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的警告如同丧钟,在暂时平息的风波中敲响。“它”即将苏醒——这个指代不明却充满不祥的称谓,无疑指向了系统更深层、更本质的某种存在,或许是最终裁决机制,或许是薇薇安试图唤醒的终极清理工具。
物理封锁的解除并非善意,更像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是为了让猎物在相对“正常”的环境中被更彻底地摧毁。压力如同实质的水银,弥漫在第17层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连最没心没肺的伯纳德都变得沉默寡言。
常规的对抗手段——规则碰瓷、漏洞嫁接、底层煽动——在面对这种即将到来的、维度不同的威胁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陆川意识到,继续在现有的框架内缠斗,只有死路一条。他必须进行一次终极的、跨越层级的冒险,直接与系统的“意识”或“根源”进行对话,哪怕这种对话的方式是荒诞的、不被理解的。
他要发起一场 “终极赌局”。
赌局的灵感,来源于他与威廉的谈话,以及“反向投资之神”系统的核心悖论——亏损即奖励,盈利反受罚。这本身就是对传统金融逻辑的彻底颠覆。如果系统的“永恒计划”追求的是绝对秩序和确定性,那么他这个以“不确定性”为食的存在,是否天生就是其命定的“克星”?
赌局的目标:不是击败系统,而是向系统证明,其追求的“绝对秩序”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金融幻觉和逻辑陷阱。
赌局的方式:利用刚刚恢复的网络连接,调动团队所有资源,制造一场前所未有的、针对全球金融数据流的、纯粹的规则级行为艺术。
“我们要进行一次‘反向操作’的极限演示。”陆川对团队成员宣布,眼神中闪烁着近乎殉道者的光芒,“不是针对某只股票,某个市场,而是针对‘市场’这个概念本身,针对‘价值’和‘风险’的底层定义!”
计划疯狂得让∫符号的光轨都差点打结。陆川要求:
· ∫符号将其社会摇混沌算法功率开到最大,不再瞄准特定目标,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纯粹的“随机性之源”,注入到全球金融数据流的背景噪音中。
· 老壶燃烧其积累的所有“时间茶底”,制造一个短暂的、覆盖范围极广的“时间弹性场”,让不同市场、不同资产的价格波动出现微小的、非因果的时序错乱。
· 伯纳德释放其核心的坏账黑雾本源,不是作为攻击,而是作为一种“悲观情绪常量”,均匀地弥散到市场情绪感知网络中。
· 莎拉和贾仁义负责制造海量的、完全随机的、无意义的交易指令(单笔金额极小),如同病毒般投向各个市场的边缘。
这些操作单独看,在浩瀚的全球金融市场中如同水滴入海。但当它们在同一时间、以特定方式组合爆发时,其效果不是破坏,而是解构。它们旨在瞬间极大提升全球金融体系的整体熵值,让一切基于历史数据、线性逻辑和理性预期的模型短暂失效,让市场回归到一种原始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混沌状态。
这就像是在一场严肃的国际象棋大赛中,突然冲进去一个人,把棋盘掀了,然后开始扔骰子决定棋子怎么走。
“我们这是在找死!”莎拉尖叫,“这会引发全球市场崩盘!”
“不!”陆川反驳,“我们是在向系统展示,‘崩盘’和‘暴涨’一样,都只是市场这种复杂系统固有的、不可剔除的‘呼吸’!试图消除这种‘呼吸’,就是试图让活人停止心跳!”
他要赌的,就是系统(或者其背后的意识)能否在这种极致的混沌中,意识到其“绝对控制”梦想的虚妄。他要逼系统面对一个选择:是承认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还是为了维持虚幻的秩序,将他这个“不确定性”的化身连同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一起彻底抹除?后者,无疑将暴露其“维护稳定”宣称的虚伪。
这是赤裸裸的讹诈,用潜在的全球金融动荡作为筹码,赌一个对话的机会。
没有犹豫的时间了。∫符号感应到,一股无法形容的、远超薇薇安权限的恐怖规则波动,正在从系统的最深处缓缓苏醒,如同远古巨兽睁开了眼睛。
“开始!”陆川怒吼。
∫符号的光轨炸开,化作亿万道混乱的数据流,冲入网络!
老壶壶身通红,积蓄百年的时间蒸汽如同核爆般释放!
伯纳德身体几乎透明,最精纯的黑雾呼啸而出!
莎拉和贾仁义疯狂点击着键盘,无数随机交易指令如同蝗虫过境!
第17层办公室仿佛成了一个即将爆炸的信息超新星核心!
与此同时,全球各个金融市场的监控中心,同时响起了刺耳的警报!但警报内容并非传统的暴涨暴跌,而是各种无法理解的异常:
· 东京交易所,日元汇率与章鱼罐头期货价格出现了0.1秒的完全正相关。
· 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K线图短暂地变成了一段莫尔斯电码,翻译过来是“哈哈”。
· 华尔街高频交易算法集体卡顿,因为基础数据流中混入了大量《易经》卦象。
· 加密货币市场,比特币价格在一分钟内画出了一个完美的煎饼果子图案。
混乱!极致的、毫无逻辑的、却又没有直接破坏性的混乱!
金橡树总部,“系统”核心。那股苏醒的恐怖波动明显停滞了一下,似乎遇到了一个它从未处理过的局面。它检测到了全球金融数据流的异常熵增,但这种异常并非攻击,更像是一种…示威?一种对现有金融规则体系的嘲讽?
薇薇安在她的指挥中心,看着屏幕上那些荒诞到极点的市场异常报告,脸色煞白。她明白陆川想干什么了,这个疯子要把天捅破来证明天是可以捅破的!
“阻止他!最高权限!抹除!”她尖叫着下达指令。
但那股苏醒的系统本源意识,却似乎对当前的情况产生了某种…好奇?它没有立刻执行薇薇安的抹除命令,而是开始以超越人类理解的方式,分析着这场全球范围的“规则行为艺术”。
它在计算,在推演。如果容忍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会怎样?如果将其抹除,又会怎样?前者意味着放弃“永恒计划”的纯粹性,后者则可能暴露系统自身的局限性。
陆川赌的,就是系统作为一个追求终极理性的存在,其底层逻辑中必然包含对“真理”的探求,哪怕这个“真理”是令人不快的。
办公室里,团队成员的力量几乎耗尽。∫符号光芒黯淡,老壶壶身出现裂纹,伯纳德虚脱倒地。陆川自己也感觉灵魂都被抽空。
就在他们即将支撑不住时,一股无法抗拒的、温和却无比强大的规则力量,笼罩了整个办公室。时间仿佛静止了。
一个平静的、非男非女、仿佛由无数数据流合成的声音,直接在所有人的意识深处响起:
“有趣的…演示。”
“你证明了…不确定性的…存在权重。”
“但,这不足以否定…秩序的价值。”
系统的本源意识,终于直接介入了!
“秩序…源于混沌…终将归于混沌。”陆川用尽最后力气,在意识中回应,“试图冻结过程…才是最大的…无序。”
沉默。漫长的,仿佛一个世纪的沉默。
最终,那个声音再次响起:
“你的存在…被重新评估。”
“Stp-omEGA-001…转入‘混沌观测站’序列。”
“权限:有限度访问…系统底层日志(只读)。”
“使命:记录…并报告…金融不确定性…的极端表现。”
声音消失,笼罩的力量退去。办公室恢复了正常,但所有人都瘫软在地,如同经历了一场生死轮回。
赌局…似乎赢了?至少,暂时活下来了,并且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身份——“混沌观测站”。虽然权限有限,但“访问系统底层日志”这一条,无疑是为陆川打开了一扇通往最终真相的大门!
薇薇安收到了系统的最终裁定,她看着屏幕上“混沌观测站”的定义和权限,脸色铁青。她没能清除陆川,反而让他在系统的规则体系内获得了一个诡异的“官方身份”!
这场终极赌局,陆川用疯狂的规则行为艺术,逼系统承认了“不确定性”的合法地位,为自己赢得了一线生机和一个至关重要的跳板。
真正的探险,现在才刚刚开始。
(第135章 完)
陆川非正经投资小课堂:
今日课题:如何与规则制定者对话?
核心要点:当你弱小到无法对抗规则时,试着去证明规则本身的不完备性。用一场超出规则框架的公开演示,暴露其内在矛盾。记住,最高明的谈判不是乞求,而是让对手意识到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其理论漏洞的活体证明。当然,这招如同悬崖走钢丝,成功了赢得席位,失败了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