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乡邻们又惊又怒,却慑于胡赖的淫威,敢怒不敢言。阳伯雍护在玉苗林前,面无惧色,朗声道:“胡赖!此乃仙人赐予我孝义之报!岂是你能强取豪夺之物?想要这玉苗,除非从我尸身上踏过去!”
“好小子!敬酒不吃吃罚酒!给我打!砸了这片妖林子!”胡赖恼羞成怒,挥刀下令。”
啪!醒木如雷!在场的所有人都期待着下文。
老先生继续开口:“仙人显圣!
眼看那些恶奴如狼似虎般扑向玉苗林,阳伯雍奋不顾身要上前阻拦!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轰隆隆——!
平地一声惊雷炸响!却不是来自天上,而是从那片玉苗林中发出!只见所有玉苗瞬间爆发出万道霞光,瑞气千条,直冲霄汉!霞光瑞气之中,隐约现出一位须发皆白、身着麻衣的老者虚影,正是当日赠石的仙人!他手持枯藤杖,对着胡赖等人凌空一点!
“孽障!贪心不足,亵渎圣物!定!”
话音如同洪钟大吕,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再看那胡赖和十几个恶奴,一个个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保持着张牙舞爪的姿势,僵立当场,动弹不得,脸上充满了极度的惊骇与恐惧!手中的刀棍“叮叮当当”掉了一地。
霞光瑞气渐渐收敛,仙人虚影也缓缓消散。那片玉苗林光华流转,更显神圣。而胡赖等人,如同被抽去了骨头,瘫软在地,屎尿齐流,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逃走了,从此再也不敢踏入麻山半步!
经此一事,再无人敢对这片玉苗林起觊觎之心。人们更加确信,这是阳伯雍至孝至义感天动地,仙人赐下的祥瑞至宝!
玉树参天,良缘天定!
岁月如梭,那片玉苗在阳伯雍日复一日的精心照料和孝义之心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三年之后,竟长成了一片丈余高的“玉树林”!这些“玉树”形态更加奇绝,有的如琼枝玉树,有的似宝塔玲珑,有的若飞龙在天,通体流光溢彩,宝光氤氲。
尤其是在月圆之夜,整片玉林会散发出柔和的清辉,将麻山脚下映照得如同人间仙境!更奇妙的是,玉林之中,温润如春,草木格外繁茂,连附近的溪水都变得更加甘甜清冽。
阳伯雍的父亲在玉林气息的滋养和儿子的悉心照料下,身体日渐硬朗,竟能做些轻省活计了。父子二人守着这片神奇的玉林,生活虽然依旧清贫,却充满了祥和与希望。阳伯雍的孝义美名和这麻山种玉的奇事,早已传遍四方,成为一段传奇。”
啪!醒木轻点。
“千里姻缘一线牵!
这一日,无终城里来了一户姓徐的官宦人家。徐老爷原是京官致仕,携家眷回乡省亲路过此地。徐家有位小姐,年方二八,不仅生得花容月貌,更是知书达理,性情温婉。徐老爷听闻了麻山种玉的奇闻和阳伯雍的孝义之名,大感兴趣,便携女前来观看。
当徐小姐亲眼见到那片瑰丽神奇的玉林,听说了阳伯雍数年如一日侍奉病父、设义浆济困、种石得玉的种种事迹后,一颗芳心竟被深深打动。
她透过玉林璀璨的光芒,看到了那个布衣素服、眉宇间带着坚韧与温良的年轻人。在她眼中,阳伯雍身上散发出的光芒,比那玉林更加夺目!
徐老爷何等精明,见女儿神情,又亲见玉林奇观,深感阳伯雍绝非池中之物,此乃天降祥瑞,福泽深厚之人!当下便起了结亲之念。他寻到阳伯雍,开门见山道:“阳公子孝义感天,种此神玉,名动四方。老夫有一小女,待字闺中,慕公子高义,愿结秦晋之好,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阳伯雍从未想过能与官宦小姐结亲,惶恐推辞。但徐老爷诚意拳拳,徐小姐亦托丫鬟表明心迹,言明敬慕其品性,非图富贵。阳伯雍感其诚意,又见徐小姐端庄贤淑,遂禀明父亲。
老父亲喜出望外,自然应允。
然而,按照古礼,纳采问名,聘礼不可或缺。阳家一贫如洗,哪有钱财置办像样的聘礼?阳伯雍望着那片仙人所赐的玉林,心中一动:“仙长曾说,此乃我孝义之报。如今姻缘亦是天赐,何不取玉为聘?此玉乃天赐祥瑞,更胜金银珠宝,以表至诚之心!”
于是,他怀着无比恭敬的心情,在玉林中挑选了一块自然脱落、形如心状、温润洁白的玉石,又精心采摘了几片翠绿欲滴、蕴含宝光的玉叶。以此作为聘礼,送到了徐府。
徐老爷一见此聘礼,非但不嫌其“菲薄”,反而大喜过望!这玉温润通透,宝光内蕴,触手生温,绝非人间凡品!那玉叶更是生机盎然,灵气逼人!他深知此乃无价之宝,更象征着天地对阳伯雍德行的嘉许。当即欣然收下聘礼,择定吉日,为女儿与阳伯雍完婚。
阳伯雍与徐小姐成婚后,夫妻相敬如宾,共同孝敬高堂。徐小姐带来了些许嫁妆,又精于持家,阳家生活渐渐宽裕。而那片神奇的玉林,依旧在麻山脚下熠熠生辉,泽被乡里。阳伯雍依旧每日上山设义浆,从未间断,麻山古道“义浆点”的美名更加远扬。
名垂青史,玉田永芳!”
“斗转星移,朝代更迭。
那一年皇帝励精图治,重视教化,尤其推崇孝道。当“无终县阳伯雍麻山种玉,孝义感天,得玉聘妇”的传奇故事和其孝行义举的详细奏报呈递到御前时,皇帝览奏大悦!
他感喟道:“阳伯雍以一介布衣,孝于亲,义于行,精诚所至,竟能种石得玉!此非人力,实乃天彰其德!其地钟灵毓秀,得此祥瑞,当有嘉名以记之!”遂御笔亲批,下诏将“无终县”更名为“**玉田县**”!取“阳伯雍种石得玉之田”之意,以彰孝义,垂范天下!”
啪!醒木最终一击!
“自此,“玉田”之名,载入史册,沿用至今,已历千年沧桑!而那座孕育了传奇的麻山,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种玉山**”或“**麻山**”。山上建有“麻山寺”,寺中存有“古人种玉处”的石碑,默默诉说着那段孝义动天地、精诚石生玉的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