在雾里了?这线要是断了咋整?俺们可不会修这洋玩意儿。”
陈静的探测仪这时从图纸旁抬起来,屏幕上的电磁线三维模型正随着她的指尖转动,青紫色的鳞片在雾中泛着微光:“电磁线是‘星核合金丝’做的,比头发丝还细,正常光线下看不见,得用探测仪才能显形。”她伸出半变异的手指,在支架间虚划了一下,“你看,从祠堂的钢架到村口的共生藤,再到西巷的供暖石槽,这些线纵横交错,形成一张覆盖全村的网,每个支架都是能量中继点,就算断了几根,其他的还能正常工作——苏明的笔记说,这叫‘冗余设计’,就像村里的地热水管,一条堵了,还有别的能通。”
老村长拄着星核木拐杖走过来,拐杖头在钢支架的底座上敲了敲,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当年苏明在村里时,就提过‘立体防御’,说光守地面不行,还得防天上、防地下。”他的声音带着岁月的厚重,目光落在图纸上的共生核心标记处,“现在地面有共生藤、地下有通道陷阱,天上有这‘钢铁穹顶’,才算把村子裹严实了——李伯,你看这支架的接口,还得再加固不?别到时候被风吹倒了。”
李伯早就蹲在支架旁,用钢凿敲了敲接口处的星核钢螺栓,眉头皱了皱又舒展开:“接口没问题,俺用的是‘双扣螺栓’,比普通螺栓结实三倍,还浇了星核蜡,能防辐射锈蚀。”他从工具包里掏出个小铁锤,轻轻敲了敲螺栓,“就是支架顶部的‘能量接收器’,得再磨光滑点,不然影响能量传导——苏丫头,你用感知看看,接收器的表面平不平?”
苏晴抱着辐射绘图本,走到支架旁,闭上眼睛,后颈的纤维痕迹亮得像条细银链。片刻后,她睁开眼,指尖在屏幕上的接收器模型处轻点:“有两处小凸起,在接收器的边缘,大概0.2毫米高,会影响能量流——李伯,您磨的时候,重点磨左边和右边,中间不用动。”
李伯点点头,立刻拿出细砂纸,蹲在支架旁打磨起来。砂纸蹭过钢面,发出“沙沙”的轻响,细小的钢屑落在地上,与晨雾中的星核结晶混在一起,泛着细碎的光。阿正蹲在旁边,帮着递水、拿砂纸,时不时问一句“李伯,这钢是不是比之前打造陷阱的更硬?”,李伯一边磨一边答,巷子里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
阿木扛着捆缠魂藤走过来,绿色的植物化纹路在他手臂上缓缓流动,与钢支架产生微弱的共鸣。他用手语比划着:他想在每个钢支架的底部种上“固根藤”,这种藤蔓的根须能钻进土壤深处,缠住支架底座,防止机甲的冲击波把支架震倒;藤蔓上还能结“预警果”,一旦有东西靠近支架,果子就会发出红光——他还在藤蔓里混了些星核泉的活水,能让藤蔓长得更快,半天就能缠紧底座。
“好主意。”林野拍了拍阿木的肩膀,“固根藤种在支架周围,离底座半米远,别影响支架的能量传导。预警果的红光要显眼点,让守夜的村民能及时发现异常——阿正,你跟着阿木哥,帮着递种子、浇水,学学怎么种固根藤。”
阿正立刻应下来,跟着阿木往支架旁的土壤里挖坑。固根藤的种子比缠魂藤的小,呈淡绿色,阿木用指尖蘸了点星核泉活水,滴在种子上,种子立刻泛起微光,像吸饱了能量。他把种子埋进土里,用手掌轻轻压实,绿色的植物化纹路顺着掌心渗入土壤,不过片刻,土里就冒出细小的绿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很快就缠上了支架的底座。
“真快!比俺家种的星核薯长得还快!”王婶看得直咋舌,怀里的孩子也伸出小手,想去摸那些嫩藤,“阿木这孩子,手真巧,这藤要是能长到屋顶就好了,还能挡雾。”
阿木回头笑了笑,用手语比划着:固根藤长到支架一半就会停止,不会影响电磁网,也不会爬到村民的屋顶——他早就计算好了生长高度,既保证稳固,又不打扰大家的生活。
搭建“钢铁穹顶”的进度比预想的快。上午太阳升到半空时,全村的钢支架都立好了,共十二根,分别在祠堂、村口、星核泉、西巷等关键位置,像十二根守护的柱子。陈静开始调试电磁线,她站在祠堂的高台上,手里拿着个“能量发射器”,对准每个支架的接收器,按下开关——淡蓝色的电磁线瞬间在支架间显现,纵横交错,像一张透明的蓝网,将整个石磨村罩在下面,晨雾中的星核结晶落在网上,泛起细碎的火花,又很快消失。
“能量接通了!”陈静的声音带着兴奋,探测仪屏幕上的电网能量曲线呈现出平稳的正弦波,“共生核心的能量传输正常,每个支架的中继效果都达标,电磁强度是3.2特斯拉,刚好能挡住机甲的电磁炮,又不会伤到村民和共生藤——苏晴,用你的感知看看,电网有没有盲区?”
苏晴闭上眼,空间感知像水流般覆盖全村,绘图本屏幕上的电网模型很快弹出绿色的“全覆盖”提示:“没有盲区!从村口的共生藤到村后的腐叶沼,都在电网覆盖范围内,连地下通道的入口上方,都有电磁线经过,要是有纤维兵从地下爬出来,刚露头就会被电网电到——林哥,电网的预警系统也正常,只要有东西靠近,接收器就会发出‘滴滴’声,还会在我的绘图本上标记位置。”
“太好了!”张三兴奋地拍了下大腿,“这下俺们守村口就放心了,不用总抬头看天,怕有炮弹砸下来——林小哥,要不俺们试试?找个东西扔到电网里,看看能不能挡住?”
林野想了想,点头同意:“找个没用的星核钢片,从村口扔过去,别太用力,小心砸到支架。”
张三立刻跑回自家,拿了块生锈的钢片,站在村口的共生藤旁,用力将钢片往电网方向扔去。钢片刚靠近电网一米,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挡住,悬在半空,紧接着,祠堂方向的接收器发出“滴滴”的预警声,苏晴的绘图本屏幕上,钢片的位置立刻弹出红色标记。
“成了!”村民们发出一阵欢呼,王婶抱着孩子也跟着拍手,“这下可好了,俺家小子再也不用怕炮弹了!这‘钢铁穹顶’,真是俺们的救命网啊!”
“叫‘钢铁穹顶’好!”李伯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比叫啥‘电磁网’顺口,听着就结实,像给村子戴了个铁帽子,啥都砸不进来!”
村民们纷纷附和,“钢铁穹顶”这个名字,就这么定了。连阿木都用手语比划着“钢铁穹顶”,绿色的纹路泛起开心的光,显然也觉得这个名字贴切。
下午的时候,赵衡的侦察兵果然来了——三架“鹰眼”无人机从红锈林方向飞来,想越过共生藤侦查村里的情况。还没靠近村口,“钢铁穹顶”的预警系统就响了,苏晴的绘图本屏幕上,三个红色光点清晰可见,正快速向村子移动。
“无人机!”苏锐的声音从了望台传来,他拄着星核木支架,步枪架在射击台上,瞄准了空中的无人机,“距离一公里,高度五十米,正在加速!”
“别开枪!”陈静连忙阻止,“用电网就行!”她手指在探测仪上快速操作,将村口区域的电磁强度调到3.5特斯拉,“电网能干扰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让它们失控坠毁,还能避免暴露我们的火力位置。”
话音刚落,空中的无人机突然开始摇晃,像被风吹得失去了方向,紧接着,第一架无人机冒着黑烟,直直地坠落在红锈林边缘,第二架、第三架也相继失控,摔在地上,发出“砰”的闷响。
“太厉害了!”张三看得眼睛都直了,“连枪都不用开,就把它们打下来了!这‘钢铁穹顶’,比俺们的滚石槽还管用!”
林野走到村口,看着坠毁的无人机,青铜刀在手里转了个圈:“这只是小试探,赵衡肯定还会来。”他的声音带着沉稳,“我们得继续完善‘钢铁穹顶’,在每个支架旁加装‘能量储备箱’,万一共生核心的能量断了,储备箱能撑半小时,足够我们反应——李伯,您能打造储备箱的外壳不?用星核钢,要防辐射、防冲击。”
“能!”李伯拍着胸脯,“俺这就去工坊,晚上就能赶出来十二个,保证结实!”他扛着钢凿,脚步快得像个小伙子,转眼就消失在巷口。
王婶这时抱着粥碗走过来,给林野、陈静、苏晴每人递了一碗:“快喝点粥,垫垫肚子。”她的目光落在“钢铁穹顶”上,嘴角笑出了皱纹,“俺刚才回家跟老头子说,咱们村有了‘钢铁穹顶’,比以前的土城墙结实十倍,他还不信,等会儿让他来看看,保管他也高兴。”
林野接过粥碗,温热的粥滑进喉咙,带着红枣的甜香。他抬头望向“钢铁穹顶”,淡蓝色的电磁网在阳光下泛着透明的光,与共生藤的淡绿色、星核泉的蓝绿色交织在一起,像一张五彩的网,将石磨村紧紧护在里面。村民们在巷里忙碌着,有的帮着李伯搬运星核钢,有的帮着阿木加固固根藤,有的在清理电网下的碎石,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安心的笑——这“钢铁穹顶”,不仅是防御工事,更是他们对抗赵衡的信心。
苏晴的辐射绘图本自动保存了“钢铁穹顶”的调试数据,屏幕上最后一页用红笔写了句话:“最安心的守护,是抬头能看见‘穹顶’,低头能摸到同伴的手。”女孩的手指轻轻抚摸着这句话,后颈的纤维痕迹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淡粉色。
傍晚时分,李伯的能量储备箱做好了,十二个用星核钢打造的箱子,方方正正,表面还刻着简单的星枢符,能增强能量稳定性。村民们帮忙把储备箱搬到每个支架旁,陈静将它们与支架的能量接口连接好,屏幕上立刻显示“储备能量100%”。
老村长站在祠堂前的高台上,看着覆盖全村的“钢铁穹顶”,又看了看忙碌的村民,拐杖头在石台上敲出欣慰的响:“苏明要是能看到,肯定会说,这才是他想看到的石磨村——有能挡风雨的‘穹顶’,有能一起扛事的人,就算赵衡来了,咱们也不怕。”
林野站在老村长身边,青铜刀的刀身映着“钢铁穹顶”的蓝光:“明天就是赵衡进攻的日子,我们把‘钢铁穹顶’、共生藤、地下陷阱、电磁地雷都准备好,形成立体防御,只要大家团结,就一定能守住村子。”
村民们纷纷应和,声音在巷里回荡,盖过了晨雾消散的轻响。夜幕降临时,“钢铁穹顶”的电磁线依然泛着淡蓝的光,像一圈守护的光环;固根藤紧紧缠着钢支架,预警果在夜色中泛着微弱的红光;守夜的村民拿着李伯打造的星核钢武器,在巷里巡逻,脚步比往常更坚定——他们知道,有“钢铁穹顶”在,有彼此在,这个夜晚,石磨村会很安稳。
苏晴躺在村医屋的小床上,睡前最后一次用感知检查“钢铁穹顶”,电网的能量平稳,支架稳固,没有异常。她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钢铁穹顶”的样子,还有村民们开心的笑容,心里踏实得像被“穹顶”护着一样——明天的决战,他们一定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