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绝色女子,凌阳的心跳骤然加速,一股寒气顺着脊椎直窜头顶。
荒山野岭,猛兽妖魔横行之地,突然冒出个如此美艳动人的女子,这本身就够诡异了。
更要命的是,这地方紧挨着万寿山,在五庄观后面出现的“美女”,那更是要了老命了!
凌阳脑子里瞬间闪过《西游记》里那些鼎鼎大名的妖怪:
战力爆表的牛魔王、法宝豪横的金角银角、吹得震天响的狮驼岭三巨头……但论起“出名”,眼前这位可能的主儿,绝对榜上有名——菜得离谱却又“战果辉煌”的白骨精!
这位白骨精,从出场到领盒饭,除了变幻之术还算拿得出手,外加一门逃命的尸解术,全篇几乎找不到半点战斗力描述。
孙悟空对付她,基本就是一棒一个小朋友,三棒解决战斗,干脆利落。
虽然知道对方可能战斗力垫底,但凌阳心里还是忍不住发怵,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叶公好龙”吧?
没办法,这白骨精虽然菜,但她对取经队伍造成的“伤害”可是顶级的,原着里,就是她让唐僧把猴哥赶回了花果山,第一次让取经团队出现了“散伙”的情况。
眼前这女子,确实美艳不可方物,眉目如画,身段婀娜,楚楚动人。
但凌阳可不敢直接让徒弟们动手。
尽信书不如无书,谁知道现实会不会有意外?
万一这白骨精变异了呢?或者她有什么隐藏手段?
必须得试探一下,稳住她再说。
猴哥不在,一定要苟得住,别像热血漫一样阴沟里翻船。
……
白骨精所化的女子见那唐僧见了自己,如同见了鬼魅,猛地后退好几步,还迅速躲到了那两个凶神恶煞的徒弟身后,把自己挡得严严实实,不由得也是一愣。
她随即掩嘴,发出一串银铃般的轻笑,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促狭:
“哎哟,这位长老,您这是做什么呀?”
“怎么见了我就像见了鬼似的?出家人四大皆空,难道连女色都如此见不得吗?嘻嘻……”
“女菩萨说笑了,我师父他……”猪八戒一看美人巧笑倩兮,骨头都轻了三分,腆着肚子就要上前搭话。
话还没说完,凌阳藏在后面的手肘就狠狠怼在了他肥厚的后腰上,硬生生把他的话给截断了。
猪八戒这夯货,一见到如此美艳动人的女子便精虫上脑,完全没注意到自家师父的反常。
猪八戒也不动动他那猪脑子想想:
他师父凌阳走南闯北,夜宿荒山野岭是家常便饭,一路上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没见过?
今天怎么会对一个突然出现的女子如此大惊失色?
这本身就极不正常。
一旁的沙僧就敏锐地捕捉到了师父眼神中的惊慌。
他虽沉默寡言,心思却细。
此刻见师父如此反应,更是心中一凛,不动声色地将手中的降妖宝杖握得更紧,双脚微微分开,重心下沉,做好了随时出手的准备。
凌阳手持九环锡杖,从猪八戒与沙僧腰间挤出,面带歉意向那女子道歉。
“阿弥陀佛,女施主见谅。”
“贫僧……贫僧胆子小,在这荒山野岭突然遇见生人,一时惊吓过度,故此失礼,还望女施主海涵,莫要见怪。”
那白骨精所化的女子见他额头冒汗,手臂发抖,一副真的被吓坏了的模样,心中那点疑虑反而消散了大半。
她暗自嗤笑:原来这金蝉子转世,竟是个如此胆小如鼠的脓包,见了美女都能吓成这样,真是白瞎了那十世修行的好皮囊。
她脸上的笑容愈发娇媚:
“无妨,无妨,行走荒野,谨慎些是应该的。”
“长老心思细腻,倒是奴家冒昧,惊扰了长老,恕罪恕罪。”
“女施主客气了,是贫僧失态。”
凌阳也陪着笑,目光与那女子在空中交汇,两人脸上都挂着温和的笑容,眼神却各怀心思。
凌阳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那女子光洁的额头,心里琢磨着——
要不要现在就给她脑袋来一下?我这锡杖可是佛祖赐的宝贝,分量十足,全力抡下去,开个瓢应该不成问题吧?
趁她没防备,先下手为强?
而白骨精心里也在飞速盘算——
那两个护法看起来不好惹,硬拼肯定不行。
怎么才能支开他们,把这个胆小的和尚弄到手呢?只要吃了他一块肉,长生不老唾手可得。
一人一妖,表面言笑晏晏,和谐得过分,心里却在各自盘算着怎么“收拾”对方。
沙僧站在一旁,看着师父这从未有过的“诡异”表现,额角都快渗出冷汗了。
他跟随师父时间虽不如大师兄长,但也深知师父虽然肉体凡胎,心性却坚韧沉稳,遇事极少慌乱。
今天这反应,太反常了,他心中的警惕提到了最高点。
猪八戒被师父怼了两下,加上刚才沙僧的眼神示意,他那被美色冲昏的头脑也终于冷静了几分。
猪八戒到底是见识过自家师父的手段的,虽然这师父是个肉体凡胎的凡人,但见识手段是有的,不然也不会让他们都服服帖帖的。
真要是个憨包,他们又如何听得他话?
被收拾过好几次的猪八戒也是长了心,将心中因为好色产生的那点缱绻散去,随后盯着那女子,
盯着那女子的脸,盯着她的姣好身段,盯着她的………
“女施主从何而来,又要往何处去呢?”
凌阳最终还是没选择冒险动手。
猴哥不在身边,他心里没底,万一打草惊蛇,让这妖怪跑了,或者对方真有隐藏手段,那就麻烦了。
况且,虽然心里已经认定了七八分,但万一弄错了,错杀无辜,那罪过可就大了,还是先拖住她,等猴哥回来最稳妥。
那女子见凌阳询问来历,心思电转,立刻编织出一套滴水不漏的说辞,声音婉转动听:
“回长老的话,此山名叫蛇回兽怕的白虎岭。”
“奴家就住在正西边山脚下,家中父母尚在堂,都是虔诚的善信,常年诵经念佛,喜欢斋僧布施,远近的僧人都受过我家恩惠。”
“只因二老年迈无子,常行善事祈求福报,后来才生了奴奴我,如今二老想着招个女婿支撑门户,又担心老了无人依靠,便为奴家招赘了一个夫婿,指望他能养老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