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爆炸后的第五天,电子表厂弥漫着一股焦糊味和消毒水混合的气味。工人们在抢修电路时发现配电箱后面墙体有处不自然的裂缝,敲击声空洞得让人心慌。
\"林总,这墙后面是空的。\"电工老周抹着汗,\"要报建设局吗?\"
林烨打着手电往缝里照,隐约看见生锈的钢筋网。他想起父亲笔记里\"慎启\"的警告,摆摆手:\"先封起来,等专家来看。\"
午休时食堂电视正放午间新闻,主播用标准的普通话报道东南亚某国化工厂泄漏事件。工人们端着饭盒议论纷纷,没人注意角落里有双眼睛始终盯着林烨。
下午税务局又来人了,这次带队的换成个笑眯眯的胖子。查账时他手指总在计算器上敲个不停,临走前却\"不小心\"落下一枚U盘。林烨插电脑一看,里面是陈家海外账户的流水截图。
\"钓鱼执法?\"老赵紧张地问。
\"更像是提醒。\"林烨把U盘收进保险箱,\"有人想借我们的手整垮陈家。\"
夜幕降临时,林烨独自下到地下室。手电光扫过频谱仪留下的印记,他突然发现墙角有块地砖颜色略浅。撬开砖块,下面埋着个铁皮盒,盒盖刻着北斗七星图案——与后山界碑一模一样。
盒里没有预想中的机密文件,只有半张泛黄的结婚照。父亲穿着中山装,身旁的新娘盖着红盖头,照片切口整齐得像被刀裁过。背面钢笔字依稀可辨:\"七月十五,勿近水火。\"
农历七月十五就是三天后。
次日清晨,厂区来了群不速之客。带头的中年人递上文物局的证件,说要勘查抗战遗址。他们的勘探仪在配电房附近响得格外刺耳,但这些人却对结果避而不谈。
\"有鬼。\"老赵盯着那帮人收队的背影,\"文物局的人鞋底怎么会沾着海上油污?\"
林烨骑车去码头找相熟的船员打听,果然问出蹊跷:最近有艘注册在巴拿马的\"科考船\"总在凌晨靠岸,卸下的箱子直接运往城西仓库区。
仓库区最里头那间铁皮房亮着灯时,林烨翻墙摸了进去。集装箱缝隙里传来压低的英语对话,他听见\"剂量\"、\"扩散\"几个词。手机偷录的音频后来让老陈脸色发白:\"他们在策划生化袭击!\"
危机像一张网悄然收紧。第七天上班时,林烨发现办公桌抽屉有被翻动的痕迹。唯一丢失的物件,是父亲那半张结婚照的底片。
\"调监控。\"老赵气得拍桌子。
录像显示凌晨三点有黑影撬锁而入,但画面模糊得像蒙着雾。技术科同事后来悄悄告诉林烨:\"录像带被强磁场干扰过,专业手法。\"
转折发生在雨夜。小吴淋得透湿跑来敲门,手里攥着个塑料袋:\"林总,这是我表哥临上车前塞我的,说能保命。\"
袋里是本浸水的工作日志,属于某个日军防疫给水部队的军医。最后几页用红笔标注着仓库毒气阀的位置,旁边批注:\"玉碎指令已下达。\"
\"玉碎...\"林烨想起历史书上的名词,手心沁出冷汗。他立即群发短信让工人撤离,自己却逆向冲进厂区。
配电房裂缝此时已扩大到能容人通过。林烨套上防毒面具钻进去,手电照见成排的锈蚀钢瓶。最里头那罐的阀门正在滴答作响,电子屏显示倒计时还剩47小时。
防化部队拉警戒线时,林烨在钢瓶堆里发现个帆布包。里面除了引爆装置,还有张1997年的特区规划图,用红笔圈出的地块正是现在陈家开发的楼盘。
\"围魏救赵。\"老陈连夜审讯时得出结论,\"他们想制造恐慌,逼政府放弃地块开发。\"
但林烨盯着图纸上父亲熟悉的批注,总觉得哪里不对。凌晨三点他猛然惊醒,翻出铁盒里所有文件铺在地上。当把日军仓库图、特区规划图和父亲勘探笔记叠在一起透光时,隐藏的等高线浮现出来——所有红线都指向地底某个空洞。
第二次潜入是在拂晓前。林烨沿着通风管爬进核心区,在混凝土掩体后找到密封的档案室。铁柜里除了毒气弹布防图,还有本名册:记录着战后潜伏人员的代号及联络方式。
名册最后一页,有个代号被红笔圈出:\"夜枭\"。备注栏写着:\"已渗透至核心层。\"
回程时林烨绕道后山,在界碑下埋了份复印件的防水罐。手机信号格消失前,他给秦参谋长发了加密短信:\"夜枭在指挥部。\"
次日联合会议上,当某位领导慷慨陈词时,林烨注意到他钢笔帽上的刻痕与名册里的暗号完全一致。会议休息间隙,老陈在洗手间隔间递给林烨一张纸条:\"已监控,将计就计。\"
拆除行动定在七月十五日子时。防化部队佯装强攻,实则从后山隧道反向作业。林烨穿着防护服混在队伍里,听见耳机传来老陈的指令:\"夜枭已上钩。\"
当爆破组炸开最后一道隔离墙时,林烨率先冲进核心舱。预想中的毒气罐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整墙的微缩胶卷架。最中央的投影仪自动开启,墙上映出父亲消瘦的面容:
\"见信如晤。若你抵达此处,说明危机已化解大半。真正毒剂早在1958年转移,此处唯余历史铁证。夜枭非单指一人,而是一张网。望你...\"
录像突然中断,警报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林烨在操控台废墟里捡到半张烧焦的照片,这次是新娘的正面——竟与陈立群书房供奉的祖母肖像分毫不差。
暴雨倾盆而下时,林烨站在厂区废墟前接电话。秦参谋长声音疲惫:\"夜枭落网了,但名册上还有七个代号查无此人。\"
\"没关系。\"林烨望着抢险车的灯光,\"至少这次,我们抢在了时间前面。\"
雨水冲淡了地上的化学试剂痕迹。黎明时分,工人们回到厂区,像往常一样打卡上班。没有人知道,这个雨夜险些改变整座城市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