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味居后院,酒香烈烈,诗兴盎然。
李白对那杯简易蒸馏出的高度酒惊为天物,抱着不肯撒手,一口酒,一口流沙包,吃得酣畅淋漓,不时拍案叫绝,诗兴大发,又挥毫写下了“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狂放诗句,墨宝再次被姜小勺宝贝似的收了起来。
苏东坡也是酒中饕客,尝了一口那烈酒,被辣得直吐舌头,但缓过劲后也是啧啧称奇:“此酒性如烈火,入口如刀,确非寻常佳酿可比。李居士称之为琼浆玉液,实不为过。”
姜小勺看着两位文豪对一杯粗馏酒精如此推崇,心里又是好笑又是得意。他琢磨着,既然这玩意儿这么受欢迎,或许真的可以小规模制作一点,作为店里的特色饮品?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诗仙烈焰酒”!
说干就干。他利用【酒神之赐】带来的微弱感知力,稍微改进了一下蒸馏装置,并用店里几种不同品牌的黄酒和白酒作为基酒进行试验,试图找到口感和风味最佳的搭配比例。
李白和苏东坡成了最积极的试喝员(尽管姜小勺严格控制他们的量,怕他们喝倒)。
“此批酒液过于刚猛,缺乏回甘…” “嗯,这批多了些杂气,不够纯粹…” “妙!此酒烈中带柔,入口虽凶,然喉间有甘润之感,余韵绵长!当为上品!”
在两位顶级品酒师(自封的)的指导下,姜小勺还尝试在蒸馏时加入了一些【研磨·改】处理过的特殊香料或干花一起加热,弄出了带有淡淡桂花香、菊花香甚至一点花椒麻味的奇特烈酒变种,把李白和苏东坡喝得一愣一愣的,大呼过瘾。
“姜掌柜真乃神人也!竟能化酒中百味!”李白彻底服气了,觉得这小掌柜在酿酒(虽然只是蒸馏)上的天赋简直惊世骇俗。
经过一番折腾,最终确定了一款以特定比例黄酒和白酒混合蒸馏、口感相对平衡醇厚的“烈焰酒”基础配方。产量极低,但品质确实远超普通白酒,香气浓郁复杂,酒体强劲。
姜小勺小心翼翼地将这点宝贵的“烈焰酒”装进几个小瓷瓶里,准备作为镇店之宝,非熟客或特殊场合不供应。
然而,还没等他将“诗仙烈焰酒”正式推出,麻烦就先找上门了。
这天中午,时味居刚开始营业不久,那位让人头疼的女记者林薇,又来了。
她这次不是一个人,还带着一位穿着市场监管局制服的中年男子。
“姜老板,我们又见面了。”林薇的表情依旧严肃,她亮了一下证件,又指了指旁边的男子,“这位是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王科长。我们接到群众反映,称贵店近期在销售一种未经许可、自酿的高度酒类饮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根据规定,餐饮单位自制酒类需要办理相关许可并接受检测。我们是来进行核查的。”
姜小勺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自酿酒?他们怎么知道的?!难道昨天试验的时候被谁看到了?
他当然不知道,是昨天一个好奇的邻居,透过门缝隐约看到他们在后院鼓捣奇怪的装置和酒瓶,又闻到浓烈酒香,出于好心(或者多事)就给监管部门打了电话,恰好被正在跟进时味居的林薇得知,便一起过来了。
王科长一脸公事公办的表情:“姜老板,请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需要检查一下你们制作和销售酒类的情况。”
姜小勺头皮发麻!那套简易蒸馏装置还在后院呢!还有那几瓶珍贵的“烈焰酒”!这要是被查到,无证自酿高度酒,罚款都是轻的,搞不好店都要停业整顿!
他连忙解释:“王科长,林记者,误会!绝对是误会!我们店没有自酿酒销售!那只是…只是我们自己做着玩的,一点点实验品,绝对没有对外卖!”
林薇显然不信:“实验品?姜老板,食品安全不是儿戏。无论是自用还是销售,无许可自制酒类都是违规的,尤其是高度酒,工艺不当容易产生有害物质。请让我们检查一下。”
王科长也点头:“按照规定,我们需要查看现场和实物。”
两人说着就要往后院走。
姜小勺急得冷汗直冒,挡又不敢挡,解释又苍白无力。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苏东坡的声音再次如同天籁般响起:
“二位请留步。”
只见苏东坡缓步从通往后院的门口走出,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手里还拿着一个…保温杯?
他对着林薇和王科长拱了拱手:“原来是有贵客到访。林姑娘,王大人,有失远迎。”
王科长被这古礼弄得一愣。林薇倒是见识过苏东坡的风格,直接问道:“苏先生,我们正在核查贵店自酿酒的情况,请您配合。”
苏东坡不慌不忙,拧开保温杯的盖子,顿时一股浓郁的药草和香料混合的香气飘了出来,还带着一丝淡淡的酒气,但更像是药酒。
“二位所言的自酿酒,莫非是指此物?”苏东坡将保温杯递过去。
林薇和王科长疑惑地凑近一看,只见里面是深褐色的液体,浸泡着枸杞、红枣、当归等药材,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养生药酒。
“这是…”王科长皱眉。
苏东坡笑道:“此乃吾根据家传古方,自行浸泡的一点药酒,只因吾年老体衰,气血不足,需每日小酌一杯以活血化瘀、强身健体。并非售卖之物,仅是自用。莫非此举亦不合规矩?”
他这话半真半假。保温杯里的确实是他泡的药酒(用店里买的普通白酒泡的),但根本不是昨天蒸馏的那批。
林薇和王科长对视一眼。如果是顾客自带的或者员工自泡自用的药酒,量不大的话,确实一般不纳入监管范围。
“只是药酒?”林薇盯着苏东坡,试图从他脸上找出破绽。
苏东坡坦然自若:“千真万确。林姑娘若是不信,可以尝一口?只是药味颇重,恐不合姑娘口味。”他说着还真把杯子往前递了递。
林薇当然不会喝,她看了看那保温杯,又看了看一脸“诚恳”的苏东坡和旁边紧张得快要同手同脚的姜小勺,心里疑窦未消,但一时也找不到证据。
王科长显然也不想在这种模糊地带过于纠缠,便严肃地对姜小勺说:“姜老板,如果是员工自用药酒,也要注意安全,不要过量。但如果发现你们无证酿造和销售酒类,我们一定会严肃处理!明白吗?”
“明白明白!绝对没有销售!王科长您放心!”姜小勺连连保证。
王科长又例行公事地检查了一下店里的酒水供应台账(只有正规采购的啤酒和黄酒记录),没有发现其他问题,便准备离开。
林薇却有些不甘心,她总觉得这家店藏着秘密。临走前,她深深地看了一眼通往后院的方向,对姜小勺说:“姜老板,希望您能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会持续关注的。”
送走了两位“大神”,姜小勺差点虚脱,扶着桌子才站稳。
“苏先生,这次又多亏了您!您这急智,真是绝了!”姜小勺由衷佩服。连保温杯泡药酒这招都能想出来!
苏东坡呵呵一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然此非长久之计。彼等既已生疑,日后必会多加留意。小勺掌柜,那‘烈焰酒’,近期切不可再示于人前了。”
姜小勺重重叹了口气:“我明白。可惜了,刚弄出点成果…”
经此一吓,姜小勺彻底打消了公开销售“烈焰酒”的念头。那几瓶宝贝只好被深深藏了起来,仅供内部(特指李白、苏东坡和他自己)偶尔偷偷品尝研究。
而李白,全程躲在休息室门后,目睹了这场风波。他虽然狂放,但也知道轻重,明白自己差点给店家惹来大麻烦,心中不免有些愧疚。
酒醒之后,他也开始认真思考离去之事。毕竟此地虽好,非久留之乡。他的世界,在盛唐,在江湖,在诗与酒之间。
然而,每次当他升起去意,看到那口神秘的大铁锅,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与自己来时相似的时空波动,又有些犹豫。他能感觉到,这口锅似乎还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的开启。而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能否回到他来时的地方?都是未知。
更重要的是…他有点舍不得这里的酒和菜了。尤其是那“烈焰酒”和“融香肉”。
于是,诗仙大人便心安理得地又在时味居的后院“暂住”了下来,每日与苏东坡论诗品酒,偷师学艺(主要学做红烧肉和蒸馏酒),倒也逍遥快活。
姜小勺则一边经营小店,应付可能随时再来的林薇,一边小心翼翼地继续研究他的“烈焰酒”和菌泥新功能,同时还得操心三天后那笔该死的租金。
而藏于暗处的“诗仙烈焰酒”,其香气与名号,却通过某些偶然尝过的幸运儿(比如赵四偷尝了一小口)之口,悄然在小范围内流传开来,成为饕客酒鬼们口中神秘的传说,反而更加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风波暂时平息,但隐患已然埋下。时味居的日常,就在这美食、危机与两位穿越客的奇妙交织中,继续跌宕起伏地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