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悯带着三清踏入人族地界时,正是晨曦初露的时分
远处的山谷里飘着袅袅炊烟,阡陌间已有早起的族人在耕作,孩童的嬉笑声顺着风飘来,混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与地府的阴森截然不同,这里的阳气与生机浓郁得几乎要凝成实质,连空气都带着暖融融的味道
“这里便是人族?”
元始望着远处错落的茅屋与田垄,眉峰微扬
他曾听女娲提过自己创造的生灵,却没想竟是这般充满烟火气的模样
没有仙神的缥缈,却有着最鲜活的生命力,像是刚抽芽的草木,带着一股不管不顾的韧劲
姚悯点头笑道“女娲师妹的心血都在这里了。你们的机缘,就藏在这些烟火气里”她抬眼看向不远处的山坳,那里隐约有灵力波动
“女娲师妹在那边等着,我先去打个招呼,你们且在此处稍候。”
说罢身影一闪,已掠向山坳
不多时,便见她与女娲并肩走来,身后还跟着三位身着兽皮、气度沉稳的老者
正是人族三祖燧人氏、有巢氏、缁衣氏
女娲看着三清,含笑道“三位师兄,久违了,大师姐已告诉吾师兄们此行目的”随后看向三祖,给三清介绍道“这位是燧人氏,教人族取火;有巢氏,教人族筑屋;缁衣氏,教人族织布”
三祖对着三清拱手行礼,虽修为远不及仙神,却自有一股从容气度
燧人氏笑道“三位仙长尽管在人族行走,我等自会吩咐族人,不得叨扰”
老子微微颔首道“有劳三祖了”
元始亦拱手还礼,目光却已落在人族聚落里
他看见几个孩童为了一块野果争抢,妇人在溪边洗衣时因木桶摆放争执,田埂上两个汉子为了引水灌溉吵得面红耳赤
这般混乱无序的景象,让他眉头微蹙,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角,似是已在心里盘算着什么
通天则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目光扫过族人手中的石斧、木矛,又落在远处山林间一闪而过的野兽影子上,眼底闪过一丝兴味
姚悯见双方照面已毕,便道“你们自便吧,路我已经引了,剩下的靠你们自己了,我要与女娲师妹说说话”说罢便与女娲往山坳深处去了
三清对视一眼,各自散开
老子缓步走到聚落旁的一条河畔,那里有棵老槐树,枝繁叶茂,树下卧着几块平滑的青石
他寻了块最大的石头坐下,脊背挺直,双目微阖,周身的混沌法则悄然散开,却不张扬,只如晨雾般融入周遭的空气里
起初无人在意这个白衣老者
直到有个担着陶罐去河边打水的妇人路过,脚刚踏上老槐树下的土地,忽然觉得心头一阵清明,昨夜因孩子哭闹而郁结的烦躁,竟像被流水冲刷过一般淡去了
她愣了愣,看向端坐的老子,见他闭目不语,便悄悄放下陶罐,在不远处的草地上坐下
渐渐地,路过的族人都察觉到了异样
无论是劳作归来的汉子,还是缝补衣物的妇人,只要靠近老槐树,便觉心神安宁,连呼吸都变得顺畅
有人试探着在老子周围坐下,起初还拘谨,后来见他始终闭目,便也放松下来,有的甚至靠着树干打起了盹
待到日头升至正中,老子终于缓缓睁开眼
他目光扫过围坐的族人,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天地有常,万物有本。水向低处流,是因地势;草往高处长,是因趋光。所谓道,非强为,乃顺其本……”
他讲的不是高深的仙法,而是最朴素的道理。种子如何生根,河水如何归海,昼夜如何交替
可这些话落在族人耳中,却像带着某种魔力,让他们想起自己耕作时的规律,想起狩猎时的时机,想起养育孩童的顺其自然
老子的混沌法则,本就藏在万物本源之中
他不讲混沌,只讲万物运行的根本,听者虽不懂“混沌”二字,却在这些朴素的道理里,隐约触碰到了某种更宏大的存在
围坐的人越来越多,连三祖都悄悄来了,在后排静静聆听
老子讲得平淡,却似有无形的力量流淌,让周遭的草木更显生机,连河水都流得愈发从容
另一边,元始则走进了人族的聚居地
他看着茅屋杂乱地排列,孩童在泥地里追逐打闹,成年男女各忙各的,虽有烟火气,却透着一股无序
“这般散乱,如何长久?”元始眉头微蹙
他的秩序法则讲究条理,讲究各司其职,人族这般全凭本能生活,虽有活力,却少了规矩的约束
他没直接开口,而是站在聚落中央,观察了半晌
见几个妇人在分发食物,因分配不均吵了起来;又见几个汉子要去狩猎,却因谁当领队争执不休
元始走上前,恰好那几个分食物的妇人吵得面红耳赤
他声音清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道“壮年男子每日劳作消耗最大,当多分;孩童与老者体弱,当细粮;妇人操持内务,当有盈余。按此分配,可公允?”
妇人们一愣,转头看他。见他衣着整洁,气度不凡,不似寻常族人,便下意识停了争吵
有个年长的妇人想了想,点头道“仙长说得是,这般分,确是公允”
元始又看向争执领队的汉子们道“狩猎需有勇有谋。力气大者在前,眼明者观势,心细者断后。各司其职,方能得获”
汉子们面面相觑,随即有人挠了挠头道“仙长说得在理,俺们咋没想过?”
就这般,元始开始不动声色地引导
他不直接插手,只在族人遇到混乱时,点出条理分明的法子:教他们按年龄、能力划分劳作,教他们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收获,教他们在议事时按长幼有序发言
他没讲“秩序”二字,却在人族的日常生活里,埋下了规矩的种子
起初还有人不适应,可渐渐发现,按元始说的法子行事,争吵少了,效率高了,连食物都比以往宽裕了些
族人对他愈发尊敬,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总会来请教
元始站在聚落边缘,看着茅屋渐渐排列得整齐,孩童们开始跟着老者学习辨认符号,心中微动
他的秩序法则,本就不是凭空捏造的规矩,而是源于族群存续的需要
人族的这些变化,让他对“秩序”二字有了更深的感悟。秩序不是束缚,而是让生机更好地流转
而通天,则去了人族活动的山林边缘
他不像老子那般静坐,也不像元始那般引导,只是漫无目的地走着,目光落在猎人们设置的陷阱上,落在孩童用石子投掷飞鸟的动作上,落在族人用石斧劈柴时的发力上
他的剑道法则,讲究锋芒,却也讲究应变
以往他总觉得剑道在于杀伐,在于一往无前,可看着人族为了生存,用最简单的工具与野兽周旋,他忽然有了不同的想法
一个少年正拿着木矛,对着一棵大树练习刺杀
他力气不小,却总用不对劲儿,木矛刺在树上,要么偏了方向,要么力度涣散
通天站在他身后看了片刻,忽然开口道“手腕要稳,腰腹发力,矛尖要像你盯着猎物咽喉时的眼神,直中要害”
少年吓了一跳,回头见是个红衣仙长,连忙行礼道“仙长”
通天没多言,拿起一根枯枝,随手往树上一戳。枯枝看似轻飘飘,却精准地刺入树干半寸,力道集中,不偏不倚
“力量不在大,而在聚。就像你扔石子,攥得越紧,飞得越远”
少年眼睛一亮,学着他的样子调整姿势,果然觉得木矛刺得稳了许多
通天看着他练习,目光又投向远处
几个人正围攻一头野猪,野猪凶猛,撞得人仰马翻。猎人们虽人多,却各自为战,反被野猪压制
通天朝那边走去,在野猪再次冲撞时,忽然扬声道“左三人拦它前腿,右两人攻它后腿,一人绕后牵制!”
猎人们闻言,下意识照做
原本散乱的攻势顿时有了章法,左三人奋力抵住野猪前冲的势头,右两人瞅准时机砍向它的后腿,最后一人绕到身后,用绳索套住了野猪的脖颈
不过片刻,凶悍的野猪便被制服
猎人们又惊又喜,纷纷向通天道谢。通天摆了摆手,目光却落在他们握武器的手上
那些粗糙的手掌,因常年劳作布满老茧,发力时肌肉的线条,竟与他挥剑时有着某种微妙的呼应
他忽然明白,剑道不止于战场杀伐,更藏在生存的每一个瞬间,还有保护
人族为了活下去,挥出的每一击,躲避的每一步,都带着最原始的力量与技巧,那正是剑道最本真的模样
远在山坳深处的女娲与姚悯,早就将这一幕幕尽收眼底
姚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你看,没有我过去帮忙指点,他们也能很快悟道法则机缘”
女娲玉手捻起一颗葡萄道“不愧是大师姐,不过大师姐,如果三清师兄成圣,那么你呢?”
姚悯顿时噎住,立刻转移话题道“咱们聊聊八卦吧…”
女娲微微摇头叹了口气,终是没再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