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许下的七日赌约,像一道最后通牒,悬在“智伞”科技摇摇欲坠的大厦之上。资本市场的嗅觉敏锐而残酷,芯片质检失败与社区挤兑风波的双重利空,已让公司估值腰斩,昔日热情的投资者纷纷避之不及。寻找新的资金注入,在大多数人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然而,林薇并未坐以待毙。她的办公室成了临时的战时指挥中心,电话、视频会议、加密邮件昼夜不息。她动用了过去积累的所有人脉,从大型金融机构到隐秘的家族办公室,从产业资本到风险投资,甚至试探性地接触了少数对前沿科技有浓厚兴趣的国有资本平台。
回应大多冰冷而公式化。“时机不佳”、“风险过高”、“需要进一步观察”,是最常见的托辞。 直到第三天,一个意外的信号通过层层关系传递过来。一家注册地在海外、背景极为神秘的基金——“白骑士资本”(white Knight capital)——表达了“有限的兴趣”。该基金以在关键时刻注资困境企业并获取巨额回报而闻名,行事低调,决策迅速,但其投资风格也以苛刻条款和强势介入管理着称。
“白骑士”的代表要求进行最高级别的加密视频会谈。屏幕那头,是一位语气冷静、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中年男子,代号“K”。 “林女士,我们关注‘智伞’很久了。你们的技术,尤其是‘神经鞘’系统,有其独特价值。”K的声音平稳得像机器,“但你们目前的处境,众所周知。我们可以提供足以覆盖对赌协议缺口并支撑未来六个月运营的资金。” “条件?”林薇直接问道,心知绝不会轻松。 “第一,优先清算权,3倍。第二,董事会两个席位,并拥有对重大战略决策的一票否决权。第三,‘神经鞘’项目的全部知识产权,需抵押给基金指定的托管机构。第四,若下一轮融资估值未达约定标准,基金有权以极低价格转换为公司控股股权。” 条件之苛刻,近乎掠夺。这已不是投资,而是趁火打劫。 “我需要时间考虑。”林薇强压着怒火。 “你只有48小时。林女士,这是唯一的救生索,而且,”K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我们了解到,另有不止一方对你们的‘麻烦’感兴趣,他们的出价,恐怕不会像我们这样…还保留管理层的位置。”
通话结束。林薇靠在椅背上,感到一阵寒意。“白骑士”的出现太过巧合,条件如此精准地掐住命门,甚至带着一丝威胁的意味。这是真正的“白骑士”,还是披着伪装的秃鹫?或者,与那隐藏的“老师”有关?
社区星火:老王的“孤岛银行” 就在林薇与资本巨鳄周旋之时,老王驿站却在一片混乱中,上演着意想不到的坚守。 银行的线下兑换点因人满为患、情绪激动,一度被迫关闭。线上系统延迟高达数小时。恐慌达到了顶点。 就在这彻底失序的边缘,老王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在被推倒的茶摊废墟旁,重新支起一张破旧的书桌,上面放着一本厚厚的牛皮账本和一个验钞机。 他用社区广播和自己的大嗓门宣布:“街坊邻居们!信得过我老王的,听我说!” “银行系统卡,我知道大家急!我老王,没多少钱,但我还有点积蓄,还有这张老脸!” “从现在起,我这驿站,临时给大家兑换!电子券换现金,按停盘前银行公布的比率!我垫钱!” “但我有规矩:第一,每人每天最多换200块,救急不救穷,让更多人能换到!第二,必须是我驿站的老用户,信用分…我老王自己心里有杆秤!平时捣蛋耍滑的,对不住,不换!平时守规矩、讲信用的,优先!” “愿意的,排好队!别挤!谁挤,谁闹,立马走人!”
这不是技术解决方案,这是最原始的人格担保和社区伦理在发挥作用。老王用自己的积蓄和信用,临时搭建了一个基于熟人社会规则的、“小而慢”的孤岛银行。 奇迹般地,骚动的人群竟然逐渐安静下来。人们看着老王那张熟悉而坚定的脸,看着那本厚厚的账本,看着旁边同样站出来表示支持的老李、张姐等签约商户,恐慌情绪奇异地被一种更古老的、基于面对面信任的秩序所替代。 队伍重新排起,虽然漫长,却不再混乱。老王仔细核对着每个人的身份和过往,缓慢但坚定地进行着兑换。金额很小,速度很慢,但它提供了一种至关重要的东西:确定性。 这一点点确定性,如同在暴风雨中点燃的一簇微小星火,虽然无法照亮整个夜空,却足以让绝望中的人看到一丝微弱的光亮,稳住心神,不至于彻底疯狂。
算法挣扎:“神经鞘”的“降级运行” 后方沙盒,方哲和吴明根据陈默的指示,被迫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对“神经鞘”风控引擎进行“降级运行”。 他们暂时关闭了大部分复杂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动态风险评估模块,尤其是那些容易在混乱数据中产生误判的环节。系统回退到依赖更简单、更直接规则库的初级状态——主要验证交易身份真实性、防止明显欺诈和脚本攻击。 这意味着风控精度大幅下降,许多潜在的套利行为可能无法被及时发现。但这也显着降低了系统负载,缓解了因恐慌性交易请求导致的拥堵,更重要的是,大幅减少了对正常用户的“误伤”和“刺激”。 这是一种战略退缩,以牺牲部分防御深度为代价,优先保障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不瘫痪,为老王那边基于人情世故的线下秩序维持提供一点点线上的喘息空间。 “神经鞘”的指示灯不再疯狂闪烁,变得规律却黯淡。如同一个疲惫的战士,收起了锋利的刀锋,只举起一面厚重的盾牌,进行着最基础的坚守。
暗线交锋:刘强的“逆向溯源” 刘强调整了策略。既然直接追踪“老师”和马斌困难重重,他决定采用更迂回的方式——逆向溯源。 他重新聚焦“晶晟新材料”,调动所有资源,深入调查其注册成立以来的所有资金往来、人员背景、业务合同,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同时,他派出一组人,再次秘密接触了那位私人诊所的医生,通过技术手段和耐心沟通,最终获得了一份对那名陪同马斌的精悍年轻人的更详细 posite sketch(复合素描)。 这张素描被迅速分发下去,与所有已知的、与孙成栋、“晶晟”以及前期网络攻击事件可能相关的嫌疑人进行比对。 这是一场枯燥乏味、大海捞针般的工作,但刘强相信,只要对方活动过,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七日赌约·第四日 时间在过去,每一分钟都沉重如铅。 林薇面对着“白骑士”的苛刻条款,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她知道,签下字,公司或许能暂缓一口气,但灵魂将被他人掌控。 老王驿站的“孤岛银行”在艰难运转,老王的个人积蓄快速消耗,但他依旧坚持着,维系着那微弱的星火。 “神经鞘”在降级运行,系统暂时稳定,但潜在的金融风险在默默积累。 刘强的逆向溯源仍在进行,暂无突破性进展。
陈默站在总控台前,看着各条战线传来的报告。危机没有解除,只是在以一种极其脆弱的方式被暂时拖住。 “林薇,”他接通了内部线路,“‘白骑士’的底细,刘强正在查。拖延时间,但做好最坏准备。” “老王,撑住。你的后方,我们在尽力。” “方哲,准备好‘神经鞘’的应急重启方案,一旦社区情绪稍稳,立刻恢复高级别风控。” “刘强,加快速度。我们需要答案。”
七日赌约已过半。救生索可能是绞索,星火可能被狂风吹灭,降级的系统可能被趁机突破。希望与危机,在绝望的泥沼中微妙地平衡着。方舟的每一次呼吸,都如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