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武则天带来的震撼余波未平,时味居后院却已恢复了往日的…呃,某种意义上的“日常”。
李白和苏东坡对这位传奇女帝的突然造访津津乐道,讨论了好几天。李白甚至诗兴大发,写了一首《仙遇则天皇帝于奇店歌》,虽然因为涉及敏感人物和历史,被姜小勺苦苦哀求着没有公开发表(主要是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但也足以让诗仙得意许久。
而武则天留下的那个锦囊香囊,则成了姜小勺的新宝贝。
这香囊不过婴儿拳头大小,用极其精美的暗纹锦缎制成,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持久而高雅的馥郁香气。姜小勺将其挂在后厨通风处,按照脑海中的提示信息,这玩意儿能微弱提升他对香料的感知和食材保鲜度。
起初他并没太在意,只觉得挺好闻。但很快,他就发现了这香囊的妙用。
首先是他对气味的敏感度似乎真的提升了。以前需要凑很近才能分辨的细微香料差异,现在隔着一段距离就能隐约捕捉到。这使得他在调配“魂辣酱”和研发新菜时,对香料比例的把握更加精准和富有创意。
其次是食材保鲜。虽然效果微弱,但姜小勺确实发现,放在香囊附近区域的蔬菜水果,萎蔫的速度明显变慢了,甚至看起来更加水灵。这大大减少了食材损耗,尤其是在夏天。
最神奇的是,那三个菌泥残片,似乎也对这香囊的气息格外“喜欢”。
【后勤·改】的菌丝时常会朝着香囊方向微微摇曳,仿佛在享受香氛,其清洁和“蕴养”的效率似乎都有微弱的提升,而且更加稳定,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辣味上头”或突然亢奋。 【研磨·改】在研磨香料时,散发出的粉尘似乎更容易被香囊的气息吸附和中和,后厨的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熔炼·改】的火苗也变得更加温顺柔和,少了些躁动。
仿佛这蕴含着一丝“龙气”的香囊,有着安抚和增益这些特殊“厨具”的效果。
“真是个好宝贝啊!”姜小勺忍不住感叹,对那位女帝的慷慨感激不尽。这香囊简直就是为他的时味居量身定做的!
有了香囊的辅助和菌泥的稳定发挥,时味居的菜品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口碑持续发酵,生意越发红火。虽然租金压力依然存在,但至少看到了稳步解决的希望。
然而,树大招风。时味居的再次崛起,尤其是那几道限量“烈焰系列”菜品和越发神奇的“魂辣酱”,不仅吸引了食客,也再次引来了那位锲而不舍的女记者——林薇。
这次,林薇没有直接上门,而是玩起了“暗访”。她换了便装,戴着鸭舌帽,混在普通顾客中,点了“烈焰酒香鸡”和“魂辣拌面”,仔细品尝,暗中观察。
那独特而浓郁的复合酒香和极致的美味,让她再次感到震惊。这绝不是一个普通小厨子能轻易做出来的味道!还有那拌面用的辣酱,口感层次之丰富,远超市面上的同类产品。
她更加确信,这家店藏着秘密。尤其是那个后院,以及那位气质非凡的“苏先生”和偶尔惊鸿一瞥、看起来同样不简单的“李客人”。
她决定改变策略,进行长期观察和蹲守,不信抓不到实质性的证据。
而就在林薇暗中盯梢的时候,时味居内部,却发生了一件让姜小勺哭笑不得的“新时代”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苏东坡。这位大宋文豪,在适应了现代生活后,对智能手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里面的拍照、录像和直播功能,让他觉得无比新奇。
他经常拿着姜小勺的旧手机(姜小勺给他申请了副卡,教了他基本操作),对着店里的菜品、窗外的街景、甚至自己拍个不停,玩得不亦乐乎。李白偶尔也会好奇地凑过来看两眼,但对这类“奇技淫巧”兴趣不大,他更爱实在的酒和诗。
这天下午,生意稍闲,苏东坡又在摆弄手机,无意中点开了一个美食直播App,看到里面的主播正在大吃大喝,和观众互动,人气火爆。
苏东坡看着看着,忽然灵机一动,对姜小勺说:“小勺掌柜,吾观此‘直播’之术,颇有趣味。众人皆可于此方寸之间,观天下之事,品四方之味。吾等何不也以此法,将这‘时味居’之美味,传于更多知味之人?或可招徕更多客源?”
姜小勺一愣:“直播?您是说…我们自己做直播?”
“然也!”苏东坡兴致勃勃,“由吾来主持,讲解这菜品之妙,诗词之趣,岂不快哉?总好过那林姑娘整日暗中窥探。”他显然也注意到了林薇的盯梢。
姜小勺有些犹豫。直播这玩意儿,搞好了是宣传,搞砸了就是公开处刑。而且让一位宋朝古人来直播…这画风也太清奇了吧?
但架不住苏东坡的热情和李白在一旁看热闹的撺掇(“苏兄,此计大妙!让世人皆见你之风采!”),姜小勺只好硬着头皮答应试试。
于是,当天晚上打烊后,时味居的第一场直播,就在一个用户名为“东坡居土”(苏东坡自己起的)的账号上,仓促开始了。
直播标题更是苏东坡亲自拟定:“《老饕夜话》——品时味居妙肴,论古今饮食之道”。
开播瞬间,只有寥寥几个误点进来的观众。
屏幕里,苏东坡穿着他的仿古长衫,调整了一下前置摄像头(姜小勺临时教的),对着镜头拱了拱手,一本正经地开口:“诸位屏幕前的朋友,晚上好。老夫苏轼,号东坡居士,于此‘时味居’中,与大家聊聊这饮食之趣…”
他的开场白文绉绉的,带着浓重的古人腔调,把仅有的几个观众都看乐了。
“噗!这大叔cosplay上瘾了?” “苏轼?我还李白呢!” “标题挺唬人,进来一看笑死,这啥啊?”
弹幕开始飘过调侃的言论。
苏东坡也不恼,依旧笑呵呵的。他拿起一盘今晚剩下的“魂辣炒饭”,开始讲解:“诸位请看此炒饭,米粒分明,金黄诱人。其魂在于这一勺‘魂辣酱’,乃用十数种辛香秘制而成,入口先是香,继而辣意层层…”
他讲得投入,甚至即兴吟了几句打油诗来形容炒饭的口感。
或许是看他态度认真,讲解也确实有点东西,加上那炒饭的卖相实在诱人,弹幕的风向渐渐变了。
“咦?看着好像真挺好吃?” “这大叔有点意思,说话一套一套的。” “求地址!这炒饭哪里能吃?”
这时,李白也醉醺醺地闯入镜头,拿着他那杯“烈焰酒”(当然是兑了水的版本),非要和苏东坡干杯,嘴里还念叨着“人生得意须尽欢”。
两人一个狂放不羁,一个豁达幽默,在镜头前居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节目效果爆炸!
“卧槽!又来个古代大叔!还喝酒?” “这俩是演员吗?演技可以啊!” “哈哈哈笑死我了,这是相声直播吗?” “那个酒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直播间的人数开始莫名其妙地往上涨,都是被这奇葩组合吸引进来的。
姜小勺在后面看着弹幕和增长的人数,又是好笑又是担心。
苏东坡却越播越来劲,开始展示姜小勺刚做的、准备当员工宵夜的“融香肉”,并得意地宣称这是根据他“改良古方”所制,还现场教学(瞎指挥)该如何品尝。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Id进入了直播间,并发了一条醒目留言:
“苏先生,请问您正在展示的‘融香肉’,所使用的猪肉来源是哪里?是否有检疫证明?烹饪过程中是否添加了未经许可的添加剂或自酿酒类?”
是林薇!她居然摸到了直播间!而且问题依旧如此犀利专业!
直播间顿时炸了!
“哇!记者小姐姐?” “拷问环节来了?” “果然有黑料吗?” “快回答啊大叔!”
苏东坡看到问题,也是一愣,但随即恢复镇定,对着镜头笑道:“原来是林姑娘。此肉乃正规渠道采购,皆有票据可查。至于烹饪,唯有酱、糖、酒(正规黄酒)及寻常香料,何来添加剂?吾之改良,重在火候与心意,而非旁门左道。”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还顺势又宣传了一波时味居对食材的讲究。
林薇似乎在线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又问:“那么,您身后那位饮酒的先生,也是店里的员工吗?他饮用的是什么酒?”
李白闻言,对着镜头举了举杯,醉眼朦胧地笑道:“此乃…仙酿!吾乃酒中仙,李太白是也!小丫头,要不要共饮一杯啊?”
弹幕再次笑疯。
“李太白!真是李白!” “这剧本谁写的?太搞了!” “记者小姐姐快接招!”
林薇显然被这不着调的回答噎住了,发了一串省略号,没再说话。
这场突如其来的直播,最终在一片混乱和欢笑中结束。虽然没卖出多少东西(也没挂小黄车),但“时味居”和“两个古代大叔”的名号,却在直播平台的一个小圈子里火了,留下了“一家东西好像很好吃、老板特别会演”的诡异印象。
姜小勺看着直播后台的数据和乱七八糟的弹幕,心情复杂。这宣传效果…好像有,但又好像哪里不对?
而暗处的林薇,则更加确定这家店有问题。那个“李太白”,看似疯癫,但气质不像演的…还有他们提到的“仙酿”…
她的调查,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
时味居的日常,就在这美食、直播、记者盯梢和两位穿越客的喧闹中,继续向着不可预测的方向滑去。而那口大铁锅,依旧在默默积蓄着能量,等待着下一位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