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满和沈辞带着四个精干的衙役,踏上了前往南方的路途。马车一路南下,气候渐渐变得温暖湿润,与京城的干燥寒冷截然不同。路边的草木愈发青翠,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水汽和花草的清香。十几天后,他们抵达了一座名为“烟雨城”的南方城市。
这座城市果然名副其实,常年被蒙蒙细雨笼罩,小桥流水穿城而过,白墙黛瓦的民居依水而建,船夫摇着乌篷船在河道里缓缓穿行,处处透着江南特有的温婉韵味。只是这份诗意中,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翳。
根据之前查到的线索,玄清观的余党就躲在烟雨城郊外的一座破庙里。苏满和沈辞带着衙役,沿着泥泞的小路来到破庙前。只见庙门紧闭,门板上布满了裂痕,漆皮剥落,周围杂草丛生,几乎要将半扇门淹没,看起来确实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
“大人,他们真的会在这里吗?”一个年轻的衙役忍不住疑惑地问,眼神里带着几分怀疑。
“线索指向这里,应该不会错。”沈辞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破庙四周,“越是看起来没人的地方,越可能藏着秘密。我们进去看看。”
他走上前,轻轻一推,庙门“吱呀”一声开了,扬起一阵灰尘。里面阴暗潮湿,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蛛网的气息,几尊残破的神像歪斜地立在角落,身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苏满拿出罗盘,只见罗盘上的阴纹微微晃动,指针稳定地指向庙后的一间偏殿,阴邪之气虽然微弱,却很清晰。
“他们在那里。”苏满压低声音说,指尖轻轻敲了敲罗盘。
众人放轻脚步,悄悄来到偏殿门口。殿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一阵压低的说话声,隐约能听到“阵法”“教主”“万妖会”等字眼。苏满和沈辞对视一眼,眼神交换间达成默契。沈辞对衙役们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们做好准备,然后猛地推开了殿门。
偏殿里有五个穿着玄清观道袍的人,正围在一张桌子旁,对着上面的图纸低声商量着什么。看到突然闯入的苏满和沈辞等人,他们顿时慌了神,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下意识地就想摸向腰间的法器。
“抓住他们!”沈辞大喊一声,率先冲了上去。
衙役们也立刻行动,拔出佩刀围了上去。这些道士虽然也有些粗浅的修为,会些基础的符咒,但平日里养尊处优,哪里是常年办案的衙役们的对手?不过片刻功夫,就被衙役们一一制服,按倒在地,动弹不得。
“说!你们的同伙在哪里?还有多少人?”沈辞走到一个看起来像是领头的道士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那道士低着头,紧咬着嘴唇,一副死不开口的样子。苏满走上前,从袖中拿出一张泛着淡淡黑气的符咒,在他面前晃了晃,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寒意:“这是‘蚀骨符’,贴上之后,会让人感觉骨头被蚂蚁一点点啃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若是不说,我不介意让你尝尝滋味。”
道士原本还想硬撑,看到那张符咒上诡异的纹路,又听到苏满的话,顿时吓得浑身发抖,脸色惨白,连忙说道:“我说!我说!我们的教主……教主就在城外的一座山上,那里还有我们的秘密据点,藏着不少教众!”
“这座山叫什么名字?具体在什么位置?”苏满追问,眼神紧紧盯着他,防止他说谎。
“叫‘迷雾山’,就在城南三十里外。”道士连忙回答,声音都在发颤,“那山上常年云雾缭绕,能见度很低,就算是本地人也很容易迷路,所以很少有人去。”
沈辞点了点头,对衙役吩咐道:“把他们捆结实了,先押回县衙看管,派专人看守,不许出任何差错。”随后,他转向苏满,“我们现在就去迷雾山。”
留下两个衙役押送俘虏,沈辞带着苏满和另外两个衙役,快马加鞭赶往迷雾山。
迷雾山果然名不虚传,刚靠近山脚,就被一层厚厚的白雾笼罩。雾气湿冷,吸入肺中都带着寒意,能见度不足五尺,周围的树木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仿佛随时会有什么东西从雾里钻出来。苏满拿出罗盘,罗盘上的阴纹此刻晃动得更加明显,指引着方向。她走在最前面,根据阴纹的指引,带领着众人在雾中穿行。
脚下的路崎岖难行,布满了碎石和荆棘,走了大约一个时辰,雾气稍稍稀薄了一些,一座隐蔽的山洞出现在眼前。山洞洞口被藤蔓遮掩,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但从洞里散发出来的浓郁妖气,却暴露了它的秘密——显然里面藏着不少妖怪或被妖气浸染的人。
“他们应该就在里面。”苏满停下脚步,低声说道,桃木剑已经悄然出鞘。
沈辞示意众人握紧兵器,做好战斗准备,然后带头拨开藤蔓,走进了山洞。山洞内部远比想象中宽敞,像一个天然的大厅,里面点着不少火把,将洞壁照得通红。只见几十个穿着道袍的人正围着一个巨大的阵法忙碌着,有的在刻画符咒,有的在摆放黑石,神情专注。而在阵法的正中央,站着一个穿着黑袍的人,背对着他们,身形挺拔,周身散发着强大的阴邪气息——显然就是这些人的教主。
听到脚步声,山洞里的道士们纷纷转过头,看到沈辞和苏满,脸上露出了惊愕和愤怒。黑袍人也缓缓转过身,露出了一张毫无表情的脸,眼神阴鸷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