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驿风波次日,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停在西苑客舍前。
车夫递上一份素雅请柬,烙印着苍劲的松枝纹——正是车骑将军卫青的徽记。
“将军于府中设下私宴,特请诸葛丞相与关、赵二位将军一叙。”
诸葛亮展阅请柬,字迹沉稳有力,言辞恳切,不似作伪。
“卫青……”他沉吟片刻,对关羽、赵云道,“此公乃道庭柱石,素有贤名,非吕雉一党。此宴,当往。”
是夜,车骑将军府。
不似未央宫那般极尽奢华,却自有一股沙场沉淀下的肃杀与厚重。
府内陈设简朴,兵器架上陈列着磨损的甲胄与兵刃,隐隐散发着血火气息。
卫青亲自迎出,一身常服,面容儒雅中带着历经风霜的坚毅,毫无顶级勋贵的骄矜。
他目光扫过诸葛亮,带着审视与欣赏;落在关羽身上,微微颔首,显是认可其武圣之威;看到赵云,则多停留一瞬,似在评估。
宴无丝竹,仅有几样精致灵膳,一壶醇香仙酿。
“诸葛丞相治军理政之才,卫某早有耳闻。炎汉于荒原立足,抗碧波,御外侮,实属不易。”
卫青举杯,开门见山。
“尤其尔等所处之位,直面西陲……大秦虎狼之师,近年来厉兵秣马,其心叵测。”
他语气凝重,提及“大秦”时,眼中闪过一丝锐芒。
诸葛亮心领神会,举杯相应:“卫将军忧国边之心,亮感同身受。炎汉虽微,亦知守土之责。但凡犯境者,必以刀兵迎之。”
卫青深深看了诸葛亮一眼,话锋微转:“道庭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有人醉心权术,有人苟安享乐。然,边关烽火,不会因内耗而熄灭。丞相是明理之人,当知何处该争,何处……该合。”
他并未明言,但意思已很清楚:在对抗大秦这个共同潜在威胁上,我们可以有限合作。
关羽沉声道:“保境安民,武人之责。若有战,关某义不容辞。”
赵云亦道:“云,愿为前驱。”
一场私宴,宾主尽欢。虽未缔结盟约,但一条潜在的沟通与合作渠道,已然建立。
---
就在诸葛亮三人于卫青府中饮宴之时,驿馆却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赵云何在?”
声如金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锐气与昂扬。
一名身着火红战袍、眉宇飞扬的少年将军,手持一杆亮银枪,径直闯入驿馆院中,目光灼灼,如同寻找猎物的鹰隼。正是冠军侯霍去病!
值守的飞羽卫欲要阻拦,却被其周身散发出的凌厉枪意逼得连连后退。
赵云闻声而出,白袍银枪,神色平静:“霍将军?”
霍去病上下打量赵云,眼中战意熊熊:“听说你枪法不错?两界山杀得狼崽子屁滚尿流?来,与小爷过上几招!”
他不等赵云回答,已是一枪刺出!
如流星赶月,迅疾无比,枪尖一点寒芒,直指赵云咽喉!
毫无花哨,只有极致的速度与穿透力!
赵云眼神一凝,不敢怠慢,龙胆亮银枪骤然挑起,枪身震颤,化作一团烂银光影!
“叮!”
双枪枪尖于方寸之间精准对撞,发出一声清脆激鸣!
气劲四溢,吹得院内落叶纷飞!
一击之下,两人各退半步。
霍去病眼中闪过兴奋:“好!果然有点本事!再来!”
他枪法一变,如狂风暴雨,攻势连绵不绝,每一枪都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仿佛沙场冲锋,不留后路。
赵云则如磐石屹立,枪法展开,守得滴水不漏,时而如绵绵春雨,化解狂猛劲力;
时而如潜龙出渊,反击凌厉刁钻。他之力之道基,赋予枪势沉雄底蕴,生生不息。
二人枪来枪往,化作一白一红两道流光,在院中激烈碰撞,金铁交鸣之声不绝于耳。
枪风呼啸,卷起漫天尘土。
霍去病的枪,是燎原之火,侵略如火。
赵云的枪,是深潭之水,不动如山。
转眼百余合过去,竟是难分高下!
霍去病越打越是心惊,他自负枪术年轻一代无双,没想到这来自荒原的赵云,竟如此棘手!
其枪法沉稳老辣,劲力绵长,竟让他有种无处下口之感。
赵云亦是暗赞,这霍去病年纪轻轻,枪法却已臻化境,锐气之盛,生平罕见。
“砰!”
又是一次硬撼,两人借力分开,持枪而立,微微喘息,眼中却都闪烁着棋逢对手的畅快与欣赏。
“哈哈哈!痛快!”霍去病收枪大笑,毫无倨傲之色,“赵子龙,名不虚传!你这朋友,我霍去病交了!”
赵云亦露笑意,抱拳道:“霍将军枪法如神,云佩服。”
少年英雄,意气相投,一场切磋,反倒打出了几分惺惺相惜的友情。
当诸葛亮一行人自卫青府归来时,便见赵云与霍去病立于院中,相谈甚欢。
霍去病甚至拍着赵云肩膀,约他日后再去校场较量。
关羽抚髯不语,丹凤眼中却有一丝认可。
诸葛亮羽扇轻摇,看着这一幕,心中微动。
卫青的善意,霍去病的直率……这道庭之中,也并非全是敌人。
或许,这未央宫之行,比预想中,要多出几分变数,与……机遇。
【第一百一十八章 完】